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愛是前進的原動力
前不久,“未來伙伴杯”第十一屆全國智能機器人大賽在我校舉行,我校派出的以計算機工程學院學生為主,包括理學院、誠毅學院等十二支參賽隊伍在大賽上取得佳績。其中,滅火比賽的兩支隊伍獲得明年前往美國參加國際機器人滅火大賽的參賽資格,兩支隊伍的團隊負責人之一李鑫同學談及比賽時,臉上仍帶著藏不住的喜悅。
準備的日子很幸福
“我都不習慣睡床了?!崩铞未蛉さ恼f道。為了參加這個比賽,參賽隊員們請了一個星期的假,白天寫代碼,晚上調制機器人,困了就裹件衣服,躺在簡易的“椅子床”上休憩。一連十天都睡在實驗室,沒有真正睡過一個好覺。這次參賽的機器人模型是從相關單位借來的,同學們需要為之編程控制其行動。原型機器人沒到時,他們使用計算機工程學院機器人實驗室的中型機器人實驗,在樓上攻代碼,在樓下琢磨實物操控,分工明確,配合默契。由于原型機器人運送到的時間離比賽時間僅有兩周之隔,并且國際賽制滅火器機器人,逛世博機器人,擂臺賽機器人是新引進的,那就涉及對機器人的改裝問題。參賽隊員們除了要面對一無所知的焊接工作,還要到處尋找材料五金店、文具店、自行車行、超市、家具店……能想到的地方都留下了他們的足跡,而實在找不到的材料,他們只能選擇用類似的材料代替,但是性能會差一些。最困難的要算想方案和后期程序與機器人實物的結合工作在此之前隊員們都是在仿真的環(huán)境下做實驗,第一次對控制實物機器人對他們來說是一個挑戰(zhàn),但他們總是積極的面對挑戰(zhàn)。
一次回家路上遇到堵車,讓李鑫茅塞頓開,由此想到了解決機器人底盤過低的方法。準備過程中有很多困難,也有很多不期而遇的快樂,李鑫說他永遠不會忘記第一次成功的讓機器人行走時他們心中的那種激動,他覺得和隊友們一起奮斗的日子很幸福。
巧解難題
滅火器機器人主要利用紅外傳感測距,控制行走,利用灰度識別地面和門口白條,利用復眼辨別蠟燭的位置,在4個小室中準確找出蠟燭的位置將其熄滅,直走,轉彎,不同的路徑調用不同的策略,而比賽場地周圍的燈光,從門外投射的太陽光突然增強,亦或是比賽相關人員突然將手伸進賽區(qū),都會給靠紅外傳感識別方向的機器人帶來錯誤的判斷,所以它需要很精確地計算和周密的前期策劃,是個具有一定技術難度的項目。一開始的很多辦法都不能更穩(wěn)定的控制機器人,而且只要一步出錯,后面步步都出錯。老師給予了很多技術指導,并且也請來很多已經(jīng)畢業(yè)的學長們一起研究,最后他們想出了利用沿墻走這個方法,分開區(qū)域而不是固定路線,更好的判斷如何行進,從而巧妙地控制了機器人的行動,最后在比賽中奪得了金獎。
熱愛是成就夢想的風帆
李鑫的成功不是偶然的,這都來自于他從小對于科學技術的熱愛。記得那次,李鑫趁父母出去,將剛買的變壓器拆了,自己研究后做成了一個計壓器。高中時,由于缺乏實驗材料,他還經(jīng)常從廢電器上拔線圈。到了大學,他對機器的研究興趣有增無減,經(jīng)常一個人去實驗室。正是他這種對于機器無限的熱愛和追求,才得以和他的隊員們取得了今天的好成績。都說機會只留給有準備的人,本次比賽給了李鑫和他的隊員們一個展示自己,挑戰(zhàn)自己的舞臺,更重要的是,給了這些努力奔跑的人一個實現(xiàn)夢想的機會。雖然比賽結束了,但他們的熱情不會減少,夢想也將一直伴隨著他們迎接更多的挑戰(zhà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