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報
電子報

應用技術學院“學以致用”結碩果 ———三次斬獲全國大學生電子設計競賽全國二等獎





  近日,全國大學生電子設計競賽組織委員會公布了2009 年全國大學生電子設計競賽評選結果,我校應用技術學院的一 個團隊獲得了全國二等獎。作為一個獨立學院,應用技術學院 在電子設計競賽中毫不遜色于普通本科高校,這已經是其第三 次榮獲全國二等獎。
  全國大學生電子設計競賽是信息產業(yè)部和教育部大力支 持倡導的大學生學科競賽之一,每兩年舉行一次,已成為我國 電子信息類學科持續(xù)時間最長、競賽規(guī)模最大、最具影響力的 學科競賽活動。比賽時,學生以三人為一競賽小組,根據題目的 要求,在4 天3 夜的時間里,研究解決方案、撰寫實施報告、動 手制作電路,合作設計完成一個作品,最后通過專家組的測試 和答辯來進行評判。今年的題目出乎師生意料每屆比賽前指導老師都會帶著學生預測一下考題,今年的 考題完全出乎他們的意料。電子信息系系主任徐大誠教授坦 言:“2007 年、2005 年猜題比較接近。今年猜題與所出題完全不 一樣,我們以為今年還是和以前一樣的傳統的題目,結果全是 與新能源有關的題目,都與當下熱門的高新技術有關,比如太 陽能發(fā)電、聲控技術等?!辈骂}的差距過大,使這次比賽更具挑 戰(zhàn)性,以前設計好的幾種電路全部不能用,要白手起家重新設 計。
  今年,學院有三個團隊參加了江蘇賽區(qū)的決賽,雖然題目 與預期的有較大差異,同學們仍充滿信心,不慌不忙地著手做 起來。最終丁建強和彭靜玉老師指導的2006 級信息工程專業(yè) 的丁志源、張莉莉、陳培培同學榮獲了全國二等獎、江蘇省一等 獎,他們的作品是電能收集充電器?!霸撟髌穼崿F了從電源吸收 電能,并能將吸收的電能以較高的效率充入一個可充電電池?!?陳培培同學告訴記者。另外,由邵雷和魏明老師指導的2008 級 電子轉顏春卿、袁秋寶、王重天同學榮獲了江蘇省一等獎。 分工協作 各展其長這次比賽中,陳培培和她的隊友張莉莉和丁志源根據各自 的特長,分工協作,合作得很愉快。陳培培負責軟件設計,張莉 莉負責設計電路和寫報告,丁志源負責硬件和調試電路。正式 比賽前他們一直是以團隊合作的方式參加集訓的,也一起設計 過作品。“合作的過程中大家互相幫忙,互相討論,一起享受解 決問題后的快樂。”陳培培同學告訴記者,“但有時遇到問題也 會出現分歧,這個時候大家都會用冷靜的方式來處理,不會去 做無謂的爭論和埋怨。大家首先是查資料,搞清楚問題的所在, 然后針對問題討論出解決問題的方法,錯的一方也會很虛心的 接受對方的意見?!?br>  像電子設計大賽這樣的比賽,參賽選手在四天三夜的時間 里既要畫電路圖,電路板,還要根據設計好的圖親自購買特定 的元器件,撰寫實施報告,工作量是非常大的,一個人單槍匹馬 根本無法完成這樣一個比賽作品,團隊合作得如何至關重要。 學院上下合力出擊成立于1997 年的應用技術學院,2001 年開始組織參加全 國大學生電子設計大賽,因為那時學院剛有自己的高年級學 生。從2001 年開始參賽就得到學院領導的重視,學院不僅提 供了充足的經費作為保障,并從后勤方面給予了支持。由于 學院地處周莊,離集訓場地———我校北校區(qū)工科實驗樓較遠, 學院經過多方溝通,安排參賽學生住進了東校區(qū)的宿舍。比 賽期間,“為了解決時間緊,不能出去吃飯,學校給我們提供 了飯和水,讓我們安心地參加比賽?!?009 年參賽選手陳培培 告訴記者。
