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電子報
電子報

無私的愛國情懷 非凡的人生智慧———學習紀念錢學森座談會發(fā)言摘要



















  今年的10月31日,是中國共產(chǎn)黨優(yōu)秀黨員、忠誠的共產(chǎn)主義戰(zhàn)士,偉大的人民科學家、我校杰出校友錢學森同志逝世一周年的紀念日。作為中國先進知識分子的卓越代表和全國科技界的一面旗幟,錢學森學長為新中國的成長作出卓著功勛,被譽為“中國航天之父”、“中國導彈之父”、“火箭之王”、“中國自動化控制之父”,國務院、中央軍委授予其“國家杰出貢獻科學家”榮譽稱號和“兩彈一星”功勛獎章。他是中國人民的驕傲,是科技工作者的驕傲,更是交大師生的驕傲。為了表達全校教職醫(yī)護員工對錢學森學長的深切緬懷,10月27日,我校隆重召開了學習紀念錢學森學長座談會。
范緒箕
錢學森同志逝世已經(jīng)一年了,我們在懷念著他,他對我們航天事業(yè)發(fā)展做出的貢獻和先進事跡一直鮮活的留在我們記憶當中。
  一位科學家在一門學科上有突出貢獻是很多的,但是在多學科有貢獻的人就不那么多了。拿近代的航空界來說,人們總是推崇德國的普蘭多教授是第一代宗師,他在空氣動力學的貢獻上做出了浮面層理論,這就使他成名了。第二代宗師人們推崇馮·卡門,他比普蘭多了一個學科,就是固體力學學科。他的相關理論給航空解決了很大的難題。第三就屬錢學森了。加州理工是他的母校,人們稱他是卡門的繼承人,1946年卡門退休的時候趕緊把他從麻省理工請回到加州理工,并且給他設立了一個噴氣推進研究室,請他做主任。他不但在氣動、固體力學方面、氣體力學方面做出了貢獻,而且也跨出了力學的范疇,在工程熱力學方面也做了很多的研究。
  錢學森進入加州理工,頭一年就參加了空氣推進實驗,這個實驗組是由三個研究生組成的,他們是自發(fā)的,不是學校安排的。這個小組后來命名為“自發(fā)小組”,搞火箭實驗。在1936年的時候,火箭這個概念在航空領域里面還沒有,他們一做就引起他們導師卡門對火箭的重視。錢學森在中國建立航空基地、航天基礎,擔任國航科工委領導的時候,還自己領導一個組做系統(tǒng)工程。什么原因支持他孜孜不倦的追求呢?就是他熱愛科學、熱愛我們國家。國家需要什么,他就在這方面謀求發(fā)展。今天我們紀念他,不僅懷念他對我們航天事業(yè)所做的貢獻,更重要的是學習他那種愛國、愛科學的精神。他把愛國的精神和科學發(fā)展觀結合起來,所以使他有這樣的成就。我們懷念他,就是要學習他這種精神,這種精神也可以激勵我們不斷前進,為我們祖國的事業(yè)做出貢獻。
何友聲
我曾經(jīng)在清華力學研究班學習,那個時候錢學森是我們的老師。過去的一年當中我遇到很多力學班的同學,大家一碰到首先就想起錢學森當年給我們的教育,非常非常懷念他。大家都知道“錢學森之問”,我覺得這確實是一個非常有重大意義的問題?!板X學森之問”提出了我們國家人才培養(yǎng)的三大問題。第一個是實現(xiàn)世界一流大學的路在哪里?第二是怎樣才能培養(yǎng)出真正的創(chuàng)新人才?第三個就是高等學校教師的最高職責是什么?這一年中間,我看了幾十篇有關方面的文章,探討這方面的文章,我覺得確實實現(xiàn)了非常好的新氣象,大家都在探索。
  今天我想舉兩個有關這方面的例子,來供大家共同學習和探討。
