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依舊是夏末很涼爽的天氣,2010屆的新生來了。已經(jīng)不能再用大二學姐的身份去特意接待,已經(jīng)不能再以大一的身份搬凳子去看迎新晚會。但我還是在新生報到的第一天去文鼎廣場轉了很久,還是會站著去看看10屆的迎新晚會,只因為新生身上有很多我一直喜歡并期待的東西,或者說是曾經(jīng)擁有但是現(xiàn)在漸漸遺失的氣質。整個九月,校園里成群結隊走在一起,一路興高采烈討論不停的是他們;按時按點遵照老師、教官的指示,總是提前到達不會遲到的是他們;眼神中是好奇、期待,還沒上課就詢問考研相關事宜,滿懷對大學四年向往的是他們……看著大一的新生,仿佛看到了以前的自己。青春激揚的日子,身上永遠有股沖勁,大膽地表達自己的看法,有條理地規(guī)劃自己的大學生活。每天雖累,但是生活過得有滋有味。
如今,我們大三了。送走了兩屆師兄師姐,迎來了兩屆學弟學妹。常常在別人問自己的時候,還會無意識地說道“我大二了?!敝?,在同學提醒中,不無懊惱地補上一句:“哦,是大三?!睍r間上,經(jīng)歷了三個循環(huán)的夏末到夏初,大學時光,實在是匆匆而過。不需要遇到多少所謂的名師,只需記住某位老師的一句話就足夠受用四年。我很慶幸在大一的英語課上聽到那位年輕的老師說:“大學的學習,應該比高中更加努力,更有效率。”一直到現(xiàn)在,在大學生活上給了我很大的動力。一度認為,大學的奧妙之處是越來越知性的我們越來越會生活。就像如今住在菊園的我們,小吃街徘徊慣了,會想到去蘭園一趟,坐在食堂里安安靜靜地吃一頓最簡單的米飯?zhí)撞停椭苓叺耐瑢W聊聊蘭園近兩年的變化,回顧一下為什么梅園的雞蛋泡面會無緣無故地消失,討論一下何時沖到竹園去感受一下男生多,女生少的師院奇觀,想想那年冬天在菊園包餃子時的興奮與溫暖。四大餐廳,留下了我們太多的足跡。這時,就算是某個師傅的窗口排成了長龍,我們也覺得坦然,并不急躁,因為身邊的同窗讓我有一種信任感與一種無以名狀的親切。這是大學的一個簡單得不能再簡單的一個生活細節(jié),我相信以后自己在灶前擺弄柴米油鹽醬醋茶時,想起時會為此笑很長時間。
高三夏初時看過一篇文章《我想握住你的手———大學》,看完后心中久久不能平靜,只想盡快進入大學,感受它的自由學術與博大精深。而今重新讀過,一句“把夢想交給大學”讓我感到自己做的還遠遠不夠。大學,有包容的思想,新銳的鋒芒,在這樣的情境交融之下,思維可以沒有阻礙地打開。夢想的源頭,需要這樣的環(huán)境來滋潤,來培育。米蘭,昆德拉說:“青春是可怕的東西,他是由穿著高筒靴和化妝服裝的孩子在上面踩踏的舞臺,他們在舞臺上做作地說著他們熟記的話,說著他們狂熱的相信而又一知半解的話?!贝髮W的我們是具有這種青春時代的張揚與放縱的,但要沉淀出“永遠沒有魯莽,眼里沒有蔑視,肢體沒有威脅,表情沒有冷漠”的黃金處事原則卻更為重要。
從夏末到夏初,時間在循環(huán),大學四年卻應該一年有一年的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