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報
電子報

敬畏文字!課堂小測驗全對者僅1%

 

故宮內潛入一竊賊,半夜盜得珍室數(shù)件,逃逸。次日,故宮報案。公安人員神速破案,將竊賊捉拿歸案。故宮方面為甚為感謝,兩天后贈公安局錦旗一面,上面竟有一個錯字……這不是在編劇本、寫小說,而是發(fā)生在20115月的實事。

為什么說“對文字要有敬畏之心”呢?讓我們從故宮的這個失竊事件說起吧。

 

故宮寫錯字鬧得滿城風雨

2011年59日北京警方接到報案,說故宮博物院8日發(fā)生展品失竊。警方全力偵查,經(jīng)過58小時奮戰(zhàn),于11日晚宣布,故宮失竊案犯罪嫌疑人在一網(wǎng)吧落網(wǎng),部分失竊展品被找回。

13日下午,故宮博物院副院長等人到市公安局贈送錦旗,表示感謝。然而,一面寫有撼祖國強盛,衛(wèi)京都泰安的錦旗卻招來公眾質疑。

堂堂故宮,難道也寫錯別字?故宮相關負責人當晚表示,字沒錯,顯得厚重。此舉引發(fā)外界更大的質疑,有語言文字方面的專家表示,“撼”字在這里肯定是錯別字。

故宮,這是一個多么有文化的地方,這是一個多么高大上的地方,這是一個多么博大精深的地方!然而,卻在錦旗上把“捍”字寫成了“撼”,把意思也搞反了。

經(jīng)過三天的“硬撐”,終于在16日那天,故宮官網(wǎng)就錦旗上出現(xiàn)錯字向公眾致歉,稱此次贈送錦旗由院保衛(wèi)部門負責聯(lián)系、制作,由于時間緊,從制作場地直接將錦旗帶到贈送現(xiàn)場,未再交院里檢查。下午媒體播出后,院里才發(fā)現(xiàn)把寫成的嚴重錯誤。尤其錯誤的是,在媒體質疑時,該部門未請示院領導,仍然堅持錯誤,強詞奪理,不僅誤導公眾,而且使故宮聲譽受到嚴重影響。

故宮為何會寫錯字,寫錯字了還強詞奪理?

故宮“錯字門”的原因在于粗心、傲氣、管理不善、分工不明確,真是“既丟物又丟人”。

 

北大前校長作報告念錯字

北大,作為我國首屈一指的高等學府,其校長肯定是大文化人了。然而,北大前校長林建華的一次作報告讀錯字,讓他深深自責,還寫了致歉信。

事情發(fā)生在2018年5月4日北京大學120周年校慶大會上。當時,林校長致辭時,把“鴻鵠之志”念成了“鴻浩之志”。此事迅速在網(wǎng)上成為新熱點,人們議論紛紛,堂堂的北大校長怎么還會讀錯字呢?5日下午,林校長發(fā)出致歉信說,我的這個錯誤會使很多同學和朋友失望,覺得作為一個北大校長,不應該文字功底這樣差。說實話,我的文字功底的確不好,這次出錯是把這個問題暴露了出來。

他還說,你們的校長并不是一個完美的人,也有缺點和不足,也會犯錯誤。我是會努力的,但我還是很難保證今后不會出現(xiàn)類似的錯誤,因為文字上的修煉并非一日之功。像我這個年紀的人,恐怕也很難短時間內,在文字水平上有很大的進步了。

這件事為什么會發(fā)生?筆者分析,主要是林校長沒有讀過古文“陳涉世家”和“學弈”這兩篇古文?!瓣惿媸兰摇币晃闹杏羞@么一句話:“嗟乎,燕雀安知鴻鵠之志哉!” “學弈”中有一句話:“一人雖聽之,一心以為有鴻鵠將至,思援弓繳而射之?!比绻中iL在小學或中學讀過這兩篇文章,就不會發(fā)生讀錯“鴻鵠”之事了。

林校長在致歉信中承認,“文化大革命開始時,我小學五年級,幾年都沒有課本”。

 

人大前校長不懂“七月流火”

2005年712日,當時的中國人民大學校長紀寶成在向臺灣新黨主席郁慕明致辭中說:七月流火,但充滿熱情的豈止是天氣。 此語一出,招來不少非議。  

七月流火”這個成語出自《詩經(jīng)》。七月流火,九月授衣。原意為農歷七月,大火星西降,天氣逐漸涼爽起來。可是,紀校長卻認為他講話的那一天,陽歷712日,正是一年中最熱的日子,成語中又有“火”字,所以把“七月流火”它理解成酷暑之日,天氣十分炎熱,聽眾也是一片“流火”般的熱情。很明顯,紀校長犯了一個常識性的錯誤。

