珍重,我的朋友陳恬恬
我愛我的祖國沙紅旭
草劉佚">
電子報
電子報

我眼中的揚州文化樊蕊

珍重,我的朋友陳恬恬
我愛我的祖國沙紅旭
草劉佚













伯爾尼一景 宣文/攝


  “天下三分明月夜,二分無賴是揚州。”這詩句是說古代揚州占盡了天下風光的三分之二。甲子輪回,歲月滄桑。快速發(fā)展中的揚州,正在實現(xiàn)使古代文化同現(xiàn)代文明交相輝映的理想。
  揚州文化博大精深,若諸君有興趣暢談,怕是三天三夜也聊不完!揚州,乃一古色古香的文化名城,擁有悠久的歷史和輝煌的文化,作為一個揚州人,我深感自豪!在此,我愿意把我對揚州文化的感悟與大家分享,中國人習(xí)慣用數(shù)字順序來闡述事物,我也斗膽試用一至十來勾畫揚州文化:
  “一株花”。相傳有瓊花一株,天姿國色。詩云:“維揚一株花,四海無同類”?!疤煜聼o雙獨此花”,故歐陽修在花旁建“無雙亭”。瘦西湖內(nèi)有瓊花觀,古稱后土祠。瓊花現(xiàn)已成為揚州的市花。
  “二分明月”。古代揚州為經(jīng)濟繁華、文化昌盛的中心大城市。故唐人徐凝稱其為:“天下三分明月夜,二分無賴是揚州”?!岸置髟隆背蔀閾P州繁榮冠蓋全國的代名詞,城中還建有“二分明月樓”。
  “三把刀”。指廚刀、剃頭刀、修腳刀,代表揚州餐飲、理發(fā)、沐浴服務(wù)行業(yè)。揚州的這些行業(yè)師傅的手藝,曾風靡全國。
  “四大菜系”。揚州的淮揚菜同魯菜、川菜、粵菜,并稱中國的四大菜系?;磽P菜以嘗新、時令、清淡、恬雅而聞名。新中國成立當晚“開國第一宴”,就是用的淮揚菜譜。
  “天下第五泉”。唐人張又新在《煎茶水記》中,將揚州大明寺的泉水評為“天下第五泉”。第一泉在鎮(zhèn)江,第二泉在無錫惠山,第三泉在蘇州虎丘,第四泉在丹陽觀音寺。
  “六次南巡”。康熙從1684年到1707年的23年間,六次南巡,都在揚州停留。乾隆從1751年到1784年的33年間,也六次南巡,每次必在揚州游覽。他贊美揚州“廣陵風物久繁華”??怠⑶看文涎?,都促進了揚州的繁榮。
  “七弦琴”。俗稱古琴,有三千年歷史,已被列為世界非物質(zhì)文化遺產(chǎn)。揚州盛行古琴,在清代形成廣陵琴派,有《澄鑒堂琴譜》、《自遠堂琴譜》以及《蕉庵琴譜》等。希拉克總統(tǒng)訪問揚州時,曾專門欣賞揚州古琴名家的演奏。
  “揚州八怪”。在明代以鄭板橋為首的八位民間畫家,拒絕正統(tǒng)主流畫派的影響,追求個性張揚,并將書畫導(dǎo)入市場,成為一種新潮流派。
  “九州之一”。我國古代將全國劃為九州,除揚州外,還有冀、兗、青、徐、荊、豫、梁、雍等州。當時揚州地域廣大,管轄現(xiàn)在的東南數(shù)省。
  “十里長街”。唐人張祜詩曰:“十里長街市井連,月明橋上望神仙。”還有詩曰:“春風十里揚州路。”因此有“十里春風”、“十里紅樓”的說法,皆是形容揚州十里長街的繁華。
  以上十條,僅僅勾勒出揚州文化的一個輪廓而已。我認為古揚州文化還有它自身的特色:
  “商賈文化”。揚州一直是中國古代的經(jīng)濟中心之一,其文化的興起,源于商業(yè)繁榮,亦為商賈而服務(wù)。
  “名流文化”。歷代文化名流,不是生于揚州就是到過揚州,如唐詩名家中,就有一半以上游歷揚州。李斗在《揚州畫舫錄》中寫道:“四方賢士大夫無不至此”。他們紛至沓來,用大量詩作、文章、書畫、音樂等來充實揚州文化,同時也宣傳了揚州文化。僅近代編錄的《揚州歷代詩詞》就近兩萬首,作者二千六百余人。
  “休閑文化”。古為著名休閑消費城市,有“腰纏十萬貫,騎鶴下?lián)P州”之說。茶館、酒樓、浴池、園林、盆景、古玩、戲劇、曲藝、醫(yī)藥、保健等等在揚州皆為盛行。揚州人追求“愜意”,即講究舒適、悠閑。
  “水都文化”。水為揚州的靈氣。揚州發(fā)達于大運河的開通,自古有“車馬少于船”之說。連著長江的各條河流、湖泊,構(gòu)成如“七河八島”的水網(wǎng)地帶。水多橋就多,園林也以水為魂?!皟傻袒浪保忝赖氖菸骱?,更是揚州的精靈所在。所謂“上午皮包水(進茶館),下午水包皮(泡澡堂)”,連休閑也離不開個水字。
  “多彩文化”。揚州自古以來,不僅吸收、兼容國內(nèi)各地文化,也吸納許多海外文化。各類文化元素,長期在這里碰撞、交流、融匯,造就豐富多彩的揚州文化底蘊。
  揚州文化是如此的美妙絕倫,如此的攝人心魄,如此的情深意濃,如此的鐘靈毓秀,如此的豐富多彩,如此的目不暇接,如此的美不勝收,如此的嘆為觀止,真是說也說不盡……如今的揚州,繼承著古風,在古城之上一個新的現(xiàn)代的揚州正在崛起!
親愛的朋友,如果你正在很遠的地方承受風雪,而我無能為力,我也會祈禱,讓那些風雪降臨在我身上。所以,請不要悲傷不要沮喪,請你相信:世界的某個角落里,永遠有一個人在默默為你祝福。
