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電子報
電子報

難忘吾師牟少帥


  美麗的校園,忙碌的學習,耶魯真的是一個無可挑剔的求學圣地,生活平靜而充實??墒枪ご?年的那一幕幕總是不時地浮現(xiàn)在腦海,尤其是與兩位恩師的點點滴滴,仿佛就在眼前。
  篇一:大氣得讓人佩服,細膩得讓人感動如果你起得夠早的話,你肯定會遇到一個精神矍鑠的老人正跑步去江邊,幾十年如一日;如果你經(jīng)常去科學園的話,你肯定會看到一個拎著舊公文包,穿著千層底的老教授正健步而行,不時地有同學和老師與他打招呼;如果你參加碩士生中期答辯正被老師問得很緊張,你也肯定會發(fā)現(xiàn)臺下有個和藹的評委正在用眼神鼓勵你,甚至為你說上幾句贊賞的話。當時你肯定會覺得既羞愧又感激,也肯定會下定決心在結(jié)業(yè)答辯之前把研究做好。
  也許,你會問,這個好心的老頭兒是誰?他就是我的導師強文義教授,一位每當回憶起來就能讓人感動得流淚的大師。
  記得碩士入學第一天,實驗室開會,強老師對我們說:你們對老師對實驗室有什么要求,盡管提出來,只要對你們的發(fā)展有利,咱們實驗室就一定支持!那不是開玩笑,更不是客套,而是一個老師對學生認真的承諾!
  在得知我有志于出國時,強老師把我推薦給在控制理論研究上很突出的年輕老師高會軍來指導。為了幫助我申請斯坦福,強老師還帶著我去拜訪蔡鶴皋院士。那天早晨,天氣很冷,看著那個在寒風中前行的背影,心中有種酸酸的暖暖的感覺。老師已經(jīng)70多歲了,可是為了學生,依舊在忙碌著,發(fā)如雪,心卻如火。我暗自發(fā)誓一定要申請成功!可惜事與愿違,那一次申請:慘敗。幾個名校申請全軍覆沒,我對自己感到空前的失望,認為自己太笨了,不是出國的料。可是強老師說:“你有那股干勁,千萬不要輕易放棄?!彼麆裎姨ぬ崒嵉貜难芯可献銎?,做出點成績來,不要總是覺得考試分數(shù)好就什么都能成功。
  強老師不僅在學業(yè)上支持我們,而且在生活上對我們也是無微不至的關(guān)懷。有一次,我感冒了,正在校醫(yī)院打針,強老師打過電話來提醒我:多吃蒜、多喝熱水、多休息。中午他把我拉到家里,給我煮了面條。望著那熱氣騰騰的面,我深為強老師那顆關(guān)愛學生的心深深感動!強老師還拿出了朋友給他帶的藥,他說這藥很有效,要我拿著,以后感冒了就吃幾片。也許這些事情會在小學的作文書中經(jīng)??吹?,可是現(xiàn)實中,我就有幸遇到了這樣一位老師。
  在經(jīng)濟上,強老師也經(jīng)常幫助我們。我們買書可以找實驗室報銷。在去香港作了兩個月的助研后,強老師也給了我一些補助。強老師總是說科研項目的錢,就是給學生做科研用的,就應(yīng)該多花在學生身上??墒菑娎蠋熥约?,為了減少項目的開支,他都盡量少出差開會。即使在外,他也很少打車。他說項目的錢不是他自己的,是做項目研究用的,是大家的,不應(yīng)該花在自己打車上。這一點,自己很羞愧,因為記得去香港和路過深圳的時候,由于不太熟悉路,自己總是為了方便去打車。另外,強老師生活很儉樸,強老師用的那把雨傘是幾十年前去日本訪問的時候買的,一直都沒有換過。但對待我們,強老師很舍得花錢,經(jīng)常帶我們?nèi)コ燥?,去爬山,去太陽島、植物園玩,讓實驗室每一個人都感到這個實驗室家一般的溫馨。
  由于暑假要參加耶魯在北外的英語培訓,我沒來得及參加畢業(yè)典禮就要離開。那天早晨,強老師打電話說來送我,依舊是那一身黑色的衣褲、舊的公文包、千層底的鞋……后來,我發(fā)現(xiàn)自己包里多了1000美元和1200元人民幣,強老師說:買去美國的機票也許用得著,另外在北京培訓一個月肯定要花一些錢的。這些都是他平時積攢的工資啊,自己生活那么簡樸,而對學生,卻關(guān)心如此!