  一個例子是講錢學森對做學問極其認真,對就是對,錯就是錯,不留情面。我親身經(jīng)歷過,1957年2月,北京召開第一次全國力學學術會議。當時一位山東大學的高級教授,花了很多功夫做出來一個實驗,得到了解析結果,他在會上詳細的把自己的推導向大家說明的時候,我在看,錢學森也在。錢學森旁邊還有他的學生,教授講完了,大家要討論。錢學森讓他的學生上臺,當場就用一個簡單的辦法把這個結果否了。這種討論學問的方式,以前我從來沒有見過,現(xiàn)在可能也很少。這種精神是錢學森一貫推崇的。
  還有一個例子,錢學森對自己的要求非常嚴格。我印象非常深,大概在60年代初的時候,他在力學學報上發(fā)表一篇論文,叫星際航行,講從長遠來講會實現(xiàn)天際星球間的旅行。他舉的距離都是多少光年間的,他做了推導,從哪個星座到哪個星座的哪顆星,路線應該怎么走,多少光年可以到達那個地方。后來他在一次會上進行了自我批評。他說,并不是說這篇文章不對,或者文章語藻上不漂亮,很重要的是脫離了實際。力學學科不是純理論,要為工程服務的,要為實際做出貢獻的。他說,寫這篇文章后來想到,星際間的旅行是多少年后的,現(xiàn)在不需要。他說第一對這篇文章表示歉意,第二希望我們學報這類文章盡量慎重出現(xiàn)。我覺得,這是他對科學事業(yè)負責任的表現(xiàn)。
翁史烈
在我們緬懷錢學森學長逝世一周年之際,我又一次思考了“錢學森之問”。這個問題是一個很沉重的、也是我們不能回避的問題。因為它關系到我們國家教育事業(yè)的發(fā)展,也關系到我們國家的未來。我想,“錢學森之問”的破解需要我們教師、學生、教育界甚至于社會各界共同努力一起破解。我們用心思考、不斷地求解,就是對錢老最好的紀念。這個問題提出來以后,很多教育家、專家對此發(fā)表了很多很好的意見。2006年,溫家寶總理就把這個問題求教于國內(nèi)幾所著名大學的校長和專家。他們的回答是,要培養(yǎng)杰出的人才關鍵是教師,希望把高等教育和基礎教育關注起來,把我國的高等教育做大做強;現(xiàn)在的浮躁情緒影響很深,要培養(yǎng)人,要克服學術上的浮躁。還有人認為,要提倡獻身精神,特別是我們年輕一代,要有為科學獻身的精神,也有人認為要培養(yǎng)杰出人才,不僅要改革我們的課程設置,教育大綱、教材、教育方法,更重要的是要樹立大學的精神。所謂大學的精神,就是大學里的人崇尚什么,追求什么,這個大學精神比課程設置還重要。從理論的角度提出,要培養(yǎng)杰出的人才,我們整體教育工作觀要改進、要能夠正確掌握教育規(guī)律,要科學規(guī)劃教育發(fā)展模式的應用,等等。很多意見我深有同感。錢學長不僅提出問題,而且發(fā)表了有針對性的意見,這些看法值得我們,特別是教育工作者深思。錢學森提出今天我們辦學,一定要有科技創(chuàng)新精神,培養(yǎng)會動腦筋,具有非凡創(chuàng)造能力的人才;我們要敢于研究別人沒有研究過的科學前沿問題;“沒有創(chuàng)新應對,死記硬背,即使你考試成績很好這也不是優(yōu)秀的學生?!睂W生的規(guī)定也很明確。我覺得這些話,在紀念錢學長的時候,對我們進一步破解“錢學森之問”有很大的啟發(fā)。
  我相信,上海交通大學作為錢老的母校,我們不僅會建造好錢學森圖書館,而且我們會勇敢地應對錢學森之問,努力營造崇尚科學、追求卓越的大學精神,做出上海交通大學應有的貢獻。
陳國強
我們紀念錢學長的目的在于學習他的精神,讓學長的精神考驗我們這些小輩的情操。我們的事業(yè)是什么?醫(yī)學院也好、交通大學也好,根本還是培養(yǎng)人才,培養(yǎng)具有科學精神、創(chuàng)新能力、無私而非凡的人才,為國家實現(xiàn)人才大國向人才強國的轉(zhuǎn)變做出我們應有的貢獻。我一直在思考,我們應該如何成就剛才所說的事業(yè)?上課、教書、做研究、發(fā)表SCI論文很重要,但更重要的問題就是如何提升學生的素質(zhì),培養(yǎng)學生的愛國情懷和智慧人生。
