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夢青獅潭
5月21日,在廣西師范大學獨秀作家群研討會上,我有幸認識了著名作家凌渡老師。凌老師今年已74歲高齡,仍精神煥發(fā)。作為獨秀作家群的第二代作家,凌渡老師40多年的辛勤筆耕,為文壇奉獻出了一道獨特的風景。
22日下午,為期兩天的獨秀作家群研討會閉幕之際,凌老師建議去青獅潭一游。青獅潭是距桂林市30余公里的靈川縣的一個大型水庫。1958年,周恩來總理到桂林視察,在漓江的游船上,親自審閱并參與繪制青獅潭的設計藍圖。青獅潭從l958年至l961年奮戰(zhàn)3年修建而成,是一個以灌溉為主、既能發(fā)電又能運輸?shù)木C合水利工程。青獅潭因湖畔一座酷似獅子的青山而得名。群山綠幽幽,潭水澗藍藍,系為桂林水上旅游之一大勝景。凌老此行青獅潭,不單為欣賞青獅潭那秀麗迷人的自然風光,更是為尋找50年的青獅潭夢想。1960年,凌渡老師就讀于廣西師院中文系(今廣西師范大學文學院)。那年,學校組織青年大學生下鄉(xiāng)修建青獅潭水庫,凌老師就在這群“書生意氣,風華正茂”大學生之中。浩浩蕩蕩來到靈川青獅潭下,激揚鋤頭,指點工程,磊石筑壩。只遺憾工程還未峻工,他們就返校上課,凌老師于1963年畢業(yè)赴廣西文聯(lián)工作。此后,由于工作繁忙,一直未能去青獅潭看看。但是,50年來,凌老師一直心系著青獅潭那山那水那大壩……由于我是本地人,比較熟悉青獅潭的地形地貌,榮幸受作家劉澍萌之委命,陪同凌渡老師前往青獅潭。23日早上8點,我們從廣西師大育才校區(qū)出發(fā)。天朗氣清,惠風和暢,是外出旅游的好天氣。越野車載著我們經(jīng)寬闊美麗的城東二環(huán)路,過繁華的八里街,進靈川縣城潭下路口左轉(zhuǎn)進入往青獅潭的三級公路。那是一條羊腸鄉(xiāng)間公路,路面不寬,但風景獨好。路兩旁整齊地立著高聳葉茂的白樺樹,在初夏的微風吹拂下,枝葉輕輕擺動,上午的陽光投射在樹葉上,亮晶晶,笑盈盈。一路上,凌老師一邊欣賞田野景致,一邊暢談當年與同學們奔赴青獅潭那雄姿英發(fā)之氣度。談笑間,我們已到了九屋的田間小路上。青獅潭那清澈的泉水澆灌著這片莊稼水稻,正茁壯生長。遠望處,那層層疊疊、綿綿密密的大山心腹便是青獅潭了。越野車真是爬山能手,不到5分鐘,就把我們送到青獅潭的大壩上。
車一停下,凌老師小孩似的奔向大壩,雄偉壯觀的大壩是水庫的主要工程。大壩建筑科學、美觀,壩長100多米,約4米寬,壩高50多米。大壩全用泥土砌成,呈梯形狀,內(nèi)側(cè)全用大理石加固,外側(cè)是厚厚的植被,既穩(wěn)固泥土,又秀麗美觀,壩首還有電動過壩筏道,既可涉水又用來運輸。大壩上還設有水泥護欄、巴羅克風格霓虹燈,這給大壩增添了幾分人文景觀。站在大壩上,眺望前方,水渠、田間、村莊,盡收眼底,確有“一覽眾山小”之胸襟。凌老師指著前方300里處的小村莊說:“那是九屋村,當年我們修水庫,就住在那村民家里。旁邊那一個個小魚塘就是當年挖土的地方,我們一擔一擔把土挑到壩上來。啊!千軍萬馬,那場面,那干勁,轟轟烈烈 ,浩浩蕩蕩!”觸景生情,凌老師此時已回溯50年前那崢嶸歲月里。“凌老師,這角度好,照相留個影!”站在一旁的劉澍萌打斷了凌老師的思緒。“好!好!50年了,今天才來看看,多壯觀、氣派!”凌老一邊說著一邊還用手筆劃他們當年勞動的場地。
我們租了一輪民用游船,船雖簡陋,但還寬敞。小船行駛緩慢,以便讓我們能盡情欣賞碧波蕩漾的水上及兩側(cè)郁郁蔥蔥的深山峽谷的自然風景。青獅潭景區(qū)由東湖、西湖和公平湖組成,總面積170平方公里,湖水面積約30平方公里,湖水容量6億立方米,被稱為“華南第一湖”。船慢慢向前行駛,兩岸崇山峻嶺,茂林修竹,泉水從峽谷中傾瀉而下,乳白似練;湖水清澈碧綠,波光粼粼,水光斂艷。青山、綠水渾然一體,山因水而秀麗,水因山而靈動。我們一邊欣賞大自然這出神入化的畫卷,一邊用相機永駐這快意時刻。老當益壯的凌老精神抖擻,執(zhí)意要到船頭拍照留影。船繼續(xù)前行,水面越來越寬。突然,心胸頓覺開闊。??!我們已進入公平湖了。煙波浩淼,一望無垠;澄靜如練,水霧繚繞;湖水充盈,氣蒸云夢。遠遠望去,那青山、綠水、藍天水乳般交融在一起,連成一線。我情不自禁地吟出王勃那“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的詩句。凌老贊嘆曰:“啊,太美了!人間仙境也!”此時游目騁懷,足以盡視覺之娛樂!
正當大家沉浸在公平湖的美景時,船已調(diào)頭回航。公平湖與我們慢慢遠去,大家不時回眸依戀。返航的行速稍快,大家飽覽公平湖勝景后,興致勃勃地暢談起來,從當年水庫的修建到今天那一艘艘的漁民烏蓬船。突然,前面駛來一葉輕快的小舟,一把紅色的太陽傘把我們的視線吸引過去,大家不約而同脫口而出“萬綠叢中一點紅”。劉澍萌以記者的敏銳動作,舉起相機把這美麗的瞬間拍攝下來。小船快速穿梭而過。那是一家三口,年輕的丈夫坐在船頭,后邊坐著美麗的妻子,懷里正抱著嗷嗷待哺的嬰兒。多少悠閑,多么真實,多么幸福的生活?。×枥蠋熣f:“靈感就從這里出發(fā),文學就從這里開始。這就是最真的生活,最美的文藝作品!”是?。∩钤谇嗒{潭的漁民,象青獅潭美麗的景色一樣,純真,悠閑,幸福!
為了共同的夢想,我與凌渡老師相聚廣西師大,共游青獅潭。凌老師幾十年的尋夢,艱辛爬涉而又筆耕不輟,從《故鄉(xiāng)的坡歌》到《聽狐》,再到《早晨,微霞滿天的公園》無不是凌渡老師人生尋夢歷程中一個個美麗的驛站。
回桂林的路上,凌老師一點不覺疲倦,跟我攀談起做文學來,談他40多年文學創(chuàng)作情懷?!拔膶W是生活情感的升華……由于每個人的人生經(jīng)歷和情感體驗不一樣,文學創(chuàng)作的風格就不一樣了……散文寫作是真實的,是個性化的……?!遍喿x欣賞凌老師的散文作品,字里行間無不感受到愫愫情絲之厚重與藝術價值之獨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