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報
電子報

憶當年福州求學


  六十年滄海桑田。翻開舊照片,一張 “福州大學物理系首屆畢業(yè)生留影”立刻映入眼簾,我心中感慨萬千,于是寫下當年的求學感想。
  龜縮到天明福州大學創(chuàng)辦于1958年,那年秋季入學的學生寄讀在廈門大學,1959年遷至福州。廈門大學物理系決定從1957年入學的學生中抽一部分支援福州大學物理系辦系,我作為其中一員來到了福州。
  接到通知,9月12日到校報到。不巧的是那天乘坐的汽車半路上出了事故,到了福州已是深更半夜。那時又沒有任何聯系手段,接待的人落了空就回去了。當走下汽車時,除了幾盞昏暗的路燈,周圍萬籟寂靜,我只得孑身一人找個角落龜縮到天明,只能用哭泣驅散恐懼。
  經過幾番周折直到午后才來到學校駐地,我們班的同學也全部準時報到。所有的同學集中住宿在一座名叫“丁字樓”的舊醫(yī)院,男女分住兩個空房,全部席地而睡。除了 “丁字樓”,再也看不到一座像樣的樓房,四周不是田野就是荒蕪的草地,以及幾棵老榕樹。
  簡易教室很快接到通知,星期一上課了,教室安排在五公里遠靠近市區(qū)墨水廠一個車間里。那只不過是個遮風避雨的地方而已,除墻上?了一塊破舊的軟黑板,整個房間空蕩蕩的,大家只得地板當凳子,膝蓋當桌子。
  我們這一群來自五湖四海的莘莘學子,深知祖國母親竭力盡能地創(chuàng)造條件培養(yǎng)我們。剛入學時,校長的話: “三十個農民的辛勤勞動才培養(yǎng)一個大學生”銘記在心間,深知有這樣深造的良機是人民血汗換來的。我們只有感激,只有珍惜時間,珍惜青春。
  為了解決教學上的困難,學校領導運籌帷幄,決定臨時搞幾個簡易設施。那時勞動力奇缺,請來的建筑隊效率極低,學校就動員全校師生員工學習 “南泥灣精神”,自己創(chuàng)造美好的校園。年輕人有的是青春活力,有的是意氣風發(fā),更有一股敢上青天撈月,敢下東海擒龍的精神,于是,說干就干,放棄了節(jié)目,放棄了娛樂,立刻投入轟轟烈烈的建校洪流中去。我們女生,巾幗不讓須眉,與男同學一樣手提肩挑,一把土一把土、一塊磚一塊磚地揮灑汗水。在全校師生員工及建筑工人的群策群力下,沒多久,一座座磚頭、土夯墻、木板房的簡易教室、學生宿舍、辦公樓平地而起。 “不經一番寒徹骨,哪有梅花噴鼻香”,結束了兩地奔跑,坐進自己雙手添磚加瓦建起來的簡陋明亮的教室時,我們內心無比喜悅。加餐告示六十年代初,國家處于困難時期,政府每月發(fā)給每人二十八斤大米,半斤肉,半斤糖,四兩油,可就這么丁點兒的供應,學生也得全部充公食堂,可恨那食堂的大小老鼠不知榨干了學生多少油水!食堂發(fā)給每人一個飯缽,每餐到食堂量米,自己加水后拿到食堂統(tǒng)蒸,為了 “米沒有量到滿杯”我們沒少與工人師傅爭吵。經常整個月不見一塊大肉,炒菜不見任何油絲。一段時間,餐餐都是空心菜和海帶,吃得大家不是脹肚子就是拉肚子,同學們美其名曰: “無縫鋼管,無縫鋼板”,比喻難吃得如同嚼鋼鐵。之所以如此饑荒是大躍進大煉鋼鐵的后遺癥。
  天天都是饑腸轆轆,天天都在盼望天上掉下餡餅。碰到逢年過節(jié),一看到食堂加餐告示,為了能多吃一塊肉,多吃一個包子,大家興奮不已,奔走相告,老師也會提早下課,讓我們早早到食堂排隊領餐。每當能美美飽食一頓美味佳肴的時候,總覺得是那么地幸福!
