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著童真,等候詩人歸來——記國家獎學金獲得者、山東省優(yōu)秀學生劉濤
窗外蔥郁的樹和漸起的蟬聲,指尖劃過纖柔的紙張,每一個字都好似從自己的心里慢慢流出,又流回到自己心里,如同置身于村莊和原野,傾聽著季節(jié)里的花開和蟲鳴,看顧著人間的煙火熄滅又升起。這,大概就是詩歌的魅力。文學院2016級美學專業(yè)研究生劉濤,就是這樣一位有“魔力”的詩人。他在2018年10月獲得國家獎學金,2018年12月被評為山東省優(yōu)秀畢業(yè)生,并在2019年3月被評為山東省高等學校優(yōu)秀學生。2019年,他又以優(yōu)異成績考取了復旦大學文藝學專業(yè)博士研究生。
心懷純真,持之以恒煉詩意
“我就是一個很普通的學生?!敝t虛低調(diào)的話語,加上不時靦腆的淺笑,很難讓人相信那一首首或清新絕倫、或平實質(zhì)樸的小詩出自眼前這位男生的筆下。詩歌如其人,劉濤的詩歌中既有純真的情蘊,又夾雜著淺淺的哲思。正如劉濤本人,既有孩子般童真爛漫的一面,亦有男子漢成熟穩(wěn)重的一面。晶瑩的月光、蹦跳的露珠,迎面而來的野兔、山羊……這些充滿生活氣息的鄉(xiāng)村意象,總是瞬間將人拉回到童年的鄉(xiāng)村記憶中。劉濤的詩歌中不僅透露著清淺靈氣,亦滲透著哲思的光芒,組詩《圓圈》選取眾多意象,讓人領悟到大千世界中存在的“圓圈”規(guī)律,這足見劉濤思想的深刻和洞察的敏銳。
“詩歌永遠是進行式,而不是完成式。”當問起寫詩的過程時,劉濤告訴我們這樣一句話。顯然,劉濤寫詩并不是基于天才,而更多來源于后天的學習。大二不斷進行模仿性的寫作訓練,一首首樸拙的小詩,記錄下劉濤成長的足跡;研究生期間美學思想的啟發(fā)與滲透,讓他繼續(xù)走在尋找美感和詩意的路上,筆耕不綴,精益求精。
在被問及現(xiàn)代詩與古體詩之間的聯(lián)系與區(qū)別時,言笑晏晏的劉濤收起輕松的表情,鄭重地說:“幾千年來,詩的形式一直在流變,但詩歌不應失去原有的形式美?!蔽逅囊詠?,新詩運動主張白話文寫作,詩體大解放。回顧百年詩歌,縱然其在新文學運動的歷史畫卷上留下了濃重的一筆,但不可否認的是,對傳統(tǒng)詩詞形式上的全盤否定注定也是敗筆。在詩詞節(jié)目層出不窮的今天,我們需要重新思考:“人們到底為什么懷念傳統(tǒng)詩詞?現(xiàn)代新詩又該如何自處?”談到當下詩歌的生存環(huán)境,劉濤看起來有些無奈,“可即便如此,年輕人的精神世界還是不能缺少詩歌?!睆穆燥@落寞到相信詩歌有未來時的一臉堅定,我們從劉濤的表情讀出,詩歌需要年輕人的關注與支持,詩歌的未來,就在不遠處。
不矜不伐,沉心學術著文章
“別用‘您’啦,用‘你’就行。”這樣一份謙虛平和,一樣體現(xiàn)在提到自己獲獎時的那個有些靦腆的大男孩身上:“不要給學習預設目的,以平常心去對待評獎,學到真知識才是關鍵?!闭沁@“沉下心”的研習和無止境地對知識的探索,將不平常的“詩意”注入了看似平常的日常生活中,賦予了他一雙發(fā)現(xiàn)美的眼睛,去發(fā)現(xiàn)隱藏在生活中的“詩意”。
