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報
電子報

文化積淀傳百年



  1964 年9 月30 日晚上,大型舞蹈史詩《東方紅》正式演出。 演出隊伍中,有北京鐵道學院師生的身影,他們用嘹亮的歌喉 歌頌偉大的祖國。


  北京交通大學大學生版《長征組歌》,至今已有幾百名學生 先后參加,在校內(nèi)外演出20 余場。


  “北京交通大學廣播站,北京交通大學廣播站,我們的聲音最動聽,我們的……”每當早上第二節(jié)下課,這個經(jīng)典的男生女生二重音就會準時發(fā)聲,陽光般燦爛,雨露般清純,激活了學子體內(nèi)的每個情緒細胞,讓年輕的心隨著燦爛的陽光跳起清純的舞蹈。
  揀一個平凡的早晨,伴著這樣的聲音,從課業(yè)中走出來,認真聆聽一下這座校園的文化之音。
  真的,大學的校園就應該是這樣,文化氣息要濃烈,精神底蘊要濃厚,不論工科還是文科生,不論是坐在教室里,還是走在校園路上,感受人文熏陶無處不在。
  培養(yǎng)文化大家,并不是北京交通大學的主要目標。學校更注重給予學生很多參與文化活動的機會,使學生們在當中受到美的培育。
  新中國成立后,學校歸屬鐵道部管轄,辦學帶有半軍事化的風格,嚴謹是學校主要的基調(diào)。在這嚴謹之中,活躍的校園文化生活又為紅果園帶來了勃勃生機。其中,交大師生參加大型音樂舞蹈史詩《東方紅》的演出的故事,最讓許多老學長深深回憶。
  1964年國慶晚會上,大型音樂舞蹈史詩《東方紅》在人民大會堂演出,這是一部進行革命傳統(tǒng)教育的文藝教科書。觀看《東方紅》,既受到了良好的藝術熏陶,又了解了中國革命史。其中的許多優(yōu)秀歌曲,如《情深誼長》《南泥灣》《贊歌》等,至今還在人民群眾中傳唱。值得紀念的是,北京鐵道學院的60名同學參加了由2000人組成的合唱團,擔任合唱與伴唱任務。
  組織《東方紅》合唱隊的時候,北京鐵道學院參加演出的60名同學,有半數(shù)同學沒有參加過任何演出,還有少數(shù)人連識譜都困難。當時教唱是分散進行,給每個同學發(fā)了一本《東方紅》歌曲集,教官每周教唱兩三次,其余時間主要由演出隊自己學唱。除上課外,業(yè)余時間都放在排練上。要在三四個月內(nèi)全部熟練地按四個聲部背唱33首歌曲,同時完成合排任務,對一個業(yè)余演出隊來說,確實不容易,因此學唱沒幾天,就有幾位同學感到困難要求退出演出隊。后來演出隊負責人做了大量深入細致的思想工作,一直到演出結束,沒有一個同學掉隊。
  每次演出,都要在下午乘車去人民大會堂,影響下午兩節(jié)課,可同學們回來后都自己擠時間補上,沒有因參加《東方紅》演出耽誤學習,反而,因為參加的是國慶演出,同學們學習起來更加努力勤奮。
  鐵道文工團指揮秋里擔任北京鐵道學院演出隊的“教官”。他在教同學們唱每首歌前,總是先給大家講歷史背景,列舉歷史事實,啟發(fā)大家?guī)е星槌妹恐Ц?。如排練《農(nóng)友歌》,他就講了秋收起義;排練《游擊隊之歌》,他就講微山湖上的鐵道游擊隊。他深情地對同學們說:“把《東方紅》唱好了演好了,你們也就基本上了解了中國共產(chǎn)黨和中國現(xiàn)代革命的歷史了?!?br>  《東方紅》的演出,給每個參加演出的同學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很多同學到現(xiàn)在還能背出那段令人心情激蕩的朗誦詞:“這一天終于來到了!看那,人人掛著喜悅的眼淚,個個興高采烈,流水發(fā)出歡笑,山岡也顯得年輕,他們在傾聽,傾聽,傾聽著毛主席震撼世界的聲音: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了!中國人民從此站起來了!”
  聽當年參加演出的宋憲齡同學說,每當唱起《秋收起義》《遵義城頭霞光閃》《義勇軍進行曲》《保衛(wèi)黃河》《人民解放軍占領南京》《我們走在大路上》這些激動人心、氣勢磅礴的歌曲時,總讓人心情激動,久久不能平靜。
