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生涯五部曲
———聽、說、讀、寫、譯聽 、說、讀、寫、譯本是外語學習的“五大技能”,外語系副主任張萍老師認為它也是大學生活的“五部曲”。本期皖江學堂我們邀請張萍老師為你解讀這看似簡單的概念中蘊含的豐富道理。
">
電子報
電子報

編 者 按
大學生涯五部曲
———聽、說、讀、寫、譯聽 、說、讀、寫、譯本是外語學習的“五大技能”,外語系副主任張萍老師認為它也是大學生活的“五部曲”。本期皖江學堂我們邀請張萍老師為你解讀這看似簡單的概念中蘊含的豐富道理。





  眾所周知,外語專業(yè)學習者都要致力于提高聽、說、讀、寫、譯五種技能。其實,這何嘗又不是大學生涯規(guī)劃的“五部曲”呢?
  聽,即學會傾聽。現在的大學生,大多是獨生子女,社會、家庭以及自身都習慣于被寵愛著,以個人意志為中心。很多學生養(yǎng)成了呼風喚雨、頤指氣使的壞習慣,不知道耐心、虛心地去傾聽,長此以往,容易形成孤僻、偏激的行事風格。遇到挫折不會勇敢面對,要么固執(zhí)到底,要么退縮、逃避,不愿承擔社會的、家庭的責任。要想成長為一個敢于擔當的現代大學生,就要學會傾聽教師課堂上的傳道授業(yè)解惑之言,提高專業(yè)能力;傾聽所有可以修正、彌補自身缺陷的建議和意見。
  說,即學會表達。有些大學生其實從小就養(yǎng)成了沉默的習慣,或許是性格使然,或許是語言表達能力有限。大學生涯中,每個人必須突破開口難的障礙,學會用語言準確表達和推介自我。說出自己的理想以及實現它的時間表和策略,說出自己已經具備的專業(yè)知識,還要大聲說出自己存在的不足和努力方向。其目的在于讓更多的人指正,得到更多人的幫助和支持。如此一來,“莫愁前路無知己,天下誰人不識君”?
  讀,即學會讀一切可以開拓眼界,滋養(yǎng)身心的書籍。對于在“說”這一方面有欠缺的學生來說,很大一部分因素是沒有足夠的 “輸入”。多讀,可以輔助學生對專業(yè)知識的消化,也就是說,可以將自己從課內學到的知識,融匯到從課外書籍中所獲取的知識中去,相得益彰,形成“立體”的、牢固的知識體系,直至形成能力?!耙槐竞脮梢杂绊懭说囊簧??!边@句話是有道理的。每個人都有自己心中的英雄或學習的榜樣,如軍人、科學家、老師、英雄人物等。這些令人崇拜或學習的楷模,也可以通過閱讀各類書籍去認識、去了解。認真研讀時,人人都會潛意識地將自己的思想和行為與書中所描述的人物形象進行比較,無形中就提高了自身的思想意識和道德素質。每一個學生都要在書籍的世界里,有自己的生活,把讀書視為自己的樂趣。
  寫,即寫下自己對專業(yè)知識與人生目標的理解、感悟和反思。很多學生在這個信息化的時代,早已冷落了紙筆,提筆忘字者大有人在。即便有了偶爾的感悟,反思也只是一閃而過,過后不思量。不加以記錄整理,這些珍貴的東西無法積淀下來,無法顯示自己成長的足跡,也無法指導今后的學習和生活。因此,大學生理應做到”一日三省吾身”,把“我做到了什么,什么沒有做到,提升的空間是多少,多久可以達到目標”等一一記錄下來,定期檢查翻閱,自我提醒,自我完善。
  譯,即學會“轉譯”所有已經習得的科學知識、技能及品德,有效地運用到建設和諧社會中去?!稗D譯”是一個再創(chuàng)造的過程,大學生經過四年的學習、鍛煉和積累,應該將父母、老師、親人、朋友給予的支持和幫助,轉化為一股強烈的感恩之力,載以夯實的專業(yè)知識、技能,在更廣、更大的范圍內將這份沉甸甸的愛傳播開來,遍及自己所能到達的每一處,而不是一味追求純粹物欲的、極度自私的生活目標。畢竟,大學生肩負著時代賦予的歷史重任,只有知行合一、德才并進的大學生才能有助于構建民主法治、公平正義、誠信友愛、充滿活力、安定有序、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社會。
  “五部曲”貫穿著大學四年的學習生活,交互發(fā)展,相輔相成,看到這里,你其實就已經開始了第一步———“傾聽”。不是嗎?(張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