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子與生活
既然選擇了遠方,便只顧風雨兼程。流水的日子,我用青春抒寫信仰。 ——題 記
已經(jīng)習慣了哀嘆日子的流逝。這很可悲。當每天的旭日東升代替了昨夜的繁星點點,我總會發(fā)呆好一陣子,思忖著昨天我守候了什么,今天我該仰望什么。一切都那么浮躁,我總是在困惑中迷失前進的方向,迷茫中度過每一天,放任自由,淹沒夢想,揮霍如火的青春。這就是頹廢的我。卻不想也無力去改變,少了激情的日子,再怎么改變也都有著無奈的惆悵,無法觸及的還是遼闊的繽紛的世界,因為我們身上都有著“我的大學”的包袱,或是憧憬。那么就讓一切歸舊。但是,混亂,不安又在心中蟄伏,召喚我回歸生活,繼續(xù)夢想。
情感和理智,我該用“感性”過生活,還是用“理智”過日子?感性是做自己想做的,一切隨著自己走,但是日子不允許,生活不認可;理智是機械地努力學習,不斷靠近自己的夢想,但是充滿渴望的心總在現(xiàn)實生活中很無可奈何。
想過的日子,不讓過。
不想過的日子,必須過。
所以很討厭過日子,很討厭生活。機械的心靈,機械的思想,機械的靈魂,在每一個日子逼迫的空間里,總想虛脫,總想逃逸。當現(xiàn)實與理想形成矛盾時,日子中便只剩下幻想;當現(xiàn)實殘酷地扼殺幻想時,我就束手無策,讓日子帶走一切,讓時間見證一切,折煞繽紛,凋零夢想。永恒的日子激蕩的是無盡的惆悵,我,該何去何從?逝去的日子仿佛隔著一塊積著灰塵的玻璃,看得到抓不住,生命太多的遺憾都在其中泛濫;未來的日子仿佛一間隔著屏風的雅居,看不見進不去。
浮華的世界是美麗的憂傷,眼中的日月星辰都遺失與日子的喃喃自唱中。在日子里,在生活,總是一個人扮演獨角戲,因為日子不配合我的方式,而我不想迎合日子而生活。寂寞的等待,生活的奔波,就這么填充了光陰的故事,沿途的風景,我們總是匆匆地忽略。我不愿,不愿過這樣的日子。
在書上看到席慕容說:“時間是經(jīng),空間是緯,編織成我們交錯有序,陰陽和諧的自然,而每一經(jīng)緯的交織點。就像我么在人生的每一回眸是,會發(fā)現(xiàn)那些沒來由的傷感和疼痛竟如格子一般的美麗?!?br> 于是我學著掙扎,學著積極過生活。
我開始積極思考自己的責任:為大家所期待和我所仰望的而努力尋覓。不再抱怨日子的無奈,生活的辛苦。我開始拭去不斷涌出的淚水,開始背起行囊負重前進,開始尋找久違的微笑,在日子中不斷沉淀凋零的夢想,不斷拾綴折煞的繽紛,為人生勾勒一個完美的句號。我們的過去和現(xiàn)在,不停哦尋覓都會在日子的長廊中被記起,幸福地瓦解一切現(xiàn)實的苦難,幻化成綺麗的遠方。
上帝布置的悲傷和分配的陽光,你和我一樣;生命給予的日子和賦予的青春,你和我也一樣。用堅強的姿態(tài)面對所有的疼痛,一切都會過去,一切都會更好。用奮發(fā)有為在日子中譜寫輝煌和篇章。
銘記過去,守候現(xiàn)在,仰望未來。試著過對得起自己的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