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前不久,第四屆全國大學生機械創(chuàng)新設計大賽慧魚組競賽在北京交通大學舉行,我校選送的《多功能破障車》再度問鼎冠軍。這是繼2002年我校選送的《兩岸號》后第二次奪冠。于此同時,另一件作品《生命保障車———抗震安全桌》獲得大賽二等獎的好成績。尤值一提的是,這兩件作品都出自同一支由盧隆輝、鐘景懷、趙棟、陳金水和吳錦真五位機械工程學院學子組成的隊伍。
“這個比賽與‘挑戰(zhàn)杯’全國大學生創(chuàng)業(yè)大賽有所不同,持續(xù)時間短,賽程較簡單,它主要強調參賽者的自主創(chuàng)新能力”,隊長盧隆輝向我們介紹道?;仡欉@不到一年的參賽歷程,隊員們感覺就像經歷了大學生涯中一次新奇而又充滿挑戰(zhàn)的旅程。
盛夏的果實
“一分耕耘,一分收獲”,他們的故事同許多成功的案例如出一轍,卻又耐人尋味。
接到大賽通知時,車輛工程專業(yè)大二的學生盧隆輝早已躍躍欲試,摩拳擦掌,他隨即在同學中“招兵買馬”,并陸續(xù)得到3名同班男生(鐘景懷、趙棟、陳金水)以及熱力學專業(yè)一名女生(吳錦真)的“響應”,最終在臨近期末時正式組隊。
都說“好的開始是成功的一半”,一份出彩的設計方案應是制勝的關鍵。距離比賽時間僅剩四個月左右,“暑期留?!弊匀怀闪岁爢T們的必修課。在既無指導老師也無比賽經驗的情況下提出一份理想的方案并非易事。此次比賽的主要內容是“救援破障,逃生避難”,如何在切題的基礎上創(chuàng)新,并賦予作品可行性等等,都是重要的選擇標準。“那段時間,我們白天各自構想方案,晚上匯集成果,一有分歧,就采取‘各方闡述,投票表決’的方式。當然,倘若一方堅持己見,則可保留意見?!痹诓粩嗵接懨髦校麄兪斋@到意外的盛夏果實———兩份理想的方案。
兩件作品 雙倍工作量
欣喜之余,他們又面臨新的問題———兩份方案,如何抉擇。經過多方慎重考慮,他們做出一個大膽的決定———提交兩份作品,這意味著隊員們要在緊迫的時間里負擔雙倍的工作量———兩份作品設計說明書,兩份作品視頻錄像,兩件作品的拼裝……由于學識有限、經驗不足,他們每走一步,都面臨著不小的挑戰(zhàn)。但當問題接踵而至時,隊員們都不曾退縮。面對從未嘗試的挑戰(zhàn),他們犧牲大量的課余時間泡在實驗室拼裝作品;產品設計說評書需要大量的原理、公式及數據作支撐,于是上圖書館借閱成了家常便飯;面對幾乎從未涉及過的應用軟件,隊員們花大量時間自學,隊長盧隆輝甚至參加了20多天的 “CAD三維設計軟件”的全日制培訓。
賽前的甲流風波
功夫不負有心人,隊員們提交的兩件作品都通過了去年11月份的初審。就在他們蓄勢待發(fā),一心一意沖刺決賽時,卻收到大賽延遲的通知。由于甲流疫情,大賽組委會出于安全方面顧慮,臨時決定比賽暫延,而具體延期并未確定。在等待的時間里,他們把這兩件作品寄往“第三屆福建省大學生機械創(chuàng)新設計大賽”參賽,竟獲得兩個一等獎。這兩個一等獎極大鼓舞了五名隊員,他們一面改進作品,一面等待賽事恢復。終于在今年1月份,組委會公布大賽決賽日程改為4月10日至11日。
比賽指引今后的發(fā)展方向
帶著緊張而又興奮的心情,隊伍正式出征。盡管賓館預定方面出了問題,但隊員們很快調整情緒,積極應戰(zhàn)。在北京交大的比賽過程還算順利,最難的“現場答辯環(huán)節(jié)”也不例外?!氨荣惉F場是一個很好的展現與交流的平臺”,盧隆輝笑著說道:“評委評分之后,我便開始‘不務正業(yè)’,流連于各個參賽隊伍的展臺,樂此不疲?!?br> 最終,隊員們的作品憑借出彩的設計方案、制作精良的作品實體、視頻錄像以及PPT,贏得評委的青睞。隊員們表示,這樣的碩果固然離不開三位老師的指導,以及學長(此前《兩岸號》作者)的大力幫助。經歷大賽,他們得到的絕不僅是獎杯,隊員們從中收獲了友誼,學會了團隊合作,也體驗到挑戰(zhàn)自我的快樂。同時,大賽讓隊員們更加明確今后的發(fā)展方向,“它讓我對整個機械行業(yè)有了進一步了解,并意識到知識的匱乏,所以我決定考研以繼續(xù)深造?!标犻L盧隆輝說:“我希望今后有更多的同學參加這樣的賽事,從中提升自我?!保悤蕴m 鐘舒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