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報
電子報

華麗的冒險———評《Alice》





  Out了,多久才看《Alice》,無論妖孽范兒的Avatar咋折騰,還是感覺這個勇敢而神經(jīng)質(zhì)的小妮子蠻不錯滴!
  前陣子還在咂摸,迪斯尼除了蒂姆·伯頓,還能找誰?斯切爾伯格?呂克·貝松?八卦一番后還是覺得伯頓不錯,畢竟這年頭童心不死的導(dǎo)演不多了。初看《Alice》還是部很集大成的作品,既有童趣、想象力,又有蒂姆少不了的哥特風(fēng),畫面干凈而詭異,剪接富于變幻而靈動,也著實體現(xiàn)出這個vision老油條的功力!但劇情老套,對白空洞,結(jié)局倉促,不失為小說電影的反面教材。
  電影中人物各賦神氣,除了愛麗絲睿智的老爸,剩下的每個人都遲早要被關(guān)進瘋?cè)嗽?,不出意外的,伯頓依舊啟用“自家班底”,德普,海倫娜,哪怕是那個傻呵呵跪地求婚卻遭拒的倒霉蛋。當然,每個人也都傾注了心血,甚至是那些會說地道英語的小動物們。
  最有趣的無疑是白皇后的懦女子樣兒,那如朱古力做成的大嘴唇,不知是不是和09秋冬的McQueen商量好的,倒是和海瑟薇咸鴨蛋形的眼睛相得益彰,渾身散發(fā)著紫薇般那泛濫成災(zāi)的同情心,動作矯作,不禁想問一句“你還記得當年大明湖畔的﹡﹡﹡嗎?”,我想這未必是海瑟薇的錯,更像是伯頓內(nèi)心扭曲面的曝光,可以看出,導(dǎo)演對于白皇后毫無激情。至于紅桃皇后,是我最稱道的角色,我認為她是無辜的,一個生活在謊言世界里的人還能有顆“為人民服務(wù)”的心嗎?她虛偽,她任性,她急躁,她自私,她殘忍,皆是因為———幼稚。從這一角度看,她是可憐的。當然,她也需要這些謊言來支撐她的生活,需要人們的前恭后敬,阿諛附庸,她幼稚得不懂得什么叫信叛忠偽,白瞎了她那大如天體的腦袋了,在今天,心形logo早已成為慈善活動和狂熱愛國分子的必備元素,而波頓恰好讓這溫暖的心形綴滿這個反派的周圍,發(fā)型,唇形(估計美甲也是吧?。?,甚至刑架都采用這個殘忍的心形設(shè)計,無論從妝容造型,性格臺詞,這位導(dǎo)演妻子扮演的反派可謂是“剛剛好”,伯頓心中掖藏的小九九也不難發(fā)現(xiàn)了。
  關(guān)于這個瘋帽子也是個Mixture,磚紅毛發(fā),綠瞳孔,藍眼影,還有刷白臉上做作的橘紅腮紅……這些也難掩德普的魅力,鏡頭不時在嘴部的委屈特寫,很有“愛德華”的影子,哪怕是帽匠的身份背景都絲絲滲露著“剪刀手”的天賦,而當瘋帽子在刑場上鎮(zhèn)定自若的造反時,也易聯(lián)想到“陶德”冷靜、怨恨的神情,對于這個導(dǎo)演手中得力的棋子,德普從未令人失望,包括那番勝利之舞。
  主角愛麗絲也是一個亮點,蒼白的臉蛋,深深的眼圈,扁扁的小嘴,一副蠻經(jīng)典的哥特臉,還好沒有尖尖的下巴,保留了些許天真,但這樣卻更像鄧斯特了。片中唯有愛麗絲一人連換6套華服,大有《絕代艷后》里瑪麗公主的架勢。愛麗絲清純而倔強,就像后花園中怒放的白玫瑰,這是導(dǎo)演做出的恰當隱喻,她在不斷地糾結(jié)與否定中完成了自我成長的蛻變。
  片中不得不提的還有那群形態(tài)各異的小動物,如果要我客串這些其中的小B咖,我定會搖身變成“妙妙”。這只在空中懸浮的貓真是靈異且迷人,不光是那懶得猶如一朵云彩的胖身體,還有那一臉性感的壞笑。“妙妙”亦正亦邪,是個神秘的流浪者,他的lifestyle也算是一種理想狀態(tài)了。
  《Alice》并不是簡單的正義戰(zhàn)勝邪惡的大團圓,而是在大時代下,一個小女孩發(fā)現(xiàn)自己的過程。這過程雖說有點奢侈,但從中能體會到一種單純,單純的友情、單純的叛逆、單純的夢游、單純的成長。當然,從另一個世界來反諷現(xiàn)代生活,也是波頓的拿手好戲。無論是《骷髏新娘》中歡快的陰間,還是威利·旺卡的巧克力工廠,波頓所締造的世界總要比我們的“麻瓜世界”要精彩。碩大的蘑菇森林、表情奇怪的花朵,還有他始終鐘愛的哥特枯樹枝,這一切所謂的“仙境”的確要比那呆板而木訥的現(xiàn)實要誘人得多。然而人終究不能永遠在夢境中生活,當這一切結(jié)束,回到現(xiàn)實的愛麗絲也不再是那個唯唯諾諾的小姑娘,她變得勇敢而有主見。也許在某棵大樹底下,也會有個兔子洞等你栽進去。
  最后提一句,可愛的3D技術(shù)讓這個虛幻故事顯得更假,有時眼睛會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