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報
電子報

藝術寫真承載得了我們的青春嗎?

    編者按:青春是一首動人心弦的贊歌,我們會用無數(shù)條燦爛的金線和幸福的纓絡,來編制這首贊歌中的每一個音符。拿什么紀念你的青春歲月 ,變成大家心中一個永不褪色的話題,藝術寫真也正是在這樣的時代背景下,在大學生中漫延開來,掀起了一股女大學生拍藝術寫真的狂熱風暴。

[青春手札]

美麗追求的另一種詮釋

愛美麗屬于一個無可厚非的追求,衢州各影樓刮起一陣“學生風”,不少學生正是打著“給青春留一本紀念冊”這一口號,在狹小的影棚里或陽光眷顧的草坪上,擺著各樣富有個性的姿勢,在鏡頭下定格下無數(shù)張華麗光鮮的靚影。王某,來自教師教育學院09級,她認為人的一生只能經歷一次青春,成長的過程總是有酸有甜,她希望有那么一套自己的藝術寫真,作為祭奠美麗蛻變的盛宴,在老的時候可以看看年輕時的模樣。和她同行的一個朋友何某,前不久花了399元拍攝了第二套寫真,她喜歡攝影燈光打在身上的感覺,并愿意毫不保留把青春個性釋放出來。
 用藝術寫真來保存自己的青春并不是大學生藝術寫真熱的唯一原因。每屆畢業(yè)生的頭等大事,就是投簡歷和參加應聘面試。根據全國婦聯(lián)2009年發(fā)布的“女大學生就業(yè)創(chuàng)業(yè)狀況調查”顯示,九成以上的女大學生在求職時,感受到性別歧視。不少學生趨于用個人寫真作為求職的 “利器”,用寫真展現(xiàn)自己的青春與美麗,以期獲得招聘方的注意,為自己爭取更多的機會。對于這種做法是否有效,我們不得而知。這不失為一種新的推銷和宣傳自己的方法,但是不能寄太大的希望在上面,畢竟招聘單位看重的還是畢業(yè)生的真才實學。

[青春手札]

藝術寫真不是紀念青春的最好選擇

拍藝術寫真的風吹過,女大學生們基于各種理由,投身于這股大潮。影樓的宣傳價是99元起步,最初,大家都選擇99元或100多元的實惠型。后來,不斷有人升級這個價格,追求更高級、更豪華的套裝。化學與材料工程學院10級張某對我們說,她的家里不寬裕,在上次十月長假,同寢的室友們都定了一套藝術寫真,她怕自己被別人背后議論,也硬著頭皮拍攝了一套,雖然價格還挺實惠,但心里還是犯疼,覺得自己實在不該這么浪費。

針對這種藝術寫真風中滋生出來的攀比風,宣傳部張老師談了些看法。她說,藝術寫真在最大程度上美化“雕琢”了個人形象,給人帶來自我麻醉感,但這并不是人的本真,過度沉迷于這類虛幻中,會讓人迷失前進的方向,不能正確清晰地認識自我。再者,現(xiàn)在大學生經濟還不能完全獨立,父母辛辛苦苦把他們送到大學念書,因為“很多同學都拍”,面對“一套百元,甚至幾千元”的理由,自己也跟風并攀比,這種做法顯然并不理性也不值得跟隨。更為重要的是,這種在“藝術”的形式下,滿足大學生對所謂“青春美麗”追求的做法很值得商榷,其實有別的更有意義的方式,比如把更多精力花在學習和能力培養(yǎng)上,一個人富有學問和內涵,那樣的美麗才經得起歲月的推敲。

[青春手札]

慎重選擇拍藝術寫真

針對上述大學生有這樣的熱衷及部分老師的看法,我們筆者也整理出自己的幾點建議,給那些還未拍寫真或正在猶豫和考慮的同學,希望能給她們一些思想上的指引,做個冷靜的決定。

第一,切勿盲目跟風:每個人的存在都是獨特的,不需要把別人追求的模式套在自己身上,別人選擇拍藝術寫真,心里也就跟著蠢蠢欲動,多給自己時間想想,適合別人的一定會適合自己嗎?第二,杜絕攀比心理:現(xiàn)在絕大多數(shù)學生還是靠家里支付生活費,不要毫不吝嗇把父母的血汗錢作為這筆美麗的支出,更不應該為了和身邊的人攀比,傾盡所囊只為了那裝飾后的虛榮。第三,慧眼辨識影樓的宣傳廣告:商家總是以利字為經營之本,雖然經常利用節(jié)慶日打套餐特價,低價宣傳等促銷,不要以為自己占了小便宜,商家才是最大的贏家。

青春是美麗的,更是珍貴的,我們必須擔當起這過程的每一步成長所作出的決定。美麗無罪,但不該把藝術寫真作為美好大學生活的唯一載體,身材和容貌固然是年輕的資本,但“青春”更重要的還是一種精神狀態(tài),一種積極向上的活力與風采,我們追求的“美”更應重在心靈而非重在外表。 當然,我們還是可以選擇這樣個性化的方式來記載美麗的足跡,只是,不希望所有人在為青春“存檔”的同時帶上缺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