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報
電子報

教科院志愿者在阜寧風雹災區(qū)碩集中心小學開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動


  本報訊 講臺上,身著紅色T恤的大學生志愿者舉著寫有“身材”字樣的紙張;講臺下,小學生們爭先恐后地舉手發(fā)言,“我出900元!”“901元!”“5000元!”……很是熱鬧。這是一場特殊的拍賣會,每位小學生擁有5000元,可以買自己想買的拍品,如學習成績、出國三日游,而拍品一定程度上投射了他們的需求與煩惱。
  6月22日下午,教科院心理系大學生志愿者在專業(yè)教師李健明、張軍華的帶領下來到一年前遭受特大風雹災害的阜寧縣碩集鎮(zhèn),在碩集中心小學開展“愛在天地間”心理健康教育活動。
  志愿者們根據(jù)不同階段兒童不同心理特點與需求,為一到六年級小學生精心設計了團體輔導活動,比如:教一年級學生“玩”,把氣球、報紙、火柴等玩出新花樣;教二年級學生“夸夸咱班同學”從而發(fā)現(xiàn)別人的優(yōu)點、學習別人的長處;教三年級學生確立自己的目標,制定實現(xiàn)目標的計劃,一步步靠近成功;教四年級學生用“好鏡子”認識自己的長相、愛好、長處、短處;教五年級學生整理煩惱,解決煩惱;教六年級學生如何自信地面對人生。
  別開生面的心理教育課讓小學生們很興奮很活躍,1個小時后,輔導結束,小學生們還意猶未盡,跟著大學生志愿者,爭相說出
自己的感受,還拿出本子請志愿者留言簽名。一年級一班的小學生們爭相與志愿者房佳琪合影,不小心把房佳琪推倒了,可房佳琪說:“孩子們的熱情與陽光,讓我感動,傳遞給我滿滿的正能量?!薄盎氐礁穼幾鲋驹刚?,我更是義不容辭,這是種家國情懷吧?!敝驹刚邉⑽南榫褪歉穼幦恕?br>  志愿者陳靈在“6 · 23”風災后曾多次跟隨老師來到阜寧,他說:“讓孩子們在滿滿的愛中放飛想象力、擁有創(chuàng)造力,更自信地前行,是我們此行的目的?!?br>  張軍華是我校對阜寧風災地區(qū)提供兒童心理健康教育的項目指導老師之一。他說:“來碩集中心小學開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動,一方面讓風災地區(qū)的兒童心理上更健康發(fā)展,另一方面也讓我們的學生在實踐中鍛煉了心理輔導的專業(yè)能力?!?br>  據(jù)了解,我校心理學專業(yè)團隊在阜寧風雹災區(qū)開展心理重建工作,從最初的災后摸排篩查、危機干預,到后續(xù)的個體輔導、團體抗逆力培訓,再到如今針對青少年開展系列心理健康輔導,已形成科學系統(tǒng)的安排。今年,已開展了“房樹人”心理投射測驗、“快樂學習,健康成長”的戶外訓練、“我自信我樂觀我陽光我成功”的心理講座等多項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