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報
電子報

用奮斗的故事致敬青春


  本報訊(通訊員 李司鐸 劉詩卉 學生記者 林菲 陳旭彬 黃美燁 吳皓雪 劉天怡)五四青年節(jié)前夕、紀念五四運動100周年之際,校團委組織了一次特別的主題團日活動,以青春故事分享會的形式獻禮第70個五四青年節(jié)。校黨委書記欒永玉、副書記王文貴,學校各有關單位負責人、受表彰的青年師生代表以及來自各學院的青年朋友們一同聆聽了這場中南大師生致敬青春的故事分享會。與會領導還為獲得2018-2019學年五四綜合表彰的“紅旗分團委”“優(yōu)秀學生會”“優(yōu)秀志愿者協(xié)會”“模范專(兼)職團干”“中南好青年”等榮譽的集體和個人頒發(fā)了證書。
  為科學讀懂中南大青年,校團委聯(lián)合學校大數(shù)據(jù)研究院、統(tǒng)計與數(shù)學學院開展的《大數(shù)據(jù)讀懂中南大青年研究報告》正式發(fā)布,并在分享會現(xiàn)場以“我們從哪來?”“我們是誰?”“我們到哪去?”的哲學三問勾畫了中南大青年畫像。報告顯示,我校學子的累計志愿工時已達23萬小時,21835名中南大志愿者已為無數(shù)需要幫助的人帶去了青春的暖陽。志愿者高園、伊力夏提·艾合麥提、方明在分享會上講述了自己的青春奉獻故事《蒲公英的春天》,發(fā)出了到西部去、到基層去、到祖國最需要的地方去的吶喊和誓言。分享會上,自立自強好青年江劍講述了自己逆風奔跑,奮力追夢的故事;崇學尚思好青年何艾琪講述了她繽紛的大學生活;自立自強好青年曲傲通過視頻分享了自己的軍營生活。中國貨幣金融歷史博物館講解員沈珂銳和校史館講解員范笑男以貨幣金融博物館收藏的貨幣和校史館的照片舊物,結(jié)合講解經(jīng)歷講述了我校建校70余載、遷漢辦學70年的辦學發(fā)展歷史和新中國的建設變遷歷程,以《中南心·中南情》禮獻新中國成立70周年和我校遷漢辦學70周年。
  (本報記者采訪了分享會上的“中南好青年”,尊重個人意愿報道部分接收采訪的同學,由于本報在第614期已刊發(fā)對校史研究協(xié)會的專訪,本期不再重復報道。)
特别推荐:
老师您好,我公司自2007年来,一直从事媒体融合研究,首创工作提醒、工作记忆功能,让平台能自动登录、并嵌入校对系统,隔离政治敏感词,同时让新闻作品一键发布到多个平台(新闻网、微博、公众号、各短视频),并能自动统计稿费,让您的工作轻松、快捷,极大的提高了新闻部门的工作效率,各种媒体工具如下,希望您能试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