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電子報
電子報

【園丁之歌】訪學園丁的創(chuàng)新課堂——記我校優(yōu)秀教師、人文學院張葉


張葉近影。    林俊任/攝

長長的黑發(fā)整齊地盤在后腦勺,額前的劉海挽在耳后,一雙彎彎的笑眼,面頰上總是掛著淡淡的微笑,通身素雅的穿搭,舒適整潔,令人觀之舒暢。

她是人文學院雅思與師范英語教研室主任張葉。上課之余,她經常恬靜地坐在辦公室桌前,有條不紊地整理著文件,安排教研活動,撰寫課程計劃。

張葉曾主持5項科研課題,發(fā)表7篇專業(yè)論文,代表學校兩次出國訪學……每每提到過往,張葉總會托著腦袋,雙眼望向斜上方,待黑眼珠“咕溜咕溜”轉兩圈以后,淡然地說:“好像是有這么幾項吧!”

榮譽皆是過往。然而一旦話題切換到英語、訪學上,張葉的那雙笑眼里藏著的星星便立刻閃起光來:“英國那邊的文化和這邊特別特別不同……澳大利亞也很有特色……”她打小就喜歡外面的世界,外表文靜的她只要聽到關于外面世界的事情,整個人就變得熱血澎湃起來。

自2000年本科畢業(yè)以來,張葉已經在教師的戰(zhàn)場上“征戰(zhàn)”了近19個年頭。通過長時間的教學觀察,她發(fā)現(xiàn)學生的學習態(tài)度多半取決于學生本身對學習的積極性。一時間,如何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培養(yǎng)他們對英語的興趣等問題成為了她迫切希望解決的問題。正當張葉一頭亂麻時,澳大利亞的訪學給了她靈感。

2013年,張葉開始了她的澳大利亞訪學旅程,接觸到了TESOL教學法。TESOL教學法即在非英語國家采用模擬真實情景、小組合作、任務學習等多種方式的綜合教學法,旨在提高非英語國家對英語以及口語的應用能力。

這次訪學令張葉茅塞頓開。結束了在澳大利亞的學習后,一回到學校,顧不得調整時間差,張葉便坐在桌子前,馬不停蹄地開始了自己的“課堂改革”。她一面總結在澳大利亞學習的心得,一面收集資料準備教案,迫不及待地想將TESOL教學法應用到自己的課堂上。不久,張葉的“TESOL課堂”迎來了第一道檢驗關卡——公開課。

公開課的前一節(jié)課上,張葉把全班40名學生分成5組,將自己精心挑選了好幾天的主題——“跨國婚姻”布置下去。為了讓學生能夠更好地進行討論,張葉還為他們設定了具體情境——當另一半是外國人、離過婚、帶兩個孩子,你要如何勸說雙方父母接受這段感情呢?張葉希望自己的課堂也能走向形式多元化,于是她對建議學生用多種方式來表達想法。

公開課如期而至,怕冷場的張葉難免有些緊張??勺屗馔獾氖?,新鮮的話題讓學生們腦洞大開,學生們都搶著上臺,演講、情景劇等各種形式全都出現(xiàn)在課堂上。坐在后面聽課的領導們紛紛豎起大拇指:“這課真好!看學生們多投入?!?

初嘗甜頭的張葉開始不斷地給自己的“TESOL課堂”尋找各種更加有趣、更加生活化的主題,宴會、酒會、賠償?shù)雀鞣N話題都曾在她的課堂中被深入探討和演繹。

2016年,學校要組織老師去英國阿伯丁大學訪學,張葉立馬填了申請表,“上次去澳大利亞就一個月時間,太短了,這次有6個月呢!”憑借著踏實的工作態(tài)度和出眾的專業(yè)能力,她如愿成為了第一批去英國訪學的老師中的一員。

