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展工書記與我校學子共進午餐
2011年12月6日上午12點半,省委書記盧展工在校黨委書記關愛和以及校長婁源功的陪同下,來到金明校區(qū)北苑餐廳就餐。盧展工書記和我校潘錦瑞、魏湲丹、邵正波三位同學坐在同一桌吃飯,并與他們進行了愉快的交談。
盧展工:同學你是哪里人???幾年級啦?
潘錦瑞:盧書記,我是安徽合肥人,是大一新生。
盧展工:那還是外省的同學啊,怎么會來河大上學呢?
關愛和:河大每年招生,外省的學生都占一定比例。
潘錦瑞:盧書記,我們河大的歷史很悠久,而且我學的地理科學專業(yè)也很不錯呢。
盧書記看看潘錦瑞的餐盤問:你的這一份套餐要多少錢???
潘錦瑞:我的4塊錢一份。
盧展工:哦,那和我的一樣嘛。
這時,工作人員給盧展工書記端來一碗面。
盧展工:“這不是我點的,我要的是一份榨菜清湯,這不是我花錢買的,我不吃。同學,給你吃吧?!北R書記說著把面推到潘錦瑞面前。
潘錦瑞:盧書記,我們的飯菜還合您的口味嗎?
盧展工:嗯,挺不錯的,和我們省委機關食堂的差不多。現(xiàn)在大學生的伙食標準,比起我們當年要好得多?。∧忝總€月的生活費大概是多少???
潘錦瑞:我每個月生活費在700元左右,包括伙食費以及學習用品、生活用品的開銷。
盧書記又問身邊的魏湲丹:你是哪個專業(yè)的?
魏湲丹:我是新聞學專業(yè)的,盧書記。
盧展工:哦,那不錯啊,這可是很熱門的專業(yè)呢,搞新聞的要和政治打交道啊。
關愛和:今天盧書記還觀看你們新聞與傳播學院的演出了呢,不過由于行程的原因,沒有觀看完。
盧展工:嗯,今天的表演很不錯,有一個模仿“新聞聯(lián)播”的節(jié)目沒有看呢。你是幾年級的???
魏湲丹:我是研究生一年級的。
盧展工:那你們研究生有工資嗎?
魏湲丹:我們沒有工資,我們有補貼。以前的補貼是每人每月200元,今年提高到每人每月600元。
盧展工:哦,那應該能解決每個月的吃飯問題了。我們那個時候研究生可以上班拿工資呢。
這時,朱欽同學來到盧書記身邊問:“盧書記,您是浙江人吧?”
盧展工:嗯,是的,同學你是哪里人啊?
朱欽:我也是浙江的,我是浙江紹興人。
盧展工:哦,那我們還是老鄉(xiāng)呢。你會說紹興話嗎?那個“沒有”用家鄉(xiāng)話怎么說啊?
朱欽用紹興話說了“沒有”,盧書記很開心地笑了,讓朱欽回去吃飯,別等飯涼了。
過了一會兒,盧書記端起湯碗喝湯,他說:“我們河南人就像這大碗一樣大氣,一樣豪邁?!彼峙み^頭對朱欽說:“姑娘,在浙江看不見這樣大氣的碗吧?”
大家都被盧書記風趣的話語逗笑了。
潘錦瑞:是啊,盧書記,我們河大學子也像這碗一樣大氣。
盧書記微笑著點頭,看到攝影的時勇老師在旁邊的餐桌邊坐著,他說:“你也辛苦了,快去吃飯吧。”
邵正波:盧書記,明年就是我們的百年校慶了,到時候還請您光臨。
盧展工:是啊,明年就是河大的百年校慶了,河大可是全國為數(shù)不多的幾所百年老校呢。
盧展工對潘錦瑞說:小伙子,你很幸運啊,正好趕上明年的百年校慶呢。
潘錦瑞:是的,我很慶幸自己能趕上我們河大的百年校慶,我們河大百年積累下的厚重的文化底蘊讓我覺得很自豪。
盧展工:這一百年確實需要好好總結,明年的百年校慶要注意三點,這三點我已經(jīng)和關書記交流過了。(見本報一版新聞)大家用餐完畢,盧書記親切地跟三個同學握了手,并說:“跟你們一起吃飯,我很高興?!睂W子感言潘錦瑞:和盧書記以及校領導同桌共餐,最大的感覺就是盧書記很樸實,很親切,并不讓人感到有壓力。盧書記談話很隨和,讓人很放松,愿意和他交談。當盧書記把那碗面給我的時候,我覺得很溫暖。盧書記說話很實際,很風趣。盧書記和我握手時那股從手心里傳遞而來的溫暖,讓我感動。
魏湲丹:和書記一起吃飯的20多分鐘里,我感受到了書記的親切和對河大學生的關愛。他就像一位和藹的長者,關注著我們的生活起居,關心著我們的學習成長,這讓我感到十分開心與激動。這是一次很難得的經(jīng)歷,也讓我感受到了他平易近人的風范和心系群眾的情懷。
邵正波:盧書記給人親和的感覺,為人樸實,不擺官架子,關注民生,切實為學生,為教育著想,是黨員代表中的先進模范,值得我們好好學習。(潘錦瑞 魏湲丹 邵正波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