電子報
電子報

點 燃 激 情 ,讓 青 春 在 學 海 中 飛 揚





  我們不是林則徐,沒有“茍利國家生死以,豈因禍福避趨之”的無畏無懼;我們不是魯迅,沒有“寄意寒星荃不察,我以我血薦軒轅”的豪氣豪情;我們不是鄭板橋,沒有“衙齋臥聽蕭蕭竹,疑是民間疾苦聲”的憂國憂民……但是,我知道一代代糧倉天下人共享,一代代興亡天下人擔當;我知道我們可以傳承五四精神,在科學中求發(fā)展;我知道我們可以點燃激情,讓青春在學海中飛揚!
  傳承“五四”精神實現(xiàn)科學發(fā)展九十年前,一代青年走上街頭,那飄動的旗幟、緊握的拳頭、沖鋒的身影、激昂的呼喊,都已經留在歷史的車轍里了。過去的值得紀念,但更重要的是留存下來的那種精神———“五四”所帶來的英勇與堅強、果敢與奮進、熱忱與理想、不屈與抗爭的精神。
  九十年光陰,滄海桑田,一代又一代人在用自己的青春詮釋著這種精神:一代青年揮著大旗走在街頭,一代青年握著鋼槍走上戰(zhàn)場,一代青年背起書包走進課堂,一代青年投身在科學發(fā)展的路上……從偉大的“五四”愛國運動起,青年就站在愛國的前沿,挽狂讕于既倒,撐大廈于斷梁。這股力量,是從筋骨里迸出來、血液里激出來、生命里震蕩出來的真誠而可貴的愛國思想。“五四”是原來的“五四”,“五四”的精神永遠不會消失;“五四”又不是原來的“五四”,新的時代正賦予其新的意義?!拔逅摹绷粝碌?,是一種永遠也不會過時的精神。
  一種精神得以永恒,不僅在于它的精髓與內涵超越了時空,更在于它在時代的變更中能不斷的被賦予新的色彩。新時期,我們以科學發(fā)展來傳承“五四”精神。
  愛國、進步、民主、科學,從青年始!
  點燃青春激情寫就大學篇章青春,我們有太多的夢可以去追,我們應該做的事情很多很多。
  我們應該鑄就勤奮好學的品德。古人講“非學無以廣識,非學無以明智,非學無以立德”。當今社會,科技進步日新月異,知識更新加快,如果不積極地熱忱地學習新知識、增強新本領,認識就會落后于形勢,觀念就會日漸陳腐。只有不斷加強學習,把學習作為一種生活方式,我們每一個青年人才能始終與時俱進,創(chuàng)造性地開展工作,我們的青年事業(yè)才能薪火相傳。
  可以沒有運籌帷幄、決勝千里的成就,可以沒有橫刀立馬、舍我其誰的豪邁,可以沒有高山流水、談笑鴻儒的清雅;但我們必須有一份赤誠的情懷,有一股前行的勇氣,有一種執(zhí)著的精神,有一腔創(chuàng)新的熱情。
  “惟大英雄能本色,是真名士自風流”,我們不是英雄、不是名士,但我們卻可以用責任與激情的筆在青春的天空下?lián)]灑丹青。風潮洶涌,自當揚帆破浪;任重道遠,更需策馬加鞭。
  讓我們乘著“五四”精神的風,揚起科學發(fā)展的帆,點燃激情,讓青春在學海中飛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