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我國甲一期建立的航空類高校,南昌航空大學自誕生之日血液里便流淌著紅色的基因。建校伊始首屆627名學員均是從人民解放軍和志愿軍干部、戰(zhàn)上中選拔出來的復員軍人,學校始終胸懷發(fā)展國家重器的理想仰望,始終肩負捍衛(wèi)國土海疆的大義擔當,紅色文化薪火相傳,被評為“國防教育特色學?!?,獲批“國防科技下業(yè)全國軍下文化教育基地”。近年來,學校立足辦學初心,結合江西紅色資源,致力干上好思政課、微黨課、實踐課尸堂課程,以紅色基因鑄魂,以紅色基因激發(fā)黨建活力,引導師生增強“四個自信”,厚植愛國主義情懷,把愛國情、強國志、報國
行自覺融人到學習、下作和生活中。
上好一堂思政課
為不斷提升思政課的思想性、理論性和親和力、釗一對性,南昌航空大學注重“以文化人”,挖掘本土紅色文化資源,尋求紅色文化與思政教育的契合點,豐富思政課內(nèi)容,拓展思政課空間。學校開設了紅色資源課程,教師紅色文化研究著作《江西紅色資源開發(fā)與教育研究》獲得教育部高等學??茖W研究(人文社科)優(yōu)秀成果尸等獎、江西省社會科一學優(yōu)秀成果一等獎。思政課教學計劃中,全校師生參與紅色體驗活動,以紅色精神豐富思政教育新內(nèi)涵,引導師生成為紅色精神的守護者和踐行者,增強了思政課的感染力和影響力。學校黨委圍繞“建軍90周年”“紀念馬克思誕生200周年”“迎接新中國成立70周年”等組織征文、演講、講故事等活動,對師生進行思想引領,調(diào)動師生積極性、主動性和創(chuàng)造性,增強了思政課的教學效果。
上好一堂微黨課
盧艷蘭博上以“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為主題闡釋了十九大報告的三個熱詞:“黨”“發(fā)展”和“人民氣毛艷博上以新時代社會主要矛盾的變化為切人點闡述新時代社會主要矛盾的變化以及變化的原因;工賓新博上則以“新時代,新起點”為主題為大家講解了新時代的尸個標志……這是馬克思主義學院“微黨課”現(xiàn)場的生動寫照。一段時間以來,南昌航空大學各基層黨組織在傳統(tǒng)黨組織生活的基礎上,圍繞相關主題,結合時政熱點,開展了活潑多樣的“微黨課”講演活動。10分鐘的碎片化“微黨課”有效避免了下學沖突,其以小見大、見微知著的特質(zhì),讓黨員們收獲了知識、提升了自我、教育了他人。除了安排黨員在校內(nèi)組織生活會上圍繞不同主題講微黨課,學校還把“微黨課”課堂搬到韶山、井岡山、延安、遵義等紅色教育基地,學習傳播黨的歷史和理論。微黨課改進了“尸會一課”常規(guī)模式,易干推廣,可以隨時隨地進行,有效達到了通過思想提升指導行為轉變的效果,促進了組織生活和黨員教育管理常態(tài)化、規(guī)范化、具體化。
上好一堂實踐課
學校深人挖掘紅色文化內(nèi)涵,把黨的光榮傳統(tǒng)、優(yōu)良作風,與學校服務航空國防的辦學初心與辦學定位,以及立德樹人的辦學實踐、教育教學改革相結合,開展了別開生面的紅色“實踐課”。學校召集退休軍轉復退軍人座談會,組織黨建知識競賽、革命歌曲演唱匯演、愛國主義影片觀看、“紅色家書”誦讀會、“愛我國防”演講比賽、千名學子尋找“建軍之路”等活動。學校先后與小平小道、耀邦陵園、新四軍軍部舊址陳列館、方志敏烈上陵園等共建紅色文化教育基地,與八一起義紀念館、江西省革命烈上紀念館、江西省博物館等保持了良好的合作關系,構建了實踐教學基地群。暑期,學校積極組織師生奔赴瑞金、尸灣、古田、延安、井岡山、蓮花等地進行紅色“尸下鄉(xiāng)”社會實踐,開展紅色故事尋訪、誦讀紅色家書、老黨員訪談、航空航天課堂進中小學、“生態(tài)贛江行,昌航‘河小青’在行動”等系列活動,教育引導“強國代”的昌航青年傳承紅色基因、勇?lián)鷱团d重任。學?!皩ぴL建軍之路”實踐團榮獲全國大中專志愿者暑期“尸下鄉(xiāng)”社會實踐優(yōu)秀團隊。
(刊自2019年5月《黨建》雜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