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報
電子報

邱勇參加水工53和英51聯(lián)合主題班會



邱勇與同學們進行主題討論


藝術博物館內(nèi)合影留念 攝影/董祺禎


  本報訊 9月11日下午,清華大學藝術博物館開館第一天,我校英51、水工53兩個班全體本科生前往參觀。校長邱勇與同學們進行了主題班會交流。
  在展廳內(nèi),同學們見到了久聞其名的“清華簡”,在王國維、梁啟超等大家的手跡前贊嘆流連,藝術與科學國際作品展中60幅漂洋過海的手繪真跡更讓同學們與大師達·芬奇來了一場穿越時空的對話……邱勇作為兩個班級的“名譽班主任”,與兩個班的老師、輔導員進行了親切交流。同學們開懷暢談,從“觀形辨字”中領略古文字的奧妙,從對“清華簡”的理解談到對傳統(tǒng)文化的傳承,在對王國維、梁啟超、梁思成、費孝通等大師的生平回顧中品讀世代相傳的清華精神。
  邱勇分享了自己的觀展體會。他說,2016年9月10日是一個重要的日子,這一天清華發(fā)生了兩件標志性事情———蘇世民書院舉行新生開學典禮、清華大學藝術博物館開館。蘇世民書院的建成,反映了清華的教育國際化達到了新高度;藝術博物館的落成,是清華在倡導文理滲透、強化通識教育方面的一座里程碑。邱勇說,好大學至少應該有三個好場館:圖書館、博物館、體育館?,F(xiàn)在清華有了自己的博物館,而且極具清華特色,即突出藝術與科學的緊密聯(lián)系。達·芬奇就是二者完美融合的代表性人物,清華的很多優(yōu)秀校友在科學素養(yǎng)和人文素養(yǎng)兩方面都極具造詣,清華人所成就的偉大事業(yè),不僅僅依靠他們過硬的專業(yè)知識,更重要的是他們的使命感、責任感和個人道德修養(yǎng)。未來清華仍將繼續(xù)在通識教育、文理滲透上做出更多努力,全面培養(yǎng)同學們的人文精神和科學精神。
  邱勇表示,在傳承清華精神之前,我們首先要對清華精神和清華歷史有清晰的認識和深入的理解。清華人身上“愛國奉獻,追求卓越”的精神,清華人心中“自強不息,厚德載物”的品質(zhì),都需要去切身感受和深入踐行。希望同學們培養(yǎng)起對運動和讀書的熱愛,以開放、積極的狀態(tài),去實現(xiàn)自己的人生理想,去創(chuàng)造美好的未來。
  臨近中秋節(jié),邱勇還專門為同學們準備了月餅,祝大家節(jié)日快樂。(潘錦宏 吳索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