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報
電子報

一年支教情 一生西部情——記“2018年度最美寧大學子”徐晴




  名片夾:徐晴,商學院企業(yè)管理專業(yè)2017級研究生,曾獲浙江省優(yōu)秀畢業(yè)生、寧波大學三好學生、優(yōu)秀學生干部、優(yōu)秀黨員等榮譽,獲得國家獎學金、江興浩科研基金等。為響應國家“到西部去,到基層去,到祖國最需要的地方去”的號召,徐晴于2016年7月至2017年7月,加入中國青年志愿者寧波大學第十八屆研究生支教團并擔任團長,在貴州省黔西南州興仁縣第七中學支教,開展一系列的公益助學活動,以一名時代青年的身份為社會獻出自己的一份綿薄之力。
  徐晴說:“我是幸運的、幸福的,在最好的年紀做最想做的事?!?br>  去西部支教,行程的繁忙、路途的遙遠、條件的艱苦等各種因素,也許會讓有些同學望而卻步。但徐晴,這個平凡而堅毅的姑娘,卻選擇放下優(yōu)越的生活條件,背上行囊,踏上了漫長的支教路,她毅然決然,義無反顧,在祖國西部、在苗疆大地揮灑汗水,播種希望,在踐行支教夢的道路上煥發(fā)青春之光。
  責任使命:激勵她奔赴遙遠的山區(qū)
徐晴的老祖父是在抗日戰(zhàn)爭中犧牲的,伯父也是上過戰(zhàn)場的軍人。父親是八十年代的老黨員,同時也是心系村民的村支書。在父輩耳濡目染下,從小徐晴的就有一種“報效祖國”的情懷。正如十九大主題“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徐晴想要在最好的年紀里做自己最想做的事。
  團校課上,照片里貧苦山區(qū)孩子期待的眼神、第一屆研究生支教團的事跡、“到西部去,到基層去,到祖國最需要的地方去”的宣傳語……這些都讓徐晴百感交集。她說,祖國需要我們,我們應當有青年一代的責任和擔當。她把責任轉變成實際行動,深入地了解基層,努力去做一些實事,實現(xiàn)自己的人生價值。
  意志信念:支撐她在艱苦中前行
投身支教,徐晴做好了一萬種吃苦的準備。支教地兩周才能洗頭,徐晴就將長發(fā)剪成干凈利落的短發(fā)。偶爾會停水,她學會了用蓄水解決。沒有熱水器,她就自己燒水洗澡。當?shù)刂赜椭佧}重辣的飲食,她也快速適應了。
  在艱苦的支教環(huán)境下,徐晴從未想過退縮,始終保持著積極向上的心態(tài),孩子們稚嫩的字體、瑯瑯的書聲、笑意盈盈的臉龐、求知若渴的雙眼,甚至孩子們犯錯誤時的慌張失措、成績落后時的后悔懊惱,都成為她志愿服務的動力。
  “信念意志,可以激發(fā)自己的積極性、主動性,可以激發(fā)自己潛在的精力、體力、智力?!毙烨缯f。一年的支教經(jīng)歷,讓她受益匪淺,也讓她與西部結下了一生的情緣。(黃一丹 張斯睿)
特别推荐:
老师您好,我公司自2007年来,一直从事媒体融合研究,首创工作提醒、工作记忆功能,让平台能自动登录、并嵌入校对系统,隔离政治敏感词,同时让新闻作品一键发布到多个平台(新闻网、微博、公众号、各短视频),并能自动统计稿费,让您的工作轻松、快捷,极大的提高了新闻部门的工作效率,各种媒体工具如下,希望您能试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