“學習是一個永無止境的過程?!闭f到這里,他微笑著的眼睛中透著些許不易被察覺的堅定。2012年,楊守森教授的美學概論課將剛剛步入大學的劉濤帶入了美學的世界。初識美學,與之結緣到確定了自己的學術方向,從一開始的懵懵懂懂,到后來的融會貫通,他悉心說起了自己一步步對美學和文藝學萌生出興趣的過程?!爱斉粋€理論問題時是非常令人興奮的”,第一個理論問題被理解時的那份心情一直保留在他的心中,帶著這份最初的喜悅,他從對理論的思索中逐漸收獲了更多的樂趣,也逐漸堅定了自己的研究信念?!俺料滦娜W”,他淡淡地說著,無數(shù)個日夜的苦讀和不斷地鉆研凝結成了最簡短平實的經(jīng)驗———沉下心。
沉下心,讓讀過的每一本書都有讀過的“透徹”和價值。閱讀亦如學術研究,在研讀的過程中,隨時記下心中的感悟和頭腦中閃過的思想火花。在隨后的研究和創(chuàng)作中,這些點點星火便可作燎原之勢,引燃筆下不斷游走的思緒。《詩論》《談美》等等各種學界大師的理論著作,不斷為劉濤的學術研究注入豐富的思想“養(yǎng)料”。與此同時,《紅樓夢》中令人回味的古韻,蕭紅《呼蘭河傳》中透出的才氣,古今中外的經(jīng)典作品也在不斷豐富著劉濤的“詩意”研究生活。
不負韶華,感恩之中啟征程
談及劉濤在本科畢業(yè)之際為學校創(chuàng)作的畢業(yè)歌《有一天我會回來》,劉濤感慨頗多:“和山東師大朝夕相處了7年,山東師大的形象于我而言,較之于母親,更像一個女孩。她承載了我7年求學時光的喜樂,現(xiàn)在也牽絆著我太多的不舍。我記得本科時的軍訓時光,記得課堂上老師們的教誨,記得與同學的籃球友誼,記憶中塵封著太多的感動。”誠然,7年的山東師大生活見證了劉濤漫漫求學之路上的每一個辛勤的腳印,也記錄了他走向成熟過程中的每一次青春的悸動。這里有誨人不倦的恩師,有朝夕相處的同窗,還有情竇初開之際的所有美好。山東師大于他而言,正如他在畢業(yè)歌中所寫那般,永遠是傍晚崮云湖畔和映月亭旁的那個女孩,一抹倩影,勾起了無限相思。
“畢業(yè)之際最留戀的還是我的老師們”,在被問及畢業(yè)之際對山東師大最大的留戀時,劉濤說,“非常感謝我的導師楊守森教授、李衍柱先生給予我的鼓勵和支持,他們在生活和學習上給了我太多的幫助和厚愛,讓我在感受知識的廣度和深度的同時,也感受到了知識的溫度?!苯?jīng)師易遇,人師難遇。劉濤成長離不開諸多恩師的諄諄教導,正是這些老師身為學者的虛懷若谷和為人師表的滿腹經(jīng)綸,才培育出了一代又一代優(yōu)秀的山東師大學子。是他們數(shù)十年如一日身處三尺講臺,傳道授業(yè)解惑;也是他們循循善誘、春風化雨,引導學生成才成人,最終他們也成了揚帆起航的山東師大學子最大的不舍和牽掛。
“張望在葉尖,驚心動魄,可想一旦落下會驚醒整片山河”,劉濤的詩歌,透露著一份不服輸?shù)某纬?,他所有的光環(huán),也都是用汗水換來。誰不曾是微小的一粒,但即使遙望在光年之外,憑借自己聚集的勇氣和不懈的努力,燃燒自己,照耀星空,引來他人的抬頭仰望和無數(shù)的贊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