  1964年9月30日晚上,《東方紅》正式演出。那天下午4點多鐘,演出隊就從學校出發(fā)了,他們乘坐大卡車,一路上興高采烈,不知誰起了個頭,“向前,向前,向前!我們的隊伍向太陽,腳踏著祖國的大地……”大家整齊雄壯地跟著唱起來。從序曲《東方紅》、第一場《東方的曙光》、第二場《星火燎原》、第三場《萬水千山》……到第八場《世界在前進》的“全世界人民團結起來”的大合唱,演出非常成功,同學們激情飽滿的表演不僅感染了觀眾,更感染了他們自己。
  1965年夏季,部分參加演出的同學又繼續(xù)參加了《東方紅》電影的拍攝,他們的身影和歌聲永久地留在了這部經(jīng)典的作品中。
  《東方紅》歌曲被全國人民視為紅色經(jīng)典,幾十年傳唱不息。參加《東方紅》演出,則是師生們記憶中的一個經(jīng)典故事。相隔了38年后,北交大又把另一臺大型經(jīng)典節(jié)目--《長征組歌》搬上了舞臺,受到全校師生和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與當年的《東方紅》不同,這回的《長征組歌》,學校不再是參演,而是全部由在校學生排演。兩部紅色經(jīng)典,被交大學生演繹,這既是一種文化的傳承,也是一種傳統(tǒng)的繼承,然也成為一個新的校園經(jīng)典。
  2002年9月,北京通大學學生藝術團開始排演《長征組歌》。完全由本校大學生組成的交響樂隊伴奏,合唱隊演唱整部的《長征組歌》,這在全國高校尚屬首家。演出力求忠實原作的思想境界和藝術風格,體現(xiàn)原汁原味,同時又能反映當代大學生的精神風貌。戰(zhàn)友歌舞團的藝術家們給予了精心的指導和幫助,北京軍區(qū)政治部有關領導、學校領導給予了極大的關懷和鼓勵。
  2004年4月26日晚19時整,北京交通大學學生藝術團在天佑會堂進行了《長征組歌》的首場專場演出,我國著名指揮家、戰(zhàn)友歌舞團功勛指揮,創(chuàng)作并指揮《長征組歌》首場演出的唐江老師及校領導和同學們一同觀看了北京交通大學學生藝術團《長征組歌》專場演出的首場表演,演出取得了極大的成功。76歲高齡的唐江老師非常激動,感謝同學們把《長征組歌》演繹得如此精彩,體現(xiàn)原汁原味;同時教導同學們要演好《長征組歌》必須了解長征,隨后給學生藝術團的同學們講解了紅軍長征的經(jīng)過,并親自指揮了"到吳起鎮(zhèn)""大會師"兩節(jié)。
  2004年5月30日,北京交通大學藝術團180余名團員在北京國安劇院首次公演《長征組歌》獲得巨大成功,教育部周濟部長等領導到場觀看并在演出結束后上臺與大家親切握手,對交大高水平、高質量的校園文化成果給予了極高的贊譽和評價。中央電視臺、人民日報等國內(nèi)重要媒體還發(fā)表評論:“大學生版的《長征組歌》由北京交通大學學生藝術團唱響,在全國高校尚屬首家!”中國教育電視臺進行了現(xiàn)場節(jié)目錄制,并于紀念中國共產(chǎn)黨建黨83周年之際在黃金時間重復播出演出實況錄像。
  2004年9月1日,中宣部、教育部、北京市政府在人民大會堂舉行“中小學弘揚和培育民族精神月”啟動儀式。國務委員陳至立出席儀式并講話。啟動儀式上,北京交通大學藝術團共有129名合唱隊員和96名樂團隊員在人民大會堂又一次演繹了《長征組歌》,并獲得巨大成功。
  2006年,為紀念紅軍長征勝利七十周年,北京交通大學學生藝術團再次演繹氣勢恢宏的《長征組歌》,鼓勵同學們學習和弘揚長征精神,自覺擔負起歷史賦予的崇高使命,把自己的前途同國家民族的命運緊密聯(lián)系在一起,始終走在時代前列,為祖國富強和人民幸福的偉大事業(yè)而努力奮斗。
  從2002年9月嘗試排演至今,北京交通大學版的《長征組歌》已經(jīng)走過了六年多的時間,在校內(nèi)外演出20余場。參加演出的同學換了一批又一批,但北京交通大學大學生版《長征組歌》卻一直忠實原作的思想境界和藝術風格,多年來的成功公演得到了教育部、團中央、北京市以及社會各界的廣泛贊譽?!堕L征組歌》已經(jīng)成為傳唱長征精神、踐行長征精神的有效載體,成為展現(xiàn)北京交通大學學生良好藝術素養(yǎng)和精神風貌的窗口,成為交大學生傳承優(yōu)良歷史傳統(tǒng)、弘揚民族精神的品牌陣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