  火車開動了,淚水模糊了雙眼,強老師的臨別贈言又響在耳旁:不要怕,不后悔,踏踏實實地做人做事!
  篇二:熱心負責,時刻為學生著想網(wǎng)上有很多關(guān)于高會軍老師的介紹和采訪,他拼搏進取的艱辛歷程和科研上的豐碩成績讓很多人佩服。作為他的學生,我親身體會到了他那份對學生負責任的態(tài)度和一切為學生著想的苦心!
  高老師是一個很熱心的人。從2005年底認識高老師開始,他就把我推薦給他認識的國外教授。那個時候他正在加拿大做博士后研究,我們僅僅發(fā)過幾次郵件,連面都沒有見過。后來他解釋說,因為我是一名哈工大學生,成績還不錯,而他是一名哈工大的老師,為學校的學生多做點事情是應(yīng)該的。為了圓一名哈工大學生的出國夢,他先后向香港大學林參、加拿大阿爾伯塔大學的陳同文、英國格拉摩根大學的石碰、英國布魯奈爾大學的王子東、美國密歇根大學的伯恩斯坦和華盛頓大學圣路易斯分校的阿伽瓦6位教授推薦我,并盡力創(chuàng)造機會讓我跟他們認識。每次邀請他們來哈工大做講座,高老師總是會叫上我去跟他們交流,其中有兩次還讓我負責接待。盡管申請出國屢屢碰壁,高老師依舊是一次次鼓勵我打起精神,不要放棄。2007年底,他為了讓我在研究上更進一步,把我推薦到香港大學作助研,這次經(jīng)歷也成了我后來叩開耶魯大門的一項重要“指標”。因為國外名校很重視這種助研的工作經(jīng)歷。
  高老師是一個對學生很負責任的人。2007年初開始跟著高老師做研究的時候,他還在加拿大,我們就在網(wǎng)上討論。由于時差的緣故,他常常是白天做研究,晚上甚至從下午就開始和我們幾個學生討論,一般每天都要討論到凌晨1點多。他常常說,因為自己在加拿大做博士后,沒辦法直接指導學生,覺得更應(yīng)該多花時間在與學生交流上。
  有一次,因為一個問題,我們討論到凌晨3點多,他說太累了,得回去休息了,明天再討論吧。可是不一會,他突然又上線說,可能想到了解決的辦法。原來問題沒有解決,他一直放不下,即使躺在床上,也一直在想。就是他這種對科研的執(zhí)著和對學生的負責深深感染了大家,讓我們覺得雖然他人不在身邊,卻與我們一起拼搏和努力。
  高老師也是一個時刻為學生著想的人。現(xiàn)在他的實驗室剛剛起步,正是需要留學生作項目發(fā)展的時期,可是他卻把自己的許多學生都送出國上學,在近兩年內(nèi)就有去南加州大學的趙宇、圣母大學的童震、密歇根大學的楊學博、弗尼吉亞大學的秦家虎,去加拿大的阿爾伯塔大學的趙燕、孟祥宇,去英國格拉摩根大學的楊榮妮,去香港大學的馮志光,香港城市大學的張長柱,以及拿到華盛頓大學生路易斯分校全獎的費中陽等十幾位。有一次我和他開玩笑說:“你把學生都送出去上學,誰來幫你做項目啊?”他笑著說:“他們都是好學生,我也舍不得呀,不過,他們都想出國上學,幫他們完成心愿,也是老師的責任。而且讓更多的哈工大學生走出去,才能讓外界更加了解哈工大,相信哈工大的學生一定能在外給母校爭光!”
  我想,哈工大之所以能培養(yǎng)出一批批“規(guī)格嚴格,功夫到家”的學生,正是因為哈工大有一批批這樣一切為學生著想的老師們。 看到今日哈工大榮耀的同時,請不要忘記那些在幕后辛勤付出的老師們!感謝哈工大這些默默奉獻的幕后英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