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器人總動員">
電子報
電子報

科創(chuàng)講堂
機器人總動員





  本期嘉賓:陳東良本期主持:王輝
嘉賓介紹:陳東良,機電學院副教授,碩導,主要從事海洋作業(yè)裝備、微小型仿生機器人領域、自動化設備研發(fā)等科研工作。指導亞太大學生機器人大賽10年,指導學生獲全國大學生機械創(chuàng)新大賽一等獎2次,全國大學生挑戰(zhàn)杯競賽二等獎2次,黑龍江省大學生機械創(chuàng)新大賽一等獎2次,黑龍江省大學生挑戰(zhàn)杯競賽一等獎3次,曾在《機器人》等學術期刊發(fā)表論文10篇,申請國家發(fā)明專利42項,曾獲第二屆中國青少年科技創(chuàng)新獎、哈爾濱工程大學十大杰出青年榮譽稱號。
1.問:亞太機器人大賽是什么性質的比賽?
  答:“亞太大學生機器人大賽國內選拔活動”是中央電視臺組織的在全國高校范圍內選拔代表中國參加“亞廣聯亞太地區(qū)機器人大賽”的預選賽。該活動的宗旨是致力于培養(yǎng)各國青少年對于開發(fā)、研制高科技的興趣與愛好,提高各參與國的科技水平,為機器人工業(yè)的發(fā)展發(fā)掘培養(yǎng)后備人才。我校從比賽開辦以來一直參加該項賽事,至今已經參加十屆。
  2.問:為了取得更好的成績,同學們平時應該注意培養(yǎng)哪方面能力?
  答:亞太機器人大賽需要學生能夠綜合應用所學的機械制圖、數電模電、單片機、傳感技術、自動控制、圖像處理、計算機編程語言、電機拖動等多門學科的知識。通過機器人平臺,可使學生對機電一體化系統(tǒng)有完整的系統(tǒng)認識,增強學生綜合應用所學理論知識,理論聯系實際的能力,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能力。我個人認為,參加這項比賽主要是多實踐,帶著問題去實踐,然后在實踐中去尋求理論知識的解答,這樣在逐步完成一個項目后,能力在不知不覺中就提高了。
  3.問:請您結合亞太機器人大賽的特點,為同學們做一個競賽規(guī)劃?
  答:亞太機器人大賽是一個比賽周期相對來說較長的競賽,從8月份拿到競賽要求到第二年的7月份進行競賽,準備時間近一年。做好比賽規(guī)劃是十分必要的。首先,對時間要合理規(guī)劃,時間周期長,跨學科知識多,所以,每個月,甚至每一天自己需要做什么、解決哪些問題,都要有合理的安排;其次,機器人設計與實踐的場所在啟航活動中心的地下一層,實驗室的場地寬闊,比賽要求多參與實踐,所以,需要同學們來實驗室進行親身實踐的機會相對多一些;第三,做好時間分配后,有參加過科技創(chuàng)新大賽經驗的同學可以直接投入到機器人設計這個層面上來,對于沒有參賽經驗的同學,我建議先設計一個小的項目,帶著問題來到實驗室,親自實踐后,遇到問題了,再向老師、書本、網絡上尋求幫助,形成良性循環(huán),慢慢地,曾經沒有掌握的知識,結合著實踐也就掌握了。現在在實驗室中,人員梯隊已初具規(guī)模,我校還成立了一個大學生機器人研究會,當中有好多學長可以幫助大家。
  4.問:在賽前準備和現場比賽過程中,會出現哪些問題,我們該如何解決?
  答:針對于亞太機器人大賽的特點,通常在準備階段就要將所有可能遇到的問題都盡量考慮到,比如在準備階段,首先要考慮的就是設計的機器人對于需要完成的任務是否具有創(chuàng)新性以及臨場應變性是否很強,這個是前期需要多次嘗試與實踐然后敲定的;接下來,通常要做好場地的考慮,包括地面材質的摩擦系數會如何影響到機器人行進中的速度,場地尺度誤差如何適應,加速度應該選取多少會讓機器人的運動速度在一個極限的范圍內等等。在比賽之前,需要到競賽場地進行實地調試,然后根據機器人的行進情況進行微調。在比賽階段進行臨場調試的情況會存在,但是各個大學都會采取在賽前就將競賽機器人調整到最佳狀態(tài),所以在比賽過程中較少出現問題。
  5.問:請結合您指導大賽的經歷,談談感想。
  答:指導亞太機器人大賽的這十年,也是自我成長的十年,看著同學們每天可以帶著問題來到實驗室,然后在相互討論、學習的氛圍中成長,也著實讓我看到了競賽的希望。在這里談談我的一些看法:
  首先,我校以工為主,無論參加什么競賽,都要秉承一個原則,就是實踐與理論相結合。我看到有的同學在想“我需要先學習完所有的知識,才能動手做出一些東西來”,其實這樣的想法是不可取的。同學們應該在觀察生活、思考生活的同時,發(fā)現一個創(chuàng)新點,或者發(fā)現某樣事物中存在的不足,帶著興趣,帶著疑問,走進實踐,走入書本知識,而且在學習理論知識的同時要多多借鑒國外的一些先進的理論,在不斷嘗試與創(chuàng)新之后得到自己的東西,這是發(fā)現問題、解決問題的一個過程。
  第二,目前學校對科創(chuàng)的投入很大,這是學校對同學們多多進行科技創(chuàng)新實踐的一種鼓勵,大家要抓住這個難得的機會,多參加一些高水平的競賽,打開自己的視野,多嘗試,多思考,多問幾個為什么。百煉成鋼,只有在不斷地參與和實踐后才會總結出屬于自己的知識。
  最后,亞太機器人大賽是一個融合了機電、計算機、自動控制、信息通信等多學科的綜合性大賽,比賽時中央電視臺進行現場直播,這是一個將各個大學拉到同一個競賽平臺的比賽,當自己大學的機器人快速移動于比賽場地上時,全國人都能看到自己的成果,這是多么榮耀的事情,而且,比賽的含金量相對來說也比較高。
  賽事鏈接:以“讓智慧行動起來,讓思維沸騰起來”為宗旨的 “亞太大學生機器人大賽(ABU)”至今已成功舉辦了十屆。這項賽事于2002年由“亞洲太平洋地區(qū)廣播電視聯盟”(ABU)倡導,選拔國內制作機器人的冠軍隊參加亞太區(qū)桂冠的爭奪。比賽的宗旨是著力培養(yǎng)各國青少年對于高科技的興趣與愛好,提高各參與國的科技水平,為機器人工業(yè)的發(fā)展發(fā)掘和培養(yǎng)后備人才。我校從比賽開辦以來至今已參加了十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