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年了,老人從古稀步入耄耋;11年了,身邊的大學生朋友從80后換成了90后。11年前的一個承諾,11年來的屆屆相傳,200多位上海交大年輕學子,先后成為流浪孤老劉仁國的陪伴者、守護者。
除夕之夜,3位在上海的大學生陪著劉大爺吃年夜飯;大年初一,幾位回外地過年的大學生先后打來電話給老人拜年。
年夜飯陪吃 車禍時陪夜
那個家,是奉浦大橋邊的一個棚,一床一桌,幾塊油布;找來圓桶墊上板,就是簡陋的餐桌?!斑@是鴨子,還有烤麩……”那天晚上,大二的季夕婷、大四的任慶杰和歐陽義平,將他們?yōu)閯⒋鬆敎蕚涞哪暌癸堃缓泻袛[開,還給他倒上了一杯“小糊涂仙”。端起酒杯,老人眼中泛起淚光?!傲吻锩魉麄儙讉€,都回外地家里過年去了。不然,這里就要坐不下啦!”小季轉(zhuǎn)身低聲告訴記者:“大爺車禍后身體不好,大家不放心,托我們幾個除夕來陪陪他”。
正說著,手機響了,小季聽后遞給劉大爺:“是小姚給您拜年?!薄爸仃??”大爺將耳朵貼近聽筒:“好,好,我的腿好多了,會多穿些的,你放心!”“我車禍傷了腰和腿,全靠這些小朋友們照顧?!睊焐想娫挘先烁嬖V記者,3個月前他因車禍左腿、腰骨骨折。第一個通知的是正在讀大二的姚重陽。小姚和同學們馬上行動,商量著分“三班”日夜到醫(yī)院陪護老人。都是些大孩子,幾乎都沒有“做護工”的經(jīng)驗,可來到醫(yī)院,他們?yōu)槔先宋顾癸?、端屎端尿,做得認真細致,像模像樣。大爺傷愈回家后,大學生們又增加了探望次數(shù),從原來每周1次增加到3次。
“學長囑咐過,要照顧好大爺,一屆畢業(yè)了,還有一屆……”歐陽說。
家園遭水淹 流浪到上海
一屆畢業(yè)了還有一屆,那還得從10多年前說起。那時候,劉仁國在江西九江躍進鄉(xiāng)桃花村有個溫暖的家,老伴、兒子、兒媳及18歲的孫子,其樂融融。1998年夏的一天,洪災突臨,家人四散,估計都已不幸遇難。一夜間,劉仁國除了身上的汗衫和短褲,變得一無所有。他一路乞討來到上海,靠拾荒度日。
第二年夏天,交大學生鄭黎駿偶然遇見了他,好心的小鄭騎車把他送回簡陋的棚屋,說:“我只是學生,大忙幫不了,幫幫小忙吧。”第二天,小鄭帶著11位同學來到大爺家,每人10元錢,湊了120元給他。原來,小鄭是交大“晨曦社”負責人之一?!俺筷厣纭庇梢蝗浩穼W兼優(yōu)的貧困學生組成,接受助學金,也愿將愛散播。從那天起,他們和大爺約定:“晨曦社”將和老人作伴,讓他“有米下鍋,有衣御寒”。每年新社員加入,第一項活動就是去看望劉大爺。
鐵打的承諾 流水的學生
當年的諾言,交大學子至今已踐行11年。每周探望劉大爺,11年間,從未間斷。大米,每月送一袋,10公斤;煤油,3個月送一次,2公斤;還有蔬菜等等,也常常有人會送去。學長們還叮囑學弟學妹:感冒藥、防蚊藥,要定期送;別忘帶電池,大爺愛聽廣播;圖書也行,《三國演義》《魯迅全集》大爺都愛讀。每逢學校有越劇等演出,大家還會領大爺去看。
不光是在校生,已經(jīng)畢業(yè)的大學生們也沒忘記大爺。2007年夏,河北的裴新娥畢業(yè)臨走前,托社長送來500元錢:“以后有機會一定來看你”。云南的蔣龍珠,去年7月回學校有事,特意送來300元。大爺桌上有一張大爺和一名男生的合影,男生本科畢業(yè)后在交大徐匯校區(qū)讀研,去年五一,帶著大爺?shù)谝淮喂淞四暇┞?、城隍廟、東方明珠塔。大爺說:“畢業(yè)的同學,只要留在上海的,都來過?!?br> 年年過生日 老人想回家
農(nóng)歷四月廿七是大爺生日,大學生每年都為他慶祝。“我跟他們說,老家都是十年才過一次,他們非說在這兒每年都得過。”每年生日,尤其是最近的車禍,都在提醒他,身子骨一年不如一年?!敖裉觳恢烂魈?,一直讓孩子們照顧也過意不去?!崩先嘶鞚岬难壑虚W著淚光,“人老了,葉落歸根,如果能回老家看看,該有多好!”(本文原刊于《新民晚報》2010.2.15頭版頭條 金旻矣 吳強 孫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