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日,有微博稱某師范類高校學生請假手續(xù)類似“借高利貸”,需要家長提供身份證復印件,并手持假條拍照。這一行為一時引發(fā)熱議。筆者不禁疑惑,高等院校本注重的是學生自我管理能力的提升,制定這樣的請假制度,是否能讓學生真正學會獨立思維呢?
學校設立此種請假制度的背后,多半是因近年頻發(fā)的校鬧事件。但這看似不得已之舉的背后暴露出的,是學校未能實時跟進對大學生教育方式的轉變。部分大學生沒有良好的學習態(tài)度,無故請假,給學校管理工作帶來很大風險,也給學生自己的生命健康埋下隱患,于是衍生出了“借貸式請假”制度。但是,做好學生管理工作是高校的主要職責之一,而非這般簡單粗暴地轉嫁責任。且該校作為一所輸出教師資源的師范學校,這種推諉式教育模式所培養(yǎng)的師資,是否會讓他們在以后的工作中也采用同樣的消極態(tài)度去應付呢?
從此次事件后續(xù)報導中我們了解到,該校領導稱此舉是出于保護學生安全,且部分其它院校也有類似措施。在微博評論里半數(shù)之上的網(wǎng)友認為該校做法是“不尊重學生及家長”的懶人做法。從表面上看,此項規(guī)定是學校為了確保家長知悉自己孩子的請假行為并為此負責。深層次看,這種請假方式是把學生和學校置于對立面。我們不可忽視的是,這其中更深層次的原因不止是高校管理方式的不當,還有大學教育和家庭與社會雙向作用之間博弈的結果。從家庭層面看,家長對孩子的教育不夠上心,對孩子的教育未負全責。從社會層面看,本是幫助大學生適應社會生活和社會現(xiàn)實的高校教育,正在不斷侵蝕大學的綜合素質教育。曾經(jīng),大學教育推崇美德和對理想的向往,而如今,在社會各種復雜因素的交錯影響下,大學生對社會規(guī)律很迷惘,注重眼前利益,丟失了積極向上自律自強的傳統(tǒng)美德。
筆者認為,校方所要求家長出具的“外出期間安全責任由家長負責”請假手續(xù)確有轉嫁責任之嫌。為逃避學生在請假期間可能出現(xiàn)的一些人身安全傷害責任,所以制定下諸如這般的請假要求。寫申請書、附身份證,甚至要求手執(zhí)身份證復印件拍照,這種逃避方式和此前引發(fā)廣泛關注的“裸條借貸”及其類似。學校的這種做法是不夠尊重學生和家長的不當做法,甚至有侵犯家長個人隱私的嫌疑。對此,家長應該有自己的個人主見,對校方提出的不合理要求,要敢于通過合理渠道合理方式維護好自己權益,保護隱私。
大學教育這般推諉責任,只注重受業(yè)解惑,忽視傳道,不愿為接受教育者的課外行為后果負責的行為難免惹人唏噓。從何時起,社會環(huán)境問題開始影響大學教育管理,令高校都開始變得如此“弊害”,懼于負責,萬事推諉?又是何時我們的校園教育才可以發(fā)揮高等教育的作用,引導社會積極向善,更加和諧。不僅為自己負責,有余力時也為他人負責?如上述高校的這般做法,最后極可能是不利己,只損人。作為校方,當在面臨學生無故請假時,應主動聯(lián)系家長,進行溝通,確認并記錄在案,此種做法難道不是更為恰當?不推卸自己的責任,才有可能使這一批師范大學出來的高才生去更好的教育下一代,才有可能讓大學教育更好指引大學生走向社會,得到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