  我一直想做一個班主任,真正實現(xiàn)教學相長,通過學生提高自己的素質(zhì),同時也能和同學打成一片,提升學生的素質(zhì)?,F(xiàn)在我可以說我實現(xiàn)了,我已經(jīng)接受了臨床一個要求,答應做他們的班導師,我也跟整個醫(yī)學院引進或者德高望重的老師倡議,希望每一個班都有一位老師作為他們的班導師,這個倡議也得到了積極的響應,這本身也是回答“錢學森之問”應做的一個舉措。作為醫(yī)學院來說我們的事業(yè)除了培養(yǎng)人才外,應該做更多對人類健康有益的事。我們不難發(fā)現(xiàn),刻苦鉆研創(chuàng)新始終伴隨著錢老科學研究的每一步,如果錢老沒有破釜沉舟的研究毅力,和敢于挑戰(zhàn)權威、突破常規(guī)的創(chuàng)新精神,我想是無法取得如此輝煌的,也不可能讓13億中國人民經(jīng)常懷念。同樣的,醫(yī)學探索也是一條漫長的道路,更是一條集理論研究和臨床實踐為一體的互相支持論證的發(fā)展之路。對醫(yī)學院來說,學習錢學長的精神應該花大力氣倡導轉(zhuǎn)化醫(yī)學的理念,真正充分利用我們豐富的臨床資源,造就一批能提高人民科技水平的成果。
吳喆瑩
愛國、奉獻、求真、創(chuàng)新,錢學森學長充滿家國情懷的科學精神和智慧人生,是我們交大學子最好的榜樣。愛國奉獻是錢學長的權權赤子心,也是我們交大人一脈相承的家國情懷。選擇交大就是選擇了責任,從步入大學的那一刻起,每位交大學子心中就深深刻下了勇于擔當、敢為人先、甘于奉獻的烙印。當中國2010上海世博會志愿服務的號角響起,年輕的交大人不畏考驗,喊出了為祖國站好一班崗的鏗鏘誓言。開幕式上,我們背對煙火綻放別樣的精采,五個月的世博會上我們秣馬厲兵接受了種種考驗。10月世博園區(qū)里我們越戰(zhàn)越勇,應對百萬超大客流我們自發(fā)組建黨員突擊隊,團結一心增援服務。我們用青春奉獻世博,向世界展現(xiàn)中國。
  無論身在何處,無論在哪一個領域,我們交大人都要滿懷愛國奉獻的精神,永遠與祖國同呼吸、共命運。過去是這樣,現(xiàn)在是這樣,在祖國需要我們的任何一個舞臺,交大人都會是這樣。
  求真創(chuàng)新是錢學森學長致學鉆研的利器,更是交大學子永恒無上的卓越追求。在交大校園里一直流傳著錢老嚴謹求實的生動故事,可以說他是學界求真務實嚴謹治學的典范,更是具有驚人創(chuàng)新能力的大師。然而我們也清醒的認識到,盡管我們能考出高分,盡管我們能獲得諸多獎項,但這一切與錢老所說的“能夠真正解決重大問題,進行重大創(chuàng)新甚至是顛覆性創(chuàng)新的人才”還有很大的距離。但相信我們一定可以用自己的努力去參與破解錢學森之問,為祖國發(fā)展貢獻自己的力量。
王浣塵
錢老對我們交大的系統(tǒng)工程非常關心,我以前向他匯報工作的時候,他就給我指出方向,應該搞社會系統(tǒng)工程,我們沿著這個方向做了一些工作,離開他的要求還有一定的距離,體會到錢老提的這個方向,有高度、廣度、深度、精度、難度。這么多年,沿著這個方向做了一些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績,但離錢老的要求還有很多的距離。
