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時光荏苒,歲月如歌,轉眼已是建國六十周年、建黨89周年了。無論我們身處順境或是逆境,無論我們多么喜悅或是悲傷,有一位偉人總是浮現(xiàn)在我們眼前,他的音容笑貌,他的舉止投足,仿佛永遠生活在人們中間,帶領我們跋山涉水、披荊斬棘。他就是人民領袖毛澤東。
毛澤東稱自己能夠永遠流傳下來的不是自己的思想與政治著作,不是帝國主義都是紙老虎,也不是《矛盾論》、《實踐論》,而是他意氣風發(fā)的《沁園春.長沙》和激情飛揚的《沁園春.雪》。在七月這個特殊的日子里,再重溫偉人的詩人的情懷,細細體會他在殘酷革命戰(zhàn)爭和政治斗爭之中那顆充滿人情與豪情的不作為政治家的普通文人的心境!沁園春·長沙獨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頭??慈f山紅遍,層林盡染,漫江碧透,百舸爭流。鷹擊長空,魚翔淺底,萬類霜天競自由。悵寥廓,問蒼茫大地,誰主沉浮?
攜來百侶曾游,憶往昔崢嶸歲月稠。恰同學少年,風華正茂,書生意氣,揮斥方遒。指點江山,激揚文字,糞土當年萬戶侯。曾記否,到中流擊水,浪遏飛舟?沁園春·雪北國風光,千里冰封,萬里雪飄。望長城內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頓失滔滔。山舞銀蛇,原馳蠟象,欲與天公試比高。須晴日,看紅裝素裹,分外妖嬈。
江山如此多嬌,引無數(shù)英雄競折腰。惜秦皇漢武,略輸文采,唐宗宋祖,稍遜風騷。一代天驕,成吉思汗,只識彎弓射大雕。俱往矣,數(shù)風流人物,還看今朝。
這兩首詩作是詩人生命的印記、感情的波瀾以及他對社會人生深邃的思考。天地自然、世事滄桑、王侯將相、少年英雄、都是詩人吟詠的對象。讀這兩首詩歌,讓人感受到世界的浩繁和藝術的魅力,歲月的風聲,在一個詩人心中,竟會激起如此美妙的波瀾。
是的,我們每個人的心里都有一個奇妙的魔匣。寫作人是一個有幸可以不時打開這個魔匣的人。文學是遙遠的過去,是剛剛過去的昨天,也是無窮無盡的未來,卻能凝聚于筆端,寫在紙上;詩亦如斯。偉人詩歌的語言,質樸而又華美,情感真摯而含蓄,他把語言變成音樂,把音樂又變成犀利的刀劍,用獨特的感受和激情的方式,傾吐對民族和人民生命的大愛,他的詩美和他的人一樣純粹。
這兩首詩歌,是偉人心靈之路的回聲,他的憧憬,他的情感,他的戰(zhàn)斗,他的堅毅,他的永不放棄的精神,都凝聚在這些分行排列的文字中,它們使我們始終保持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的精神狀態(tài)。 (作者 木 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