奮斗新時代 到西部去教書
編者:10月5日晚,中央電視臺綜合頻道《焦點訪談》播出了曾收到過習近平總書記回信的我校西部支教畢業(yè)生群體。節(jié)目講述了支教群體代表的感人事跡,節(jié)目文字版內容(節(jié)選)如下:
在2014年“五四”青年節(jié)前,習近平總書記給河北保定學院西部支教畢業(yè)生群體代表回信指出,“多年來,一批批有理想、有擔當?shù)那嗄?,像你們一樣在西部地區(qū)辛勤耕耘、默默奉獻,為當?shù)亟洕鐣l(fā)展、民族團結進步作出了貢獻?!蓖瑫r他希望越來越多的青年人以他們?yōu)榘駱?,到基層和人民中去建功立業(yè),讓青春之花綻放在祖國最需要的地方,在實現(xiàn)中國夢的偉大實踐中書寫別樣精彩的人生。
2000年3月,新疆且末縣到河北保定師范??茖W校(保定學院前身)招聘教師,15名品學兼優(yōu)的畢業(yè)生通過面試。
新疆且末縣第二中學教師侯朝茹回憶剛來時候的情景:“車子走了兩天一夜,第一次親眼看到沙漠,沙漠里沒有任何綠色,沒有任何生機,心里面用凄涼這個詞來概括,一點兒不過分。”
新疆且末縣第二中學教師李桂枝說:“我們看到一個牌子‘只有荒涼的沙漠,沒有荒涼的人生’,我想是不是只要自己去努力,沙漠也能變成綠洲呢?感覺且末縣是一個不錯的小城,非常寧靜、安詳,老師們都在校門口迎接我們,一下子有一種歸屬感,感覺到特別溫暖?!?br> 2000年,且末縣交通不方便,文化生活貧乏,他們面臨的最大困難就是孤獨。
李桂枝說:“每個人都想過離開吧,我也想過,說真的。而且初一的學生是很調皮的,在你無數(shù)次對他的教育無效之后,肯定有過心煩,想過放棄,我甚至想過什么都不管?!?br> 2001年,因為父母需要照顧,一名同伴離開且末,回鄉(xiāng)工作。
侯朝茹說:“孩子也會問,我們那個老師走了,你們會不會走?”
李桂枝說:“我記得有一天看到路邊都是野草叢生,前面我經過的地方有人工草坪,修剪得非常好。我就在想,其實這正是需要我留下來的理由,假如說學生都特別懂事,他們什么都會,那還要老師干什么?”
侯朝茹說:“那時候的理智戰(zhàn)勝了情感,我是一個老師,我站在講臺上,這是我的工作,也是我的職責,是我的義務所在。我不會走,陪著你們一起學習長大?!?br> 2000年,保定學院15名畢業(yè)生到新疆且末縣第二中學任教。
2003年,11名畢業(yè)生到新疆、西藏任教。
2004年,16名畢業(yè)生到新疆、重慶、四川等地任教。
新疆且末縣第二中學教師荀軼娜說:“2003年畢業(yè)之后來到了這個地方,在來且末之前,我覺得我的嗓音還是比較甜美的。到這兒之后,三個月之后,嗓子就壞了。講著課的時候突然沒有聲音了,我當時心里是比較害怕、焦慮的。學生看著我,班里那會兒靜得掉一根針都能聽得到,我覺得算是我15年來教學生涯中最刻骨銘心的一節(jié)課了?!?br> 李桂枝說:“2014年,我們在且末已經十四年了。侯朝茹老師,還有西藏的老師,我們當時一起商量,習總書記在西部生活過,我們要不要寫一封信,向習總書記匯報一下自己在新疆的工作和生活?!?br> 侯朝茹說:“我們這種選擇就要負責任把它堅守下去,而且要做好,這樣的信念我們要表達出來。這是內心感受的一種表達,從來沒有奢望過會有總書記的回信?!?br> 收到總書記的回信,大家感到特別意外,特別驚喜。
在李桂枝等老師扎根邊疆精神的感召下,截止到目前,全國各地1443名大學畢業(yè)生陸續(xù)來到且末工作。
荀軼娜說:“在這里能體現(xiàn)我的價值感,看到一屆又一屆的學生開闊了視野,很多學生又回到這里,我的學生成為了我的同事?!?br> 新疆且末縣第二中學教師龐勝利說:“大家的工作生活已經融入到新疆且末這個地方,成為地地道道的且末人,把且末看成是我們的故鄉(xiāng)了,我們培養(yǎng)的學生已經成為且末發(fā)展建設的主力軍。 ”
一個人的選擇只有契合時代要求、符合人民需要,才會有意義有價值。他們給當?shù)氐暮⒆訋ブR,給當?shù)氐陌l(fā)展注入活力。他們在實現(xiàn)自身價值、放飛夢想的同時,也像一棵棵紅柳、一株株格?;ㄒ粯樱瑸閺V袤的土地帶去了無盡的生命力。他們是榜樣,更是一種號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