及時當勉勵 歲月不待人———訪文學院學術(shù)委員、文藝學教研室主任胡炳章
!!1977年,這個數(shù)字對于我國廣大的知識分子注定不會陌生,中斷長達11年之久的高考制度在那一年得以恢復,也就是那一年,一群群滿載夢想的青年紛紛踏入了他們夢寐以求的大學校園??邕^23年的時間長河,在4月23日“世界讀書日”這一天,本報特別組織學生記者對文學院77級胡炳章教授進行了專訪,努力拾掇起那個特殊年份讀書的記憶碎片。
胡炳章教授是文學院教授,文藝學科方向帶頭人,碩士生導師。主持國家省部級課題4個,出版學術(shù)專著《土家族文化精神》、《南方民族信仰文化》、《創(chuàng)作心理障礙論》、《阻力與潛力》、《滄江虹月》等5本,主編《湘西文化大辭典》等八部,在國家級、省級學術(shù)刊物上發(fā)表學術(shù)論文40余篇。
“書卷多情似故人,晨昏憂樂每相親。”
當被問及過去在吉大讀書時的種種經(jīng)歷時,他沉思了良久,隨后用略帶感傷的語氣說道:“現(xiàn)在最懷念的還是從前,但是要說還真是不知該從何說起,只記得那時候我們每個同學都非常珍惜這難得的讀書機會,所以讀書都是很努力的。”隨后,又是一陣沉思。“那時候,我們總是嫌白天的學習時間不夠用,所以每個人晚上都是在教室點著煤油燈學習,直到干事來了把我們趕回寢室,但是有些同學還偷偷的在路燈下看書呢!”回想到過去的點點滴滴,他開心的笑了笑。記憶被打開,話匣子也就打開了?!澳菚r候,老師最怕給我們上課,怕他們不能滿足我們的學習欲望,每天上課都有十幾分鐘的謙虛詞,加上我們都是專心來求學的,又喜歡提問,經(jīng)常讓老師下不了臺呢!平時學習也主要是自學,有時誰要是發(fā)現(xiàn)一篇好文章,就互相轉(zhuǎn)告,大家爭著閱讀。晚上睡覺時就討論一天所學的知識,有時候也會爭論,常常爭論得面紅耳赤的?!闭f到這里,他顯然開始有點坐不住了,情緒也有點難以抑制。那時候的知識大都是從圖書館、閱覽室里獲得,但是在那個時候,書籍是極其有限的,當被問及當時的圖書能否滿足強烈的閱讀欲望時,他說:“那個時候是只怕沒書可讀,圖書館好歹還是有一些書,就像一個餓極了的人,管他紅薯、馬鈴薯、玉米,能進口的都是好食物??!回憶到過去,如今儼然是‘書卷多情似故人,晨昏憂樂每相親’。”
《高爾基論青年》中有這樣一句話:書籍鼓舞了我的智慧和心靈,他幫助我從腐臭的泥潭中脫身出來,如果沒有他們,我就會溺死在那里面,會被愚笨和鄙陋的東西嗆住可見,見識,見識,真是不見不識,它擁有者強有力的魅力。
“補漏趁天晴,讀書趁年輕。”
“想到過去,不禁又要感慨一下如今。過去是閑讀書時間不夠,可如今的學子卻是嫌讀書時間太多。很多學生閑來無事便開始守著時間,算著時間去“偷菜”,“勤奮”得讓人感慨萬千。當我看到人們都在偷菜的時候,心里真不是滋味??!須知作為一個讀書人,最美好的事情應當是學習、寫作??!同學們應當珍惜時間,須知大學四年,人生中最美好的時光,實在太短了。到時候你想讀書也沒有這樣的時間和環(huán)境條件啊!”說到這,他無奈地嘆了嘆氣。為了這,他2000年還曾在校報上發(fā)表文章 《何以解憂》來勸誡學生們要珍惜學習機會。古人岳飛曾說“莫等閑,白了少年頭,空悲切?!鳖佌媲湔f“三更燈火五更雞,正是男兒讀書時。黑發(fā)不知勤學早,白首方悔讀書遲?!钡鹊榷急磉_了對學子 “補漏趁天晴,讀書趁年輕”的提醒與勸誡。
有人說,生活在我們這個世界里,不讀書就完全不可能了解人;有人說,書籍是人類的營養(yǎng)品;還有人說,久物之味,久則可厭;讀書之味,愈久愈深??梢?,書籍是我們所必須的,讀書也應成為我們的生活,并不斷地融入我們的身體里。然而,正如趙樹理所說 “讀書也像開礦一樣,沙里淘金。”面對越來越多的人越來越依靠電腦只揀而不淘的這種現(xiàn)象,他說:“遇到問題,上網(wǎng)搜索是好事,問題是不要復制粘貼,這樣會把人變懶的。在搜索的同時,對材料要有自己的分析,在表述時要盡量用自己的話說才行。”為此,他還為推薦我們在查閱知識時,應該進學校的期刊網(wǎng),這樣才能保證知識的準確性。
雨果說:“各種蠢事,在每天讀書的影響下,仿佛在火上一樣,漸漸溶化。”;羅曼羅蘭說:“和書籍生活在一起,永遠不會嘆氣?!币舱鐒e林斯基所說的,“書是我們時代的生命?!币蚨?,我們在讀書的同時,也正是在溶化愚蠢,豐富生活,感知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