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報
電子報

圖片新聞


  榆林小曲原是一種介于曲藝和民歌之間的藝術形式,又名榆林清唱曲,流行于陜西榆林一帶。據說是清代康熙年間(公元1662-1722年)由隨軍塞上的江南藝人傳到榆林,到現在已有300多年的歷史。它取坐唱形式,一個人單唱,間有對唱或對白,男扮女聲,真假嗓結合。伴奏樂器以揚琴為主,另加琵琶、箏、三弦等彈撥樂器,也有時加用月琴或京胡。打擊樂器用一只小瓷碟。唱段多為帶敘述性的抒情小曲,具有明顯的江南民歌風味,在流傳過程中,一方面保持著傳統(tǒng)特征,一方面又吸收了陜北當地的民歌小調,如此便形成了南北一體的新藝術品種,深受當地群眾的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