  正午的陽光灑滿教室,溫暖而舒適。課堂依然是課堂,桌椅依然刻滿希望的痕跡,陽光撲過窗欞,暖洋洋地蕩漾……就讓時光記住,我和你,曾牽手在人生路上,走過春暖花開,走過夏木蔥蘢,走過秋風葉落,走過雪落盈湖。欣賞著同樣的風景,歌唱著同一個希望;“踏過荊棘,不覺疼痛,有淚可落,不是悲涼。”
  離別后的地球依然旋轉(zhuǎn),離別后的天空蔚藍如昔,那么讓我們依然展顏歡笑。迎著朝陽,把陰影留在身后。即使各自天涯,回想起彼此依舊感覺溫暖。
  在暮靄里俯首祈禱,別離的日子里,請彼此珍重。盡管他們說,世間種種終必成空,但是,我仍堅信并等待著,在這千回百轉(zhuǎn)的命運當中,終會有一天與你重逢!
這是一個古老的國度,擁有著最為璀璨的文化,經(jīng)歷了最為坎坷的歷史。中國,我的祖國,我的母親!60年前,一群叱咤風云的豪杰們將一個嶄新的名詞———“中華人民共和國”贈與您的時候,所有恥辱與踐踏都被都丟進歷史的旮旯,您的每一寸土地上都被初升的紅太陽照耀。
  60年,歷史將所有塵封的往事緩緩開啟。在記憶深處,是怎樣的意志和努力,才能讓這曾百年屈辱的國家重燃希望?又是怎樣的氣度與胸懷,才能讓這曾滿目滄痍的國度重新繁榮?
  我的祖國,您那長達一百多年的受辱曾使我不止一次地流下辛酸的眼淚。我常常想,倘使那個指點江山,糞土當年萬戶侯的少年未曾出現(xiàn),如今又是怎樣的局面?是不是我們至今依然在列強鐵蹄的踐踏下,是不是我們的人民依然還生活于水深火熱中呢?
  老一輩人常說:“沒有共產(chǎn)黨,就沒有新中國?!边@對于我們這一代從出生就在和平環(huán)境下被呵護與溺愛的孩子來說,沒有那么深刻的體會。然而,我們都切實感受到中國的強大,我們這13億華夏兒女嘗到了幸福與和平。這就是我的祖國,我強大的祖國!
  夢里千回百繞,回首時卻也只是只字片語。我無法真切體會,當毛主席站在天安門城樓上響亮地向世人宣布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的時候,這片土地是怎樣的沸騰,每個人的心是怎樣激蕩。然而,我能想象到,那一雙雙滿含淚水的眼睛,是多么美麗與動人!我們的人民承載了祖國所有的夢想與激情,承載了祖國所有的責任與使命。他們用無比勤勞的雙手,支撐起這個新的國家。在汗水與淚水交織的年代,即使貧窮,千千萬萬的中國人也無怨無悔。因為,不管怎樣的辛勞大家都是為了自己的幸福,都是為了這個屬于他們自己的國家的未來。所以,即使勞累,大家也依舊神采奕奕,以滿腔熱情和滿身的技術(shù)投身到新中國的建設(shè)中去。他們是國家主人,是最強大的主人。誰都愿意也能夠在祖國需要的時候,義無反顧地去邊疆、去農(nóng)村、去最是艱苦的地方。
  這該是怎樣一個團結(jié)奮進的民族?這該是一個有著怎樣強大凝聚力的國家?每一個國家的成員都為了祖國的輝煌忘我奮戰(zhàn)。
  60年,我們看到了日新月異,我們見證了翻天覆地,我們懂得了堅強,擁有了自主,也學(xué)會了接受批判。我們中國人,無論身處何方,無論成功與失敗,都記著我們共同的偉大而美麗的國度。說不盡、言不明的情愫早已融入每個中國人的血液里。
  建國60周年了,我們迎來的又豈止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的60華誕?我們迎來的是所有中國人的偉大紀念!60年的風雨,60年的建設(shè)。是一代又一代人,用自己的手,用自己的智慧,創(chuàng)造了如今的盛世。
  我們的土地,我們的人民……所有的,所有的一切,都是我們的光耀———這是我的祖國,我靈魂深處最引以為傲的一部分,因為我的血脈中流淌著中國人的血。
  我們可以忘記那些曾加注在我們身上的仇怨與屈辱,但是我們永不能忘記,祖國曾經(jīng)的呼喚與掙扎。從我們的祖國身上,我們要學(xué)會坦然面對一切,要用我們的美德與品質(zhì),以德感人,以德抱怨。
  這個世界最強大的不是那冰冷的武器,也不是那堅不可摧的城墻,而是我們這偉大的團結(jié)的人民,而是我們這無私的寬懷的人民,而是我愛國的勤勞的人民!
  我愛我的祖國,更愛祖國的人民!
我是草我有著孤獨的高傲我蔑視那青松厭惡他萬年不變的色調(diào)我是草我不畏懼這寂寞的煎熬因為我知道我心中永遠澎湃的浪潮因為我知道堅硬的石頭也阻止不了我終將爆發(fā)燃燒!
  我是草我喜歡在夏風中肆意飄搖我喜歡自己清綠的味道我喜歡在大地上延展、奔跑我喜歡這生命激昂的高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