到了英國的張葉,猶如在沙漠中的遇到水源、食物的饑渴旅人,近乎瘋狂地汲取著一切能涉及到東西——英國語言與文化、新型教學法、學術英語(EPA),每個階段的學習她都努力做到精益求精。癡迷于文化差異的張葉,借著英國訪學的機會還特地將自己的兒子也帶去了英國上學。“這不僅鍛煉了他的英語能力,也讓他在很小的時候就感受到風土人情的魅力?!泵刻烊绨V如醉地學習之余,耳畔還能聽著兒子興奮地講述自己的所見所聞,張葉露出了欣慰的笑容,“我們的收獲都不少,也算不虛此行了。”

6個月的訪學時光看著挺長的,但是很快就過完了,張葉坦言“還沒學夠就得回國了”。返校不久的她因過硬的專業(yè)技能和豐富的文化知識被調到了藝術學院中外合作辦學班級教授雅思課程。

自畢業(yè)起,張葉就一直在教授大學英語課程,算得上是這門課程的授課楷模。但剛到藝術學院時,她卻差點因為自己的教學方式“丟”了學生。

“都是大學生嘛,換個院系而已,沒啥困難的!”剛開始上課時,張葉心中自信滿滿。哪知道幾堂課下來,張葉的課堂卻遭受了“滑鐵盧”——不僅大多數(shù)學生聽課積極性不高,甚至還有學生出現(xiàn)了抵觸情緒。

這怎么可能?面對教學效果不佳的現(xiàn)實,當時張葉氣不打一處來。可光生氣毫無用處,她得找到根源。于是,她冷靜下來認真地分析班上學生的特質,發(fā)現(xiàn)藝術生的文化基礎較薄弱一些,面對與其他學院學生類似的授課流程和節(jié)奏,他們很難提起興趣。于是,張葉開始逐步地放慢每堂課的節(jié)奏,減少知識量,通過鋪陳更多的文化差異和風土人情的知識來提升課堂的趣味性,通過培養(yǎng)學生對文化、語言的興趣來讓他們愛上英語。

偶爾遇到難以解決的問題,大到每月教研活動課程安排,小到某些學生突出的學習態(tài)度問題等,張葉常常會召集教研室的其他同事一起討論。不久后,藝術學院的學生不僅漸漸地喜歡上了英語課,還將平日里口頭的稱呼“張老師”改為了“葉葉”。學生李昕育說:“葉葉課堂上介紹的各地風土文化對我觸動很大,我也正是因為這些知識對以后的規(guī)劃有了新想法。”2018年,藝術學院的葛涵怡更是在張葉的啟發(fā)和指導下一舉摘得全國大學生英語競賽D類一等獎。

“讓學生學有所成是我的職責和本分。但這個過程中更多的是他們帶給我的驕傲與驚喜,我從學生身上學到更多?!边@其中滿是令她感動的回憶。

一次,張葉為一個班級上最后一堂英語課。臨近下課,平時英語成績平平的一個男孩走上講臺,為張葉用英語深情地讀了一首自己創(chuàng)作的詩歌。即使因為一些語法和單詞錯誤鬧了些許笑話,但他深情的語調、認真的模樣,讓在臺下的張葉哭得一把鼻涕一把淚。男孩的名字早已記不清楚,但是男孩那天用流利的英語為她深情讀詩的樣子,她憶至如今。

“你不辜負課堂,學生就不會辜負你?!被貞浧疬@件事,張葉仍舊止不住地紅了眼眶。

除了永不停止的課堂改革,張葉也意識到,必須提升自己來完善課堂。因此2005年,從教5年的她順利考取湖南大學英語語言文學專業(yè)碩士。憑借著踏踏實實的努力,她2008年獲得了碩士學位。14年后,學校正在全力申報碩士點,張葉也在積極尋找適合的博士生導師,準備攻讀博士。

          “The life in front of you is far more important than the life behind you.(你眼前的生活遠比你身后生活重要。)”這是張葉的座右銘。在探索專業(yè)和教書育人的這條道路上,她知道,唯有堅定向前才能看見全新的風景,體驗未知的驚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