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這一大家子
我們一家子,兩位舅舅,兩位舅母,大伯小姨,爸爸媽媽全是老師。小學到高中,各階段都有。家里經(jīng)常打趣,就等我們小一輩的出個大學教授??上Ю蠋煹淖优?,通常不愿繼續(xù)這個職業(yè)。
常聽人說,現(xiàn)在的小孩子一個當十個養(yǎng),精細得很。當老師,尤其還做過班主任工作,關(guān)注別人的情緒幾乎成了一種本能。我媽去買廚具,正好碰見老板娘和她兒子鬧矛盾,忍不住就和她探討教育方式,最后廚具沒選定,朋友倒結(jié)交了一個。
我猜想老師總是喜歡成為舵手,把握方向的。家里的長輩一向是標榜民主的家庭作風的。有什么事兒,總是開個家庭會議集體磋商??上н@會議到最后總成了長輩們各抒己見,互不相讓的“戰(zhàn)場”。他們可以分享小輩的感受,但是喜歡“掌控”多過“支持”。茶余飯后的閑聊,有時也會被上綱上線批評一番,所以表弟表哥我自己,最怕的就是上課還被父母親戚教,那簡直是家里教室同時成為了教育的“戰(zhàn)場”。
我小時候,媽媽工作拼命,經(jīng)常不按時吃飯。那時看到她,坐在辦公桌前嚴肅的說著什么,那些學生頭越來越低,非常羨慕。后來我給幾個小學生做家教,被他們鬧得焦頭爛額時才覺得,教書育人,是一件太過勞力勞心的事。老師得比釘子還要能鉆研,得比春風還和煦,又得比陀螺轉(zhuǎn)的還勤??删瓦@樣,也許你能交給學生的也只是知識。我媽媽說:“小學知識太簡單,你要是能交給他們些更長久有用的東西,才對得起你的按勞取酬?!?br> 可惜,有些比生命更長久的東西,是我也還不懂的。
能影響一個人的生命,或許才值得叫靈魂的工程師。只是工程師也是普通的人,他們要為自己的生活奮斗,因為在教師這個職業(yè)背后,他們是父母,是兒女,是妻子或丈夫,還是他們自己。據(jù)說我媽上班從不遲到,可家庭聚會她最愛遲到。我小姨的學生覺得她很嚴肅,可在家里她是最搞笑幽默的。他們也會為了管不好孩子而傷心,也會為了工資遲遲不漲而抱怨,大約這樣才算是人生。
不過,當人們因為子女和教師發(fā)生聯(lián)系時,他們大多會懷著敬服的心情。媽媽曾經(jīng)幫助一個學生解決學雜費,從那以后,每年他的爸爸都會在收米時送一袋給我家。米不多,只是為了表達他一份心意,卻令我們?nèi)腋袆硬灰选=虝昧?,桃李滿天下。中國最講究熟人關(guān)系的,因為各處都能遇見學生,有時買早餐能優(yōu)先買到,買菜斤兩更足,修家電一定又快又準時。這樣的感謝有些世俗,但是也許這就是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