  錢老對系統(tǒng)與管理學科有卓越貢獻。特別是在我們教學領域里面的工作,他的思想非常深刻,領先一般人認識20年。這個,大家都有同樣的感覺。
  錢老的學術風范,是我們學習的楷模。這里說兩點,一個是謙虛加勇敢,我們?nèi)タ此奈恼?,當時我看了很多,特別是他的書信,非常激動。他對權威非常敢于沖擊、敢于突破。而對于他的同事,對前輩、對其他人的工作非常尊重,他說,這是大家做的工作,不是我一個人的事情,應該做的。非常謙虛。二是關于科學和藝術的結合,這也是他的特色。他在家里有的時候引吭高歌的,他的夫人大家知道,是藝術家。他的家庭充滿藝術氛圍,他切身的體會科學和藝術結合起來,這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創(chuàng)新的通路之一。
陳關龍
錢老是我們學院畢業(yè)的,是我們尊敬的學長。錢老為代表的兩院院士,在我們學院大概有40幾位。錢老臨終前提出,為什么我們的學校總是培養(yǎng)不出杰出的人才?錢老這一問,在我們學院當中引起強烈的反響。我們也常常思考我們高等教育改革應該朝哪條路走?近年來,我們學院科研的水平、科研的實力、科研的基地都上升得很快,我們學生的培養(yǎng)應該在研究型、創(chuàng)新型當中跨越。而不是像有些學校擴張之后,按照批量生產(chǎn)的方式進行教育。我們的重點實驗室、我們的導師、我們的學術梯隊應當向我們的本科生開放,這是我們的一個想法。
  第二個想法是我們現(xiàn)在和國際上的交往越來越多,合作辦學越來越多。怎樣把國外先進的辦學理念和我們學校的實際情況相結合?進一步培養(yǎng)出世界級的杰出人才,這是我們下一步要做的。我們相信按照錢老的指示,踏踏實實一步一步地走,在研究性和國際化方面下功夫,我們的創(chuàng)新人才總有可能一批一批的涌現(xiàn),為我們國家的建設做貢獻。
王宗光
過去的一年,我和大家一樣,對錢老的“錢學森之問”也進行了一定的關注和學習。我感到歸結起來,從錢老身上要解答三個問題。第一,什么是杰出人才?我們不是沒有杰出人才、不是沒有專家,但是錢老說的杰出人才是什么?第二,是什么造就錢老?我感覺,他本身就是一個系統(tǒng),他生命走過歷程的時間,和他從小的家庭,到他后來很有規(guī)律經(jīng)歷了很正規(guī)的教育,特別是到了交大后。他在交大這段時間,也正好是交大穩(wěn)定發(fā)展時期。當時交大的教學思想、教學理念怎樣造就了那段時間?那段時間也正好是第一次世界大戰(zhàn)結束,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要開始,相對穩(wěn)定的時候。錢老這個正規(guī)的、現(xiàn)代精英教育對他是怎樣產(chǎn)生影響的?
  第三,什么是我們現(xiàn)在應該按照他所提示的杰出人才要求和成長規(guī)律做?我們的校長、我們的教師、我們的學生,到底應該怎樣身體力行?這需要好好的研究。正像錢學森自己也有這樣的說法,他說人的成長也是一個系統(tǒng)工程,如果人一旦把它認識而且在實際的天地社會間,在治國救世的過程中把它解讀好、做成功一些事情,可以和愛因斯坦的相對論和量子理性的價值、貢獻相提并論。這些方面,無論是從解讀錢學森還是解答“錢學森之問”的過程,對我們來說有很多文章可以做,有很多事情我們應該做并且可以做,并且是推倒我們現(xiàn)在有些做法正本清源的來做。
 ?。ǜ鶕?jù)錄音整理 以發(fā)言先后排序 未經(jīng)本人確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