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大學通識教育模式 培養(yǎng)獨立人格的“整全人”第十一屆中國-東盟教育交流周“一帶一路”大學通識教育論壇在我校舉辦
5月17日至18日,第十一屆中國-東盟教育交流周“一帶一路”大學通識教育論壇在我校舉辦。來自14個國家和地區(qū)的54所學校和相關機構的328名代表齊聚一堂,緊扣“經典·傳承·創(chuàng)新”的論壇主題,結合高等教育國際化、多元化發(fā)展格局,圍繞培養(yǎng)具有獨立人格的“整全人”開展研討,不斷探索大學通識教育模式。
開幕式上,貴州省教育廳副廳長王紅紅,銅仁市人民政府副市長?劉嵐,臺灣通識教育學會理事長、臺灣大學莊榮輝教授分別致辭。他們說,通識教育的目的是使學生獲得有利于心智訓練、人格培養(yǎng)、人性發(fā)展等方面的知識,其發(fā)展的是學生的思考和理解能力,關注的是學生能力的全面性和持續(xù)性。他們希望通過本次論壇,通過對通識教育的理論解讀、實踐探索和總結反思,為高等教育內涵式發(fā)展打開新局面。印度尼西亞瑪中大學學生Anrico、我校老撾籍校友李風從青年學子的角度闡述了對“一帶一路”的理解。
開幕式后,我校副校長羅紅芳教授,南京大學龔放教授,莊榮輝教授,泰國清邁大學助理教授Terapatt?Vannaruemol,我校梁成艾教授等25位專家學者圍繞“大學通識教育”分別作主題演講和專題發(fā)言。他們與參會專家共同探討了通識教育與專業(yè)教育的辯證關系、實施鄉(xiāng)村振興戰(zhàn)略背景下通識教育的價值取向等內容。
閉幕式上,莊榮輝教授,我校校長侯長林教授為雙方共建的“通識教育研究基地”揭牌;貴州高等教育學會秘書長穆陡晅,羅紅芳教授為雙方共建的“區(qū)域高等教育研究基地”揭牌。穆陡晅宣讀了參會專家學者經過討論研究后形成的《第十一屆中國-東盟教育交流周“一帶一路”大學通識教育論壇銅仁共識》。
本次論壇還舉辦了“一帶一路”大學生創(chuàng)新創(chuàng)業(yè)大賽,共有來自印尼、馬來西亞、越南,中國臺灣地區(qū)、貴州省的10支隊伍參賽。論壇期間,泰國廣肇學校還與我校簽訂了教育合作備忘錄,泰國廣肇學校正式成為“銅仁學院教育學院教育學學科海外實訓基地”。(宣傳部 譚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