產生這種錯誤的原因是想當然,望文生義,不了解詞匯的確切涵義,只是從字面上牽強附會地理解并貿然地用上了。

其實,容易引起望文生義的成語還有不少。

比如,“不刊之論”指的是正確的、不能更改或磨滅的言論,是寫得很好的文章或高明的意見??墒?,有人認為是不能刊登的言論。又如,“久假不歸”指的是長期借用而不歸還,不能理解為長期請假而不回來,等等。

我們只有刻苦努力學習,加強語言文字修養(yǎng),把用到的每一個詞從詞意到用法都弄清楚,才能克服望文生義而產生的錯誤。

 

清華大學迎新橫幅寫錯字

清華大學的2019級新生開學之時,迎新的橫幅上出現(xiàn)了一個錯別字,把“熱烈歡迎”寫成了“熱列歡迎”,打出了“熱列歡迎清華經(jīng)管學院新生”的字樣,讓人大跌眼鏡。很明顯,橫幅上的“列”字下面少了四點,錯了。

這一下子,可在網(wǎng)上炸開了鍋。清華大學是國內頂尖高校,怎么這樣沒有文化?布置會場后,有人檢查過橫幅的內容沒有?幾千人在場的迎新現(xiàn)場,怎么沒有一個人發(fā)現(xiàn)?這一系列的問題,確實讓清華大學有點難堪。

犯了這種低級錯誤,到底該誰負責呢?橫幅制作者、橫幅布置者、還是橫幅上的字起草者?其實,這次粗心大意造成的失誤,主要是缺少責任心。如果辦事的人認真一點,有人出來校對一遍,即可避免。

千萬別小看這校對工作的作用,它是寫文章、出報刊書籍、甚至拉橫幅中的不可缺少的重要環(huán)節(jié)。校對工作者必須高度負責,嚴謹周密,一絲不拘。清華大學如果當時有這么一位校對,這樣的低級錯誤是完全可以避免的。

 

只有1%學員全部答對這20

我在講寫作課時,曾給學生出過一次填空課堂小測驗。題目看上去不難,每一空格處填一個字,有的學員三下五除二很快交卷了。一批閱,錯了好幾處。經(jīng)多次閉卷測試,只有1%左右的學員能全部答對這20個題?,F(xiàn)在,我把測試題公布如下,你也可以做一下(不能查字典、網(wǎng)頁百度),如全對,恭喜你,你是“百里挑一”的語文佼佼者。題目是:

1.天翻地__,2.指手__腳,3.黃__美夢,4.潔白無__,5.旁__博引,6.寧缺__濫,7.世外桃__,8.名不__實,9.飲__止渴,10.聲名__起,11.有__無恐,12.按__就班,13.__罪立功,14. 山__水秀,15. 陳詞__調,16. __水摸魚,17.走__無路,18.__在福中不知福,19. 直__了當,20.神__六號飛船。20字填空答案下周公布)

 

保持一顆精益求精的“匠心”

寫錯字,讀錯字,誰也避免不了,筆者有時也發(fā)生這種錯誤。錯了,就要承認,就要改正,以后就不會錯了。

問題是,越有文化的單位和人物,就應當越重視這個問題,要對文字有敬畏之心。一個小學生在課堂上讀錯一個字與一個大學校長在演講時讀錯一個字,產生的影響是有天壤之別的。

我們的漢語漢字源遠流長,漢語中字的發(fā)音、漢字中字的用法、詞的含義都有一定的規(guī)范標準。保持這個標準,捍衛(wèi)這個標準,敬畏這個標準,就是在保衛(wèi)漢語漢字的純潔性。

我們并不是苛求名人必須什么都懂,把漢語詞典都背出來,而是要求他們作為文化的帶路人、傳播者,要多學習,勤鉆研,不要把“耄耋”讀成“毛至”,不要把“皇后”寫成“皇後”,不要把“口口相傳”理解成“以訛傳訛”,不要把“炙手可熱”說成“燙手山芋”,等等。

文化人應當成為語言文字規(guī)范使用的示范者,而不是失誤者。在這方面,永遠保持一顆謙虛好學、精益求精的“匠心”,是十分必要的。

 

(作者系人民日報資深記者、人民日報海外版原培訓部主任)

 

特别推荐:
老师您好,我公司自2007年来,一直从事媒体融合研究,首创工作提醒、工作记忆功能,让平台能自动登录、并嵌入校对系统,隔离政治敏感词,同时让新闻作品一键发布到多个平台(新闻网、微博、公众号、各短视频),并能自动统计稿费,让您的工作轻松、快捷,极大的提高了新闻部门的工作效率,各种媒体工具如下,希望您能试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