  全國大學生電子設計大賽原則上都 是在9 月份第一周的星期三早上八點至 星期六晚上八點進行?;旧厦看伪荣?當年的6 月中旬,應用技術學院選拔出 來的參賽學生開始參加集訓?!斑@些學生 對參賽方面的基礎知識掌握的比較好 的,但是對于參賽作品的做法是比較陌 生的,這就需要指導老師給他們講解大 學生電子設計大賽的相關內容,如競賽 內容、如何獲獎、題目類型等等?!毕抵魅?徐大誠教授向記者介紹道。而作為獨立 學院的應用技術學院專職教師比較少, 電子信息類專業(yè)只有4 名專職老師,于 是學院又另外聘請三位實驗老師作為指 導老師,畢竟參賽集訓需要指導老師,其 他非參賽的學生的暑期工程實踐也需要 老師指導。
  集訓期間,指導老師每天早上都會 給參賽學生布置任務、指點迷津,然后學 生按要求去獨立完成任務。陳培培感激 地說:“指導老師在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 方面給了我們很大的支持,正因為有指 導老師的提點,我們才學會處理問題的 方法?!?“學以致用”結碩果學院非常重視大學生創(chuàng)新實踐活動,而電子設計大賽著重 考核大學生綜合運用基礎知識進行理論設計的能力,考核學生 的創(chuàng)新精神和獨立工作能力,兩者的 目標完全一致?!拔覀円源髮W生創(chuàng)新實 踐活動來帶動學生對專業(yè)學習的興趣 和專業(yè)技能的提高,而電子設計競賽 正是組織創(chuàng)新實踐活動的畫龍點睛之 筆。”系主任徐大誠教授告訴記者。
  學院“學以致用”的院訓明確了其 培養(yǎng)目標定位:側重于學生技能的培 養(yǎng),培養(yǎng)貼近社會經濟發(fā)展急需的高 層次高質量的應用性技術人才。而電 子設計大賽推動了學院教學計劃的改 革和課程設置的完善,讓培養(yǎng)的人才 更受企業(yè)的歡迎,適銷對路又和高職 不同,在理論上有所加強,學生在解決 生產技能方面的問題時有理論作指 導。徐大誠教授說:“我們在課程設置 上就著重體現我們學以致用的目標, 比如我們通過開設電子綜合設計這門 課以提高學生的綜合實踐能力?!?br>  經過學院上下的努力,從2001 年 參賽以來,每次都有團隊獲獎,2005 年 至今三次贏得全國二等獎。而參加電 子設計大賽獲獎的同學,都成了長三 角地區(qū)歐美企業(yè)搶手的對象,“飛索半 導體公司甚至提出只要獲得全國大賽 的獎項無需面試可以直接進入公司?!?徐大誠教授介紹道,“不論是省級獎項 還是國家級獎項都是通向名企的通行 證”。2001 年代表學院參賽的章世華同 學畢業(yè)后加入蘇州中科集成電路設計 中心 IP 研究部,從事產品研發(fā)。2004 年,他主要參與研制設計的“基于 PCI 總線的網閘數據交換卡”,成為蘇州向 國家主席胡錦濤來蘇視察時匯報的主 要成果之一。在校期間曾兩次獲全國 電子設計競賽二等獎的張水洪同學,畢 業(yè)后加入蘇州工業(yè)園區(qū)飛索半導體有 限公司,由于工作業(yè)績突出,被公司派 往美國硅谷總部從事封裝設計工作。
  本月18 日,應用技術學院將迎來 第12 個院慶日,相信在“學以致用”的 院訓指引下,充滿朝氣與活力的年輕 的應用技術學院一定會為國家培養(yǎng)更 多受企業(yè)歡迎的應用型技術人才,在 爭創(chuàng)國內一流的獨立學院的道路上越 走越好。 (蔡夏夢)
特别推荐:
老师您好,我公司自2007年来,一直从事媒体融合研究,首创工作提醒、工作记忆功能,让平台能自动登录、并嵌入校对系统,隔离政治敏感词,同时让新闻作品一键发布到多个平台(新闻网、微博、公众号、各短视频),并能自动统计稿费,让您的工作轻松、快捷,极大的提高了新闻部门的工作效率,各种媒体工具如下,希望您能试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