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報
電子報

領讀者牛曉霆成棟書院開說紅木家具美學





  本報訊 5月30日,第六期成棟書院“相約兩小時”活動在圖書館學術(shù)報告廳如期舉行。領讀人牛曉霆博士攜其個人珍藏的多件明式家具作品及珍貴瓷器做客成棟書院,以“由《明式硬木家具制造》開說紅木家具美學”為題,為讀者講述明式家具的制作技藝與美學智慧,解讀器物中蘊藏的傳統(tǒng)美學思想與哲學思想。
  活動開始,牛曉霆介紹了自己追求家具藝術(shù)設計的學習歷程。牛曉霆畢業(yè)于我校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之后師從國家非物質(zhì)文化遺產(chǎn)——京作硬木家具制作技藝第五代傳承人劉更生先生學習木作技藝。2006年他與第二屆中國民族建筑終身成就獎獲得者何俊壽先生相識,并拜在其門下研習中國傳統(tǒng)建筑營建數(shù)理哲學。
  伴隨木作時代的到來,牛曉霆對于明式硬木家具的研究不斷深入。秉持傳承與保護國家非物質(zhì)文化的信念,他積十年之力寫就《明式硬木家具制造》一書,全面介紹了如何將木材制作成符合使用功能、審美要求的家具的生產(chǎn)過程和具體工藝技法以及傳統(tǒng)硬木家具的生產(chǎn)工藝過程。
  活動現(xiàn)場,牛曉霆以帶來的實物作品———緬甸黃花梨“南官帽椅”為例,深入淺出地為讀者剖析了明式硬木家具在用材、造型、結(jié)構(gòu)、裝飾、工具等方面所蘊含的匠藝哲思,讓讀者直觀地感受到明式家具高雅的格調(diào),以及方圓共體、曲直相依、清雅內(nèi)斂、中和調(diào)諧、精工細作之美。而家具之上配以瓷器映襯,更令觀者對中國古人“天人合一”的理想境界嘆為觀止。
  2個小時的活動,牛曉霆一直堅持站立講解,滿懷真誠,學識淵博,解讀精彩,帶讀者深刻領略到明式硬木家具中承載的文人智慧、工匠技藝以及傳承獨特的美學價值。校黨委宣傳部、圖書館相關負責人及熱心讀者參加了本次活動。校圖書館趙一霖老師主持活動。(圖書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