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受訪者供圖
從我校主校區(qū)北 3110教室外路過,你能清晰地聽見王建國老師稍帶鄉(xiāng)音的普通話。他正橫貫中西地講授著法理學的發(fā)展史,從先秦諸子的學說到馬克思列寧的法學思想;從周公的“明德慎罰”講到美國南北戰(zhàn)爭的理論應用……一堂課下來從不翻書,仿佛所有的東西都在腦子里,旁征博引,娓娓道來。
“不管他的身體狀況、情緒狀況如何,只要坐下來和我們聊課堂上、學術上的問題,他就像個小伙子一樣,精神飽滿,非常干練?!被叵肫疬@位近知天命之年的老師的課堂狀態(tài),已經(jīng)研究生畢業(yè)的胡亞冰還是覺得十分難忘?,F(xiàn)在南京師范大學讀博士的周恒用“激情四射”來形容課堂上的王建國老師,他說:“上王老師的課,你永遠不會瞌睡?!?br> 1991年大學畢業(yè)后,王建國老師從事了多年的法學實踐工作,這使他總能游刃有余地將司法實踐與法學理論相結合?!胺▽W如果沒有和實踐結合起來,它的研究往往會十分空洞,非常乏力?!彼虒W生:“不能紙上談兵,要利用暑假時間參加社會實踐,主動接觸司法實踐,領悟司法實踐需要什么樣的法律人才?!?br> “如果你們能在半年內把書上所有名詞弄懂,效果勝過你簡單地看十本書!”王老師指著講桌上的《法理學》課本,耐心地告誡著剛進入大學的2016級法學院的同學們。
王老師注重對學生閱讀能力的培養(yǎng)。他不僅要求學生看專業(yè)書,還建議學生多看文學名著。王老師經(jīng)常讓學生來他的辦公室借書。他對同學們說:“法學和社會聯(lián)系緊密,一定要廣泛地涉獵。”學生鄒鵬飛說:“王老師的書房里都是書,幾乎沒有落腳的地方。書柜里滿滿的。書柜上面和地上也都是書。”
法學給人的印象大多是公正嚴謹。王老師的言行也受到了這樣的影響。他說:“我經(jīng)常和學生說法律就是正義的代名詞。道德是最高的法律,法律是最低的道德。不能跨越法律的底線?!?br> “王老師要求我們對待學習要認真,可以依自己的能力選擇研究程度,能力小的可以研究得淺一些,但是態(tài)度一定要端正。”研究生朱廣冉說。王老師給博士生上課時要求學生把課堂討論的內容寫成論文交給他,他才會給學生成績。周恒對自己碩士畢業(yè)論文改了將近兩個月才被老師通過的事情記憶猶新。王老師總是對他說:“要想成功,就得從細節(jié)做起?!?br> 對學生嚴格要求的王老師,自己做起研究來同樣一絲不茍,十分忘我。一次,學生胡亞冰去王老師家里送申報材料,正好王老師在寫一個課題報告。胡亞冰回憶道:“師母說王老師正在寫作,她不敢去打攪,讓我等一會。有的時候師母做好飯,放在飯桌上就行了。王老師什么時候想吃了,他自己會出來?!蓖趵蠋熥鲅芯繒r的“兩耳不聞窗外事”令同學們頗為難忘。
生活中的王老師大氣豪爽,嚴而不厲。學生犯錯誤他會直接指出來,說完之后也不會放在心里。朱廣冉敬佩王老師的這種人格魅力,他說:“我們私下里會稱呼王老師為大俠,因為我們覺得老師處事臨危不亂,而且很豁達。你錯了,他就當面指正,并且耐心分析你的錯誤?!?br> “學習法律的人一定要明辨是非,不要讓習慣影響思維。”北3110教室的法理學課堂上,王老師正給大一的同學們講解著法律知識。2016級的鄧林欣說:“王老師講課信息量很大,一個問題可以拓展多個方面,深入淺出,能夠使我們融會貫通。”
作為法學方面的一名學者,王建國老師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法律意識。由于專業(yè)的特殊性,他認為在想問題、辦事情、做決策等方面必須以一種執(zhí)法為民的嚴謹態(tài)度去對待,而不是以自我為中心的利己主義來應對。這種為民的意識應當從學生時代的服務他人、服務社會中開始培養(yǎ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