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漫求索路 深深學子情———記三峽大學校友趙增社■學通社記者 張程程
見到趙增社學長是一個雨后清涼的下午。875101班的同學們已陸續(xù)來齊。在老校友們互相訴說當年情意時我們開始了愉快的談話。
現(xiàn)于全國八大灌區(qū)之一的陜西省寶雞峽任寶雞峽管理辦公室主任的他在工作前只有初中學歷。“準確說來在離初中畢業(yè)還差半年的時候我就離開了學校到單位工作。”現(xiàn)在回憶起來他眼中流露出些許遺憾。當時由于各方面原因,他十幾歲就參加工作。但是由于學歷較低,知識儲備遠遠不夠支撐他從事技術或是管理方面的工作。所以他只得在水利部門基層從事維修管理工作。在工作中他越來越深的感受到知識的重要性。于是他用不到兩年的時間自學備考。這兩年里他白天工作,晚上自學高中課程。高考前他請了一個月的假,每天的生活是一瓶開水,十幾個饅頭,幾勺白糖,學到凌晨2點??嘈娜耍觳回?!在87年的高考中他以超出陜西省錄取分數(shù)線100分的好成績成為原葛洲壩水利水電職工大學875101班的一員。
“與應屆大學生相比,我們在工作幾年后重回學校,自然更加珍惜來之不易的學習機會?!彪m然基礎相對比應屆本科生弱一些,但是他們學習熱情一直很高。當時已經59歲的班主任譚昌美老師是趙增社學長提到次數(shù)最多的名字?!袄蠋熃洺5轿覀兯奚崤c我們談心,詢問我們的學習生活情況。每到節(jié)假日就會把我們這些來自外地的同學邀到他家里吃飯?!?0年后回憶起當年的點點滴滴他依然感動不已。
三年大學生活少了社會上復雜的人際關系,多了一些同學情深。學習之余橋牌是大家的最愛,一袋八毛錢的方便面便是勝者的戰(zhàn)利品。在班上年齡最小的他在文藝活動中一直是積極分子。寫作、攝影、書法使他的課余生活更加充實。他依然清楚記得在臨近畢業(yè)時他和同學一起深入松夷煤礦采訪全國勞模,為自己的報告文學尋找真實的素材的那段時光。
單純自在的生活總是很短暫。90年揮別母校,20年間趙增社做過局長秘書,在人事部任過職,參與了國家病險水庫除險加固項目,也曾下過海從事營銷工作。到現(xiàn)在成為寶雞峽管理局辦公室主任。整整20年始終懷著對母校的感激與懷念。在來宜的路上他已經在考慮什么時候再回母??纯?。
在約好“五·一”假期聚會的同學中,最早抵達的他看到學校在20年的時間里已發(fā)展到如此規(guī)模,為自己曾是其中一員而感到由衷的驕傲與自豪?!拔覀儊淼臅r候學校地方不大?!庇盟脑拋硇稳荼闶恰半S處是湖”?!翱吹秸登啻耗晟俚哪銈儯覀兒苁橇w慕!”他仿佛在我們身上看到了自己當年的影子。對學弟學妹們,他在羨慕我們擁有美麗校園環(huán)境的同時更羨慕我們可以在書海中遨游,可以盡情揮灑自己的青春與才華?!坝梅e極的態(tài)度面對人生中的每件事。”這是他在歷經人生沉浮之后的切身感悟。“如果100分的人生才算完美,60分及格?!彼f “就算你現(xiàn)在只有30分,但是只要你有目標,并不斷努力朝目標奮斗,你的人生航船才會一直朝著正確的方向進發(fā)。那么離60分,甚至100分就會越來越近?!彼M麑W弟學妹們擁有積極的學習精神,不斷豐富自己的閱歷,提高自己的能力?!胺诺妥约候溩拥墓猸h(huán)。俗話說‘水低為海,人低為王?!嬲蚶蠋?,向書本,向社會學習?!?br> “長江后浪推前浪”一代又一代的三峽大學學子包含對母校深深的眷戀,并將這份眷戀放入生命中,放入工作中,因為他們知道只有更加努力的工作才是對母校最好的回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