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報
電子報

鳳頭、奇句、片言及其他——兼談文章開頭有學問

鳳頭、奇句、片言及其他

——兼談文章開頭有學問

劉國昌

我國文論家們對如何寫文章頗多論述,比如說如何寫好文章的開頭,就有不少精辟的說法。

下面我們就此問題研討一番。

一、文論家關(guān)于文章開頭的論述

關(guān)于文章的開頭,文論家們的論述主要集中在以下三點:

一是“鳳頭”說。

元代陶宗儀在《南村輟耕錄》一書中寫到:“作樂府亦有法,曰鳳頭、豬肚、豹尾六字是也?!边@是“鳳頭”說的出處。

說的是寫文章時,開頭像鳳頭,小巧精美;中間像豬肚內(nèi)容充實;結(jié)尾像豹尾,簡潔有力。

其中“鳳頭”說,強調(diào)文章開頭要像鳳頭那樣,靈動、好看,吸引人。

二是“奇句”說。

清代李漁在《閑情偶記》中指出:“開卷之初,當以奇句奪目,使之一見而驚?!?/span>

奇句,就是奇異、精彩的句子。把奇句放在文章開頭,讓其奪人眼目,引人入勝。

三是“片言”說。

晉代陸機在《文賦》中寫到:“立片言以居要,乃一篇之警策也?!?/span>

這句話是什么意思呢?它是講:寫文章要善于將一兩句精煉的文詞放在緊要的地方。在文論上這叫“文眼”或“段眼”,為文章立骨。

毛主席是文章大家,他對此也有過論述。1951年2月,毛主席在一份文件上批示寫道:“一切較長的文電,均應開門見山,首先提出要點,即于開端處,先用極簡要文句說明全文的目的或結(jié)論。喚起閱者注意,使閱者腦子里先得一個總概念,不得不繼續(xù)看下去?!?/span>

這種高度概括、凝練的文詞,被稱之為“片言”。后來被叫做文章的“領句”。它位于段落之首,起著引領整段內(nèi)容的作用。

以上“三說”,概括了文章開頭的要點。至今仍有著強烈的指導意義。

二、“三說”的精髓是什么?

文論家們關(guān)于文章開頭的“三說”,不少人引為“寫作指南”。每當為文之時都努力、盡量做到這“三說”。

強調(diào)“三說”,并不是說每寫一篇文章都要照此機械地辦理,而是說要學習其精髓、領會其實質(zhì)。

文章開頭的“三說”的精髓、實質(zhì)是什么呢?

簡言之,就是靈巧、簡潔、好看,吸引人。

有鑒于此,古往今來多少文人墨客、文章寫手,以至現(xiàn)代的媒體人,都在寫開頭上下了不少的功夫。

有的為了一個吸引人的開頭,不惜改了一遍又一遍;

有的為找到一個奪目的“奇句”,搜腸刮肚,幾度修改,大有“語不驚人不罷休”的氣概;

有的為擬一個精彩的“片言”,索性寫下10幾條,相互比較、仔細挑選。

凡此都表明,文章開頭不能簡單從事,不能大筆一揮了事,而是要精雕細刻,謹慎下筆。

三、“三說”對現(xiàn)實有何指導意義?

“三說”對媒體人寫稿有著積極的指導、促進作用,激勵大家努力把稿子的開頭寫得精彩、吸引人。

請看下面的實例——

例1:

1997年12間,人民日報女記者龔雯寫了一篇題為“押豬四日”的通訊,介紹了自己隨供應港澳鮮活冷凍商品快運車,沿浙贛、京廣線押運供港澳活豬的經(jīng)歷。稿子寫得具體、生動,其開頭更令人叫好。

開篇就一句話:做夢也沒想過有一天我會去當豬倌。

一讀就有突兀感,吸引人,可謂“鳳頭”!

例2:

1964年春,人民日報資深記者范榮康赴大慶采訪,全方位向全國介紹大慶精神大慶人。他在通訊開頭寫到:

列車在祖國廣闊的土地上奔馳著。它掠過一片片田野,越過一條條河流,穿過一座座城市,把我們帶到了向往已久的大慶。

開頭別致,靈動,吸引人。

例3:

作家秦牧在寫“描繪事物的清晰度”一文時,開篇寫下一句話:“模糊”的對立面,是“清晰”。

在寫“談簡潔”一文時,也是這么一句話:“繁冗啰嗦”的對立面,是“明快簡潔”。

這兩句話,可謂“奇句奪目”,給人印象深刻。

例4:

人民日報老記者白夜在寫一篇人物專訪時這樣開頭:“窗前一盆綠色的吊蘭,仿佛疏簾弄影。幾盆粉紅色的花朵,送上盈盈笑意,愛潑斯坦和邱茉莉也隨著花朵笑起來?!?/strong>

這一段話,可謂奇句。把讀者帶進了一種寧靜、安謐的境界,讓讀者傾聽愛潑斯坦和邱茉莉革命身世娓娓道來的話語。

例5:

蘇東坡在寫《潮州韓文公廟碑》時,找不到一個合適的開頭,一直改了幾十遍,才忽然找到“匹夫而為百世師,一言而為天下法”這兩句,為這篇文章定下了基調(diào)。

片言,就是高度概括、文字簡潔的一句話。一般放在文前或段落前,成“領句”?,F(xiàn)在寫評論時經(jīng)常運用。

如人民日報今年7月22日刊發(fā)的一篇題為“站在歷史正確的一邊”的署名評論中,主干部分用了三句“片言”:

站在歷史正確的一邊,意味著選擇開放而不是封閉。

站在歷史正確的一邊,意味著選擇合作而不是對抗。

站在歷史正確的一邊,意味著選擇共贏而不是獨占。

三句“片言”,簡潔、有力!給人留下深刻印象。

小結(jié)語:

文章開頭千千萬,沒有固定的套路和模式。如何寫好文章的開頭,因人而不同,因文而各異。

但文章開頭的“三說”,作為一個行文的理念,還是被人們所喜愛、所遵循。照之精髓去寫開頭,總能寫出“不一樣”的精彩開頭。

寫文章有“開門見山”的說法,說的是要直奔主題。但有的文章一開文就“大饅頭堵嘴”,讓人喘不過氣來。還有的文章文辭啰嗦,一開文就是一大段文字,讓人讀不下去。這些都是要改進的。

凡此都說明,文章的開頭確實是一個值得深入研究的課題。愿我們大家一起研究、切磋,以求更大的進步。


(作者為人民日報高級編輯、人民日報海外版原副總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