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黃家骙

2014年,習近平主席出訪蒙古國
38 年外交生涯,20 年駐蒙不歸,在北部邊境一個“被遺忘的國度”里,黃家骙把自己的一生都獻給了摯愛的外交工作,奉獻給了他深深愛著的祖國。
11 月 8 日晚,應秦和校長邀請,原中華人民共和國駐蒙古國大使黃家骙走進我?!按笫怪v壇”,在多功能報告廳為全校師生作了 《外交官是文裝解放軍》的主題講座,堅定的愛國信念和不惜犧牲個人利益的愛國精神,令師生們深受感染。
黃家骙,廣東南海人,1965 年畢業(yè)于北京大學東方語言文學系(今北京大學外國語學院東方語言文化系)蒙古語專業(yè),進入外交部工作。五次被派到駐蒙古使館工作。1999 年 9 月起任駐蒙古國大使,2003年10月離任回國。臨行前,蒙古國總統巴嘎班迪授予他蒙古國三級榮譽勛章——“北極星”勛章,以表彰其為中蒙友誼做出的貢獻。2011 年 9 月,黃家骙被中國翻譯協會授予“資深翻譯家”稱號?,F擔任中國蒙古研究會名譽理事長,中國社會科學院地區(qū)安全研究中心顧問、特約研究員。
祖國需要即是個人意愿
因為幼年就對粵劇興趣濃厚,所以黃家骙最初的理想是成為一個戲劇作家。在 1960 年 8 月末的一天,17 歲的黃家骙被北京大學中文系錄取,滿懷興奮的他踏上了北上的列車,期待著編劇夢想的實現。然而在報道時,他卻得知自己被調劑到了東方語言系?;貞浧甬敃r的情況黃家骙印象深刻:“我們 60 年代的學生,內心都是十分樸實的。雖然我對中文情有獨鐘,但卻更關心祖國的需要,
所以我調整了自己的志愿,選擇了蒙古語。”雖然只有 17 歲,但黃家骙早已明白應當將個人前途與國家命運相結合,以為祖國做貢獻為榮。于是他轉入蒙古語專業(yè)學習,從此與蒙古結下了不解的情緣。
在黃家骙駐蒙古使館工作的漫長歲月中,1984 年 5 月 7 日是他記憶中揮之不去的一個日子。那天,遠在烏蘭巴托工作的黃家骙收到了母親病危的消息,他本可以放下工作趕回母親身邊,見母親最后一面。但當時正是中蒙關系發(fā)展的重要階段,個人的離開可能會造成外交事業(yè)的延誤,錯過洽談兩國友好發(fā)展的最佳時機,權衡之下,黃家骙最終還是決定以國家利益為重,舍小家顧大家,化悲痛為力量,將全部時間和精力投入到祖國的外交事業(yè)中去,他相信母親會理解。
數年磨礪成就最好的自己
開放的生活環(huán)境賦予了黃家骙極高的外語天賦,中學時他的俄語成績便名列前茅。因此,在初學蒙古語時他并沒有花費太多時間和心思,按時完成老師布置的任務之后便常常跑到閱覽室閱讀報紙和圖書。直到大三結束,他突然意識到自己的學習態(tài)度是不正
確的,既然將來注定要將蒙古語發(fā)展為職業(yè),響應國家對小語種人才的需要,刻苦地學習才能學有所成。他開始頻繁地觀看蒙古的電影、話劇,閱讀蒙古書籍和話劇原文提高詞匯量,一旦遇到不懂的地方便積極查閱資料。為了提高口語水平,黃家骙還結合自己的愛好,利用錄音機進行情景會話,像演戲一樣為自己設置場景,設定角色進行交流。功夫不負有心人,兩年的刻苦學習使黃家骙的蒙語水平獲得了極大的提高,無論是口語還是書面語都能熟練應用,畢業(yè)后他憑借自己扎實的專業(yè)技能成為一名蒙語高級翻譯,進入外交部工作。 黃家骙三十八年的外交生涯,其中二十余載是在蒙古。70 年代初,黃家骙第一次被派往蒙古烏蘭巴托駐蒙古使館工作,從此以后,他就心系中蒙關系發(fā)展,從一名普通的翻譯人員,到一秘二秘參贊,最后成為全權大使。1999年7月3日,黃家骙被正式任命為中國駐蒙古國特命全權大使。他始終嚴格要求自己,在政治上有著高度的思想覺悟,始終堅持“和平共處五項原則”;在業(yè)務上他善于學習,善于總結,并根據自身經歷著書《五進蒙古》。他認為“翻譯是友誼的橋梁”,每天反復進行筆譯口譯的訓練,翻譯大量書刊、資料。關于學習他認為最重要的是要做到不恥下問。不管碰到什么人,只要是不懂的地方,都應該虛心地請教?!耙獜撵`活的語言中學習,從人民當中學習,學外語是無止境的!”即使是到了現在 73 歲的年紀,黃家骙還堅持每天看蒙語報紙,聽蒙語廣播,從不停下學習的腳步。
愿為祖國傳承外交夢想
如今,黃家骙雖然已年過古稀,但他沒有選擇在家安享晚年,而是奔波于高校之間,為大學生們開講座和報告會。他希望盡自己的綿薄之力,讓更多的青年人了解外交的魅力,讓越來越多的青年成為祖國優(yōu)秀的外事人才。
黃家骙大使初次來到吉林華橋外國語學院便有很大的感觸 :“華外注重培養(yǎng)應用型人才,創(chuàng)新了應用型,復合型,外向型的高級外語外事人才培養(yǎng)模式。從實際出發(fā),更好地培養(yǎng)了溝通各國橋梁的翻譯人才,這是非常難能可貴的。”關于華外,黃家骙大使印象最深的則是參觀地球村的過程,他認為 :“學習外語不僅僅是學習一門語言,更重要的是了解該國的文化,而華外的地球村仿佛是一個真的地球的縮影,在那里可以體會到不同國家的風土人情,這對于學習外語是有極大幫助的?!?br> 在如此優(yōu)美的校園環(huán)境中學習,黃家骙大使希望華外學子們能珍惜當下的良好條件,珍惜美好的青春年華。要在短暫而又影響深遠的大學生活中努力學習專業(yè)知識,提高個人修養(yǎng),將來成為出色的翻譯家、外交人員,以滿足國家需要,為祖國服務。溝通是人與人交往最重要的橋梁,他希望華外學子不負“會通中外,礪志敦材”的校訓,在國際交流活動中做一個和平使者,傳遞和平與友好。
?。▽W生記者 林曉娜、儀承越 學生通訊員 鄒冬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