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臺“大戲” 學生受益">
電子報
電子報

校慶余音:
兩臺“大戲” 學生受益

    今年高校校慶活動“你方唱罷我登場”,熱鬧非凡。與高校間喧囂的校慶相比,武漢大學115周年校慶具有自己的特點:沒有邀請官員出席,沒有演藝明星助陣,沒有奢華鋪排的場面,沒有設主席臺,取而代之的是一個定位于人文學術高端的“珞珈講壇”和一部紀念學校抗戰(zhàn)時期西遷歷史的話劇。一臺學術大戲和一臺文化大戲全都著眼于學生,學生是最大受益者。
    11月29日晚,武大師生心中神圣的學術殿堂——櫻頂老圖書館燈火通明,兩院院士李德仁教授面向滿場或坐或立的學生,做了一場“論地球空間信息大眾化服務”的講座,自此拉開了崇尚學術、尊重學者的“珞珈講壇”的序幕。11月30日,著名法學家、人文社科資深教授馬克昌先生也做客“珞珈講壇”作“寬嚴相濟刑事政策論綱”的專題報告。大師深邃的思想、精彩的闡述,讓師生受益匪淺。
    創(chuàng)作并公演話劇《西望樂山》是校慶115周年文化大戲的主體。用排演話劇的形式來紀念武大西遷和校慶,改變了傳統(tǒng)的紀念模式,開創(chuàng)了國內高校校慶形式的先河。更重要的是,這種師生主動參與的紀念方式給人啟迪:通過收集整理當年的人和事,讓師生在參與的過程中不斷追尋并領略大學精神。
    學生們表示,這種紀念方式耳目一新,“比一臺鬧哄哄的晚會加焰火好多了”。在劇中飾演王校長的是物理科學與技術學院大四男生李英男,今年22歲,卻將一位具有遠見卓識、對學校鞠躬盡瘁的大學校長演繹得淋漓盡致?!斑@部話劇本身就是一部偉大的詩篇,它演繹樂山往事,詮釋樂山精神。家國大事,兒女情長,苦樂交織,那份心酸和浪漫,堅毅和執(zhí)著,真的令我為之動容?!蓖躅J且幻谖浯蟠?年的博士生,看過話劇后她發(fā)現(xiàn)自己如此熱愛武大,希望武大能再創(chuàng)輝煌。還有學生表示,我們的血液里流淌著先輩們的精神,我們能擔當起興盛武大的重任,因為我們心中有一顆永不熄滅的武大魂!
    話劇公演后,“八寶飯”、“白宮”、“第八宿舍”、“農工夜?!?、“通才教育”、“自由講學”這些最能代表“樂山精神”的關鍵詞迅速在校園中流傳開來,很多學生被“樂山精神”深深打動。
    一臺學術大戲和一臺文化大戲成為校慶的主角,讓師生和校友共享了一場思想盛宴。不少師生感嘆,一部大戲精彩再現(xiàn)了一個大學的抗戰(zhàn),一個講壇成為學校最神圣的學術殿堂。樂山精神的食糧和人文學術的大餐最值得我們紀念和回味,校慶就應該辦得簡約而不簡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