  天天挨餓又要參加勞動,體力消耗大,很多人營養(yǎng)不良,得了水腫。只要醫(yī)生證明水腫病,每個晚上可以到食堂領取兩塊糖餅,可就這兩塊糖餅,我們女生也沾不上邊,只有那飯量大的大個子男生才有此 “特殊待遇”。每當男生們啃 “糖餅”時,我們就饞得垂涎欲滴,羨慕得不得了。
  帶公廁的女生宿舍吃喝固然重要,誰敢說拉撒不重要?對于有過福州求學經歷的人體會特別刻骨銘心。
  為了解決拉撒問題,學校在一棵榕樹下挖了個大茅坑,一塊薄薄的木板把男女分開。白天還好,反正急了,管他臟不臟,蹲下去方便就了事了。可到了晚上,苦不堪言。為了撐飽肚子,一缽飯經常要加滿滿一缽水;吃完飯后,還要把食堂的洗鍋水 (當菜湯)喝個精光,為此,小便特多。又吃 “無縫鋼管,無縫鋼板”那段時間,特愛拉稀,到了晚上頻頻愛蹲廁。又一到夜晚,茅坑的 “男女”標志被黑暗吞沒,分不清男女廁所,經常是蹲下去才發(fā)現隔壁蹲個男的;或剛蹲下,冷不丁跑進一個男的。那棵榕樹,風一吹,樹一搖好像鬼嚎神舞,嚇得大家魂不附體。為了安全和壯膽,女生們約定結伴而行。經常剛睡沉,有誰要方便,叫一聲,大家睡眼惺忪地陪著去。如果碰到了刮風下雨或寒冬臘月,那種苦真是無法形容了!
  后來種菜的依姆,給女生每一寢室放一個木桶,才暫時解決了晚上的困境??梢滥啡舨患皶r把尿桶移走,我們只得捂著鼻子 “與桶共舞”。有一次,學校的領導視察學生住處,那一天剛好依姆沒把尿桶拿走,這位領導走進女生宿舍,大概聞到異味,只見他緊皺眉頭,左顧右盼,我們也一時慌了手腳,惴惴不安,大家面面相覷,不知如何是好!聽說,這位領導回去后,領路的如實告訴他情況,他當場拍板 “先蓋女生宿舍”。很快地,帶有公廁的一座紅磚結構的四層樓房拔地豎起。
  經過幾十年來的風風雨雨,那些磚頭、土夯、木板的簡易建筑早已蕩然無存,唯獨這棟 “紅磚女生宿舍”仍巍然屹立,在福大校園熠熠生輝。
  祝愿福州大學明天更輝煌在那艱難困苦的學習和生活環(huán)境里,我們沒有頹廢,沒有氣餒。老師們兢兢業(yè)業(yè),孜孜不倦地教學;學生們篤定好學,發(fā)奮圖強。當我們手捧賈久民校長署名的紅彤彤畢業(yè)證書時,大家潸然淚下,激動的心情久久無法平靜。
  1961年畢業(yè)后,我留校當老師,直到退休。五十多年來,我見證了福州大學翻天覆地的巨變。如今的福州大學納入國家 “211工程”,是福建省的重點大學,在全國名列百名之內,其規(guī)??梢哉f蔚為壯觀。舊校址已容納不下福大的騰飛,于福州郊外的“福州大學城”開辟了新天地。新校區(qū)的福大,從教學大樓、科技大樓、圖書館、體育場館、娛樂場所到學生公寓全接上了國際軌道。
  對于母校的滄桑巨變,誰不激動與喜悅?我僅此以筆墨祝愿福州大學明天更加燦爛輝煌?。ㄗ髡邽橹鹿h黨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