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事業(yè)在中國,我的成就在中國,我的歸宿在中國。———錢學森

錢老生前的諸多感人故事和他創(chuàng)新奉獻的精神深深打動了在場師生 攝影/御彥捷
本報訊(記者劉蔚如)12月10日,在人民科學家錢學森誕辰百年之際,我校舉行“學習錢學森精神,爭做創(chuàng)新型人才”紀念座談會,深切緬懷和追思這位杰出的清華校友。校黨委書記胡和平,中國載人航天工程首任總設計師、航天航空學院院長王永志院士等出席會議。
胡和平飽含深情地回憶了錢學森這位享譽海內(nèi)外的杰出科學家和我國航天事業(yè)奠基人生前的諸多感人故事,特別是他與清華大學的深厚情緣。從錢學森考取清華公費留美生到他在清華的經(jīng)歷,從他爭取回國的曲折過程到他在清華創(chuàng)辦工程力學研究班,透過一個個生動感人的故事,胡和平與師生們分享了他對于錢學森偉大一生的感悟和體會。
胡和平指出,全校師生要大力弘揚錢學森精神,深入開展向錢學森學習的活動,學習他忠于人民的愛國情懷;勇攀高峰的科學精神;誨人不倦的育人風尚;無私奉獻的高尚品格。
王永志在發(fā)言中指出,錢學森是一位功勛卓著的人民科學家。我們不僅要銘記他的豐功偉績,更要學習他的可貴精神并落實到行動之中,不斷攀登新的高峰、創(chuàng)造新的輝煌。
航天航空學院教授黃克智院士、過增元院士,常務副院長梁新剛教授,錢學森力學班首席教授鄭泉水,人文學院教授、《錢學森與清華之情緣》主編魏宏森等分別發(fā)言,回憶錢學森的感人故事,闡釋自己對于錢學森深刻思想和偉大精神的理解與感悟,表達敬仰與懷念之情。
紀念會上,3名航天航空學院“錢學森力學班”學生分別發(fā)言,緬懷錢學森學長的豐功偉績和高風亮節(jié),講述班級建設情況和取得的各項成績,他們紛紛表示。要學習錢學森學長崇高的愛國情懷和執(zhí)著的科學精神,爭做創(chuàng)新型人才,為國家富強和民族復興貢獻力量。
2009年秋,經(jīng)錢學森同意,以他的名字命名的清華大學“錢學森力學班”正式開班,成為我校學習貫徹錢學森教育思想、培養(yǎng)拔尖創(chuàng)新人才的新舉措。錢學森力學班至今已招收3屆共90名學生。
力9班是首屆錢學森力學班。2009年11月錢學森逝世后,力9班的全體同學曾前往錢老家中吊唁,并送上親筆書寫的悼念文集。力9班團支書張博戎在發(fā)言中動情地說:“錢學森先生在他近一個世紀的生命歷程中用思想與智慧為民族的崛起和發(fā)展作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我們力9班的同學們要像錢學森先生那樣,把國家與時代賦予的使命牢記心中,堅定理想信念,矢志拼搏奮斗,讓青春在為民族復興建功立業(yè)的崗位上煥發(fā)出最絢麗的光彩?!?br> 剛入學3個多月的力1班同學們是清華新百年迎來的第一批 “錢學森力學班”學生。力1班學生代表鐘麟彧表示:“不論是做人還是做學問,我們都會繼承和發(fā)揚錢老的精神,不斷開拓進取,不斷拼搏創(chuàng)新,為祖國建設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
我校師生代表以及清華大學與空軍聯(lián)合培養(yǎng)的首屆飛行學員班學生 100余人參加了紀念座談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