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報
電子報

我們牽掛著汶川

見習記者  肖珊

    捐款捐物、赴災區(qū)救援、開展心理咨詢服務……連日來,學校師生員工、各地校友用自己的實際行動幫助災區(qū)人民。

心系災區(qū)幫扶川籍學子
    來自四川綿陽的文學院2004級學生謝雨柯,家里的房屋在地震中全部損毀。當她接過學校資助的800元錢后,又立即將它捐給了災區(qū)。“家里雖然受了災,但并不算太嚴重,這些錢應該留給更需要它的人。”
    “我是失去親人的兩位同學中的一個。感謝關心支持我的好心人,開導安慰我的老師和默默陪伴我的同學。我相信,只要愛在,家就在。”在5月20日的地震災區(qū)學子座談會上,政治與公共管理學院2007級學生胡惠文感激地說。
    在學校師生的關心幫助下,身在武大的川籍學子,驚悸悲涼的心情漸漸平復,并逐漸恢復正常的學習生活。
    學校通過加強心理輔導、開展結對幫扶、發(fā)放特困補助、提供勤工助學崗位、減免學費等多種形式,給受災學生全方位實實在在的幫助,讓他們安心學習和生活,順利完成學業(yè)。
    各學院也開展了不同形式的幫撫。新聞與傳播學院在給予經(jīng)濟補貼的同時,還及時組織班干部進行心理安撫;文學院積極開展對災區(qū)學生的資助活動,并召開座談會;經(jīng)濟與管理學院給受災學生每人發(fā)放補貼800元。

多種形式傳遞同樣愛心
    在抗震救災第一線,活躍著武大人忙碌的身影。公共衛(wèi)生學院流行病學教授李十月于5月16日趕赴四川綿竹,對防疫工作提出指導意見,并參與搶救和運送傷員;土建學院副教授陳尚建、李大慶相繼奔赴災區(qū),提供科技服務,進行災后評估和房屋安全檢測監(jiān)察,開展科普公益講座。
    從走進珞珈山求學的那一刻起,每個武大人便血脈相連。地震過后,遍布全球的武大人,不僅牽掛著汶川,更牽掛著身在災區(qū)的武大校友。美國、北京、成都等地校友紛紛行動起來。當成都青年校友會得知農(nóng)水專業(yè)1993級校友蔡遠武不幸遇難的消息后,立即趕去看望?!叭ツ?,我們原本打算一起回母校參加他們班畢業(yè)十周年聚會,但因工作原因耽誤了。不曾想,竟成了永遠的遺憾?!苯舆^慰問金,蔡遠武的妻子早已泣不成聲。
    負責學校治安工作的武漢市公安局文保分局的干警們長期為同學們服務,建立了深厚的友誼。在為災區(qū)學子舉行的捐款儀式上,該局局長梅艷珠動情地說,“大震有大愛,希望同學們好好學習,重建家園。遇到困難找我們,我們永遠在你們身邊!”
    全校各黨支部開展“過一次特殊組織生活,交一次特殊黨費”活動,以實際行動支援抗震救災工作。5月21日,100余名川、渝籍教師趕到教五樓前,為在地震中家庭受災的武大學生募捐,短短一個小時募得善款44783元。
    5月22日中午,在武漢一家設計研究院工作的李先生風塵仆仆地趕到我校,尋找他的“救命恩人”。原來,5月17日,正在外辦事的他得知遠在四川映秀鎮(zhèn)的爺爺奶奶雙雙罹難,心臟頓時劇烈絞痛,隨即昏厥在地。由于搶救及時,他很快轉危為安。據(jù)醫(yī)生和護士回憶,送他來醫(yī)院的是武漢大學的一位女生,在墊付了3000多元錢醫(yī)療費和住院押金后悄然離開。雖然目前還沒有找到這位同學,但她高尚的品格仍然感動了很多人。

心理援助撫慰受傷心靈
    5月20日,武大附中迎來了兩名來自都江堰的學生:15歲的女孩張慶瑋和14歲的男孩郭世豪。他們分別插班入讀高一和初二。學校將他們安排進最好的班級,配齊了教材、文具、書包等學習用品,并減免了學費。同時,還專門安排一名心理老師跟他們談心,安排老師輔導功課,安排美籍教師Jen Shott為其補習英語。附中副校長翁康民表示,附中無條件歡迎災區(qū)學生。
    “這位同學,在巨大的災難面前,你的恐懼和感嘆人生無常都是正常的心理反應。一定要相信政府,相信我們有戰(zhàn)勝災難的能力?!?BR>    自從開通24小時心理咨詢服務熱線后,我校心理咨詢中心主任賴海雄每天都會接到來自全國各地的心理咨詢電話。賴海雄說,“生活是一輩子的事,災難過后,生活還要繼續(xù)。不論是普通同學,還是受災同學,一定要擦干眼淚繼續(xù)前行!”
    5月27日,汶川大地震武漢大學附屬醫(yī)院住院傷員心理援助活動正式啟動。由34名老師、15名學生組成的心理咨詢師團隊將對人民醫(yī)院、中南醫(yī)院的72名地震傷員進行心理援助?;顒悠陂g,他們將完成四項任務:建設社會支持系統(tǒng),主動接近、取得信任,幫助地震傷員面對并接受現(xiàn)實,給予希望并用樂觀的精神感染他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