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有兩件善心善行的事讓人感到特別暖心:
北京一家飯店貼出了-一張告示,承諾為困難人士提供免費晚餐,只要告訴店員要“套餐A”,找地方坐,吃完直接走就行。店長于成浩對店員一再強調(diào),不要戴著有色眼鏡去看待點‘套餐A'的人,對這些需要真正幫助的人,要用更友善、溫和的態(tài)度去為他們服
務(wù)。(見《北京晚報》)
河北省青縣有個食為天粥鋪,也在玻璃門上貼著一張暖心提示,全天免費為流浪老人、孤寡老人供餐。店主江淑杰擔心老人們進店后不知道怎樣點餐,不好意思“白吃”,就想出來用“暗號”吃免費餐的辦法。那些遇到困難、需要幫助的老人只需對店員說“我要盒
飯”,就能在粥鋪內(nèi)免費吃一份套餐。套餐里除了有粥外,還有炒菜和主食,而且都不限量,吃完直接走就行。同時,這位店主還在自開的
一處羊蝎子飯店熱情款待一位70來歲的收廢品的老人。老人一直以為吃的是顧客的剩飯剩菜,根本就沒有想到,他每天吃的那一大盆熱氣騰騰的羊蝎子,都是做份新的端給他。(
見《滄州晚報》)
上述善行的感人之處,不是刻意給需要幫助的人提供免費食物,而是難能可貴的是給人留足了“臉面”。實在說,人有臉,樹有皮”,也不必說那些“志士不飲盜泉之水,廉者不受嗟來之食"的事例了,人生在世難免遇到一些意外與坎坷,“一分錢難倒英雄漢”
的事并不罕見,有時為了填飽肚子,還真不容易拉下臉皮討口飯吃、要口湯喝。就是那些生活窘迫的孤寡老人、少人照看的留守兒童等,從心底也不愿意丟下臉面去吃“白食"。兩個飯店的店主施善沒有絲亳功利,誠心救助困難人員,想出這么一-個近乎接頭“暗號”的辦法維護他人的尊嚴,這種誠實的人性光輝,委實激徹人心,可贊可敬。
相較之下,有些“善行”卻難以令人恭維。依稀記得,前些年網(wǎng)媒就曾揭露過一起“大涼山公益作假”的事件,說在四川涼山布拖縣一帶,有衣衫襤褸的10多位村民分為兩排,前排蹲著小孩,手中都拿著一疊厚厚的百元鈔票民。但在拍下公益村民的視頻后,卻又逐個收回村民手中的鈔票。事件被揭露后,這些“志愿者”坦白承認“做公益有水分,發(fā)假錢”,就是為了“漲粉”等。時至今日,
“名利式”公益善行依然一不止,如有的大張旗鼓地救助貧困家庭,送去點米面油等,又是擺拍照相,又在網(wǎng)媒宣揚,弄得被救助著者很沒面子,甚至四鄰八村都沒人登門為孩子提親;有的幫助失學(xué)的貧困兒童,給點錢、送點學(xué)習用品等,也是折騰得驚天動地,生怕滿世界不知道;有的學(xué)校“出于好心”專門設(shè)立貧困生打飯窗口,招牌十分顯眼的立在大庭廣眾面前,讓許多貧困生望而卻...問題在于,這種善行根本上沒有顧
及受助人的人格尊嚴,更多是為了張揚單位或個人的那么一種“良好形象”。
辦好事不容易,把好事辦好更不容易。這不僅需要為困苦的人雪中送炭、救人危及,以善心溫暖大家,而且更需要純正善心、淡泊名利,一心一意為被救助者著想,也含括為他人臉面著想。誠如是,這種善行才是真正純粹的善行,這種善行才應(yīng)是社會大眾所仰學(xué)之舉。
姬建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