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報
電子報

我們——————讀《席慕容集》有感


  想用 “我們”來稱呼我和她———席慕容,為表達一種靈魂的相依,為表達一種心境的相似,更為表達一種情感的癡迷。若世間真有輪回,愿下輩子的我們是姐妹。
  也許最愜意的時光就數(shù)閑暇在家的那些日子。每每夜幕降臨,亮起滿屋泛白暈的光,臨窗而坐,捧起一杯溫熱的茶,淡開塵世浮雜噪亂,信手翻閱敞開的書,耳里纏繞著空靈回旋的調(diào),腦里彌漫著浮想聯(lián)翩的事,還不時,靜默地望著窗外幽暗的空氣發(fā)呆。在那些日子里,有誰知,那些花兒,為誰靜默綻放?若她能知,曾經(jīng)有過怎樣的一些晚上,若她能憶,曾經(jīng)有過怎樣的一些人……跟隨家族背井離鄉(xiāng)的她,曾是蒙古王族之后。顛沛流離地輾轉(zhuǎn)到臺灣,便在那兒生根發(fā)芽。成長在臺灣島的她,似乎也注定一生都將停留在這第二故鄉(xiāng)。然而,從祖輩、父輩稀稀落落的絮叨中,她模模糊糊地保留了一些關(guān)于家鄉(xiāng)的記憶。故鄉(xiāng)的影子,民族的信念,遠方的牽掛,一直在她內(nèi)心深處掙扎。曾試圖在陌生中找到心靈的慰藉,曾渴望在旅途中發(fā)現(xiàn)熟悉的印象,殊不知,這心底最隱匿的傷,是來自整個家族的,尋到又能怎樣?多情善感的她,從此擔負起一個民族的悲怨,無奈地將親切而又悠遠的鄉(xiāng)愁散落在文字的每一處毗角。也只有她,能讓那些顛離的日子在回憶里溢滿溫馨的感傷,教我怎能讀懂她,一顆在豪放個性中深掩著的如此深邃細膩的心?
  想象她,在夜幕黃昏時分,手握一支筆,于一片靜謐中細細捋清生命的點點滴滴。每一種細微的感覺,她都能敏銳地捕捉到;每一幅熟悉的畫面,她都會準確地描繪出。這難道不是一位詩人和畫家應具備 的 特 質(zhì)嗎?兩者在她身上融合得竟是如此妙不可言!仿佛她的一切都在回憶中過活,在一字一句的闡述中讓逝去的生命延續(xù)。這是多么美好的事??!一種歲月,可以那樣完整那樣細致地珍藏在她心里!
  總能在她的字眼里一再找到自己的心情,生命中那種不易察覺的心情,宛如一縷微風拂過,漾開心底的一圈圈漣漪,和諧而有序。喜歡她文字背后鋪展開的那份瑣碎細致,那顆讓人心疼著迷的心,仿佛自己和她共享一生。盡管我只是個無意間驀然路過的過客,卻于剎那感受到兩顆同時跳動的心,同樣的節(jié)奏,同樣的韻律,悄然產(chǎn)生共鳴,讓激蕩的回音在空曠心谷不絕,溫柔著每一個心弦,碰撞著每一根神經(jīng)。在我骨子里有一種堅持,有時候分不清到底是什么??墒且坏┰趧e人的思想里發(fā)現(xiàn)了自己想說的,整個人都將被俘虜。
  當默念她的字句,我將自己的哭泣夾在書頁里,好像湖面盛開的朵朵飄蓮。也許會在多年后的一個黃昏,從偶然翻開的扉頁中落下,沒有芳香,悄無聲息。
  也想學著她的樣,提起筆,在一頁頁深藍淺藍的淚痕里,記下模糊的心情。生命處處都有那么一份醉人的感動,不管發(fā)生的那刻是喜抑或是悲。試著在筆尖處,讓靈魂綻放自己,像曇花般釋放一瞬絢爛,不管是否無人問津。要知道,生活原來可以這樣的美麗和安寧。
  這就是她,過往在她的筆下如此委婉溫情,情感在她的娓娓敘述中如此微妙深精,能把親情、友情、愛情編織成心海里的帆船,帶著去遨游浩瀚天地。這就是她,會在奇妙的大自然中尋找圖畫的美麗,想在紛繁的塵世間尋找生活的詩意。這就是她,遠洋留學時,會給家人寫一封封綿綿的家書,會在不經(jīng)意的細節(jié)中,思念遠方的摯友,想象彼岸的情景。也許當站在臺北街角時,她會感知到我,一個遠在大陸的女孩,在牽掛她。
  我們都有一顆冰藍的心,純凈到透明。如果可以,我們會讓生命在藍天和大海之間呼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