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需要磨礪,磨礪使人成長
□蓋策“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淚水,因為我對這土地愛得深沉……”當我一口氣讀完 《習近平的七年知青歲月》一書時,對詩人艾青的這一名言有了更為觸動靈魂的共鳴?!读暯降钠吣曛鄽q月》是一本由29名采訪對象的口述匯集起來的采訪實錄,受訪者通過自己的親身經(jīng)歷,用真實的歷史細節(jié)講述了習近平總書記當年“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的歷練故事,再現(xiàn)了習總書記知青時期的艱苦生活和成長經(jīng)歷?! ÷淦鋵嵳咚计錁?,飲其流者懷其源。在總書記的那段知青歲月里,田間地頭的一鋤一犁、一言一行,構成了當代青年樹立正確人生觀、勵志成才的鮮活教材,對廣大青年而言是 “青春寶典,精神寶藏,工作寶訣,黨史寶卷”?! 】倳浽凇段沂屈S土地的兒子》一文中寫的一番話讓我很感動:“15歲來到黃土地時,我迷惘、彷徨;22歲離開黃土地時,我已經(jīng)有著堅定的人生目標,充滿自信?!痹诹杭液拥?年知青歲月中,無論是“黑幫子弟”的政治污蔑,還是吃不飽穿不暖的現(xiàn)實困境,或是生理上的種種不適應,都沒有讓青年時期的總書記放棄最初的理想。從40年前走出窯洞、北上求學的那天起,“為群眾做實事”的理想信念就成為激勵青年時期的總書記不斷奮進、走向成功的力量源泉。7年知青歲月,總書記把自己看作黃土地的一部分,他用雙腳丈量黃土高原的寬廣與厚度,一心只為讓老百姓過上好日子,這樣的愛民為民情懷孕育了總書記以人民為中心的思想。由此,我們便不難理解他為什么反復強調 “增強人民群眾獲得感”,為什么要求“讓發(fā)展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全體人民”,為什么勉勵當代青年 “讓青春綻放在祖國最需要的地方”?! 】倳浽f過,陜北7年生活最大的收獲有兩點,其中之一就是懂得了什么叫實際,什么叫實事求是,什么叫群眾。在親歷者口中,我們也總能聽到 “近平是了解實際的”“插隊幾年讓他更加了解實際”等表述。青年習近平給人們留下講問題 “講得最實”“辦法最管用”的深刻印象。正是總書記這種求真務實的良好作風,支撐他在陜北這塊紅土地上取到了父輩革命者締造的“真經(jīng)”,完成了他最初的夢想。 總書記用自己的實際行動告訴我們如何成為一名有責任有擔當?shù)漠敶细袂嗄?。首先,堅定的理想決定了我們揚帆起航的方向。一個人的理想志愿只有同國家的前途、民族的命運相結合才有價值,一個人的信念追求只有同社會的需要和人民的利益相一致才有意義。我們青年一代應當堅定理想信念,以實現(xiàn)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為神圣使命,把自己的命運與國家和民族的命運緊密聯(lián)系在一起,將個人的追求融入中華民族實現(xiàn)偉大復興的實踐歷程?! ∑浯危^硬的本領奠定了我們繼續(xù)前進的基礎。古人說:“學如弓弩,才如箭鏃?!敝v的就是學問的根基好比弓弩,才智好比箭頭,只有靠扎實厚重的學問來引導,才能使聰明才智發(fā)揮更大的作用。在知識更新日趨加速的今天,我們青年只有努力汲取智慧和力量,不斷增強知識更新的緊迫感,增強素質,提升能力,才能成為勇于擔當棟梁之才,完成時代賦予的歷史重任?! ≡俅?,高尚的品格是我們實現(xiàn)偉大復興中國夢的精神保障。修業(yè)必先修德?!抖Y記·大學》中說:“君子先慎乎德”。青年是引風氣之先的社會力量,一個民族的文明素養(yǎng)很大程度上體現(xiàn)在青年一代的道德水準和精神風貌上。為此,我們青年應當大力加強道德修養(yǎng),注重道德實踐,積極倡導社會公德、職業(yè)道德、家庭美德和個人品德,帶頭倡導良好社會風氣,以自己的實際行動促進社會道德進步。 最后,求真務實是我們青年一代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過程中的應有態(tài)度。“空談誤國,實干興邦”,實現(xiàn)“兩個百年”奮斗目標,需要我們每個青年腳踏實地干好事業(yè),兢兢業(yè)業(yè)做好工作。“天下難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細?!蔽覀兦嗄暌淮欢ㄒ哑D苦環(huán)境作為磨煉自己的機遇,一步一個腳印往前走,在時代大潮中建功立業(yè),為實現(xiàn)中國夢奉獻智慧和力量。 讀罷此書,我們可以更加深刻地領會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的精神所在,更讓我們青年一代明白一個道理———人生需要磨礪,磨礪使人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