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電子報
電子報

為身邊的楷模喝彩北京高校2010—2012 年創(chuàng)先爭優(yōu)優(yōu)秀共產黨員、中國石油大學2010—2012 年度勞動模范事跡簡介


  尹秀英
“教書育人是教師的天職。教師要甘為紅燭,照亮他人;甘為春雨,滋潤心田;甘為春蠶,傾其所有;甘為人梯,托起明天的太陽。
  作為一名共產黨員,我覺得對組織交給的任何工作,都要盡心盡力、盡職盡責地做好。要有責任心,有無私奉獻的精神,踏踏實實做事?!?br>  她是地球科學學院地球化學與環(huán)境科學系黨支部書記、副教授。她潛心教學和教研,獲校優(yōu)秀教學成果一等獎2項、二等獎1項,主編出版了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規(guī)劃教材1部,發(fā)表教研論文5篇。
  她關愛學生成長,被學生親切地稱呼為“媽媽班主任”;她積極參加學院發(fā)起的“1+1”助學活動,資助9名貧困學生安心學業(yè)。擔任學院工會主席、系黨支部書記等職務期間,她帶領學院工會榮獲“北京市模范職工小家”榮譽稱號,帶領系黨支部榮獲“中國石油大學(北京)2007-2009學年先進黨支部”榮譽稱號。
  孫旭東
“做行政管理工作,責任心和服務意識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但更重要的是要對自己從事的工作有興趣,不斷發(fā)現(xiàn)工作中的樂趣,這樣工作才會有信心、有勁頭、有成效。對管理者而言,尊重每個人是應有的最基本素質,特別要尊重比你職位低的人員,因為他們更在乎你對他們的態(tài)度,更容易因好的態(tài)度換來更積極的工作熱情?!?br>  他是國際交流與合作處處長,謀劃學校留學生教育的大篇章,使學校留學生由90年代末的10多人發(fā)展到現(xiàn)在的650余人。他愛崗敬業(yè),默默無聞創(chuàng)造國際交流佳績,爭取到更多的合作項目,為學校吸引了高層次人才,給師生創(chuàng)造了更多參與國際交流的機會。他發(fā)表論文30余篇,編寫英語教材7種、翻譯著作2部、參與教改項目2項,獲省部級一等獎3項。他滿懷激情,不知疲倦,事無巨細,盡職盡責,潤物細無聲地影響著身邊的每位同事,一心一意為學校師生做好服務。
  李根生
“作為一名教師,我時刻感到肩上責任重大。身為大學教師,既要為人師表、嚴于治學,為學生傳道、授業(yè)、解惑,為國家培養(yǎng)優(yōu)秀的人才,又要放眼科技前沿,開拓創(chuàng)新、不斷超越,永葆科研的生機與活力,為我國的石油工業(yè)多出高水平的科研成果?!?br>  他忠誠于黨的教育事業(yè),有強烈的事業(yè)心和責任心,認真履行教師職責,嚴格執(zhí)行教學計劃,教學和科研工作成績突出。
  他教書育人,系統(tǒng)主講“完井工程”等課程,組建了完井工程優(yōu)秀教學團隊;主編了《完井工程》、《水力噴射壓裂理論與應用》等教材,2010年至今指導研究生40多人。
  他潛心科學研究,理論和應用成果顯著,承擔了大量油田、省部級、國家級科研任務,現(xiàn)為“973”計劃首席科學家,在安全高效鉆井、提高油田采收率等方面做出了重要貢獻,近3年獲得省部級獎勵4項,并獲得第十二屆孫越崎能源大獎;近3年在國內核心期刊及國際學術會議上發(fā)表學術論文40余篇,申請國家專利近10項。
  孫長宇
“我在教學、科研等工作中取得的成績都是與所在教研室、課題組同事們的付出和辛勤工作分不開的。榮譽對我來說是一份激勵,也是新的起點?!?br>  他主要從事化工熱力學、氣體水合物和高壓流體相態(tài)方面的教學與科學研究工作,主講的“化工熱力學”本科生課程于2010年被評為北京市精品課程,參與完成的“化工熱力學課程與團隊建設”、《化工熱力學》教材分別榮獲2011年校級教學改革成果一等獎、二等獎。
  他近年來負責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點項目1項、面上項目2項,國家“863”計劃重大項目課題1項。2006年以來發(fā)表SCI收錄論文50余篇,取得國內外發(fā)明專利授權21項,出版的水合物專著榮獲2010年中國石油和化學工業(yè)優(yōu)秀出版物獎一等獎,取得的成果分別于2009年榮獲教育部自然科學獎一等獎、2011年榮獲中國石油和化學工業(yè)聯(lián)合會科技進步二等獎,并榮獲2011年孫越崎科技教育基金第二十屆優(yōu)秀青年獎。
  周子勇
“認真?zhèn)湔n,上好每堂課是教師的職責;關心學生,關愛學生是教師的本份。作為一名普通教師,我只是踏踏實實做好自己的本職工作,平常心,平凡人,平凡事?!?br>  他是地球科學學院地質學系的一名教師,他任勞任怨的工作態(tài)度、默默奉獻的工作精神得到了學院教師和學生的一致好評。
  為了學生的成長,他甘于奉獻,做學生的貼心人。他想學生之所想,急學生之所急,真正把以學生為本落實到自己的工作中。面對學生,他永遠是面帶笑容。
  他盡自己所能,幫助經(jīng)濟上有困難的同學。地學院有一個“1+1”助學工程,從2004年設立的那年起,他每年資助一名學生,資助金額已達近萬元。
  他的付出,得到了廣大同學的好評。2009年,他被評為全校“我最喜歡的老師”之一。
  面對繁重的教學工作,他始終一絲不茍,用自己最大的熱忱認認真真上好每一堂課。5年來,他平均每年的課時都不低于250學時,在學生評教中,他的課年年居于前列。
  王芳
“感謝我的學生,是你們給了我存在的價值,努力的動力,前進的方向,你們是我的學生也是我的益友。
  感謝我的同事,無論是當面的直諫還是背后的暗助,都是我化蛹為蝶的力量!
  ‘學高為師,身正為范’是我教書育人的座右銘,而‘結草銜環(huán),飲水思源’是我做人的原則。我將把這份感謝與感恩化作行動,勤奮敬業(yè),激情逐夢,努力做到更好!”
  2004年,她獲得中國石油大學(北京)青年教師教學基本功比賽一等獎;2007年,獲北京市第五屆青年教師教學基本功比賽三等獎;2011年,獲中國石油大學(北京)第七屆教學成果二等獎;2011年,獲教育部教學指導委員會質量工程“高等學校教學優(yōu)秀結題課題”獎。她主持或參與校級教改項目8項,指導國家級大學生創(chuàng)新創(chuàng)業(yè)訓練計劃項目1項,指導校級本科生科技創(chuàng)新項目7項,指導卓越工程師班學生科技創(chuàng)新項目16項。
  她是《大學物理》校級重點課程和精品課程的主要貢獻人,參編出版教材2部。她主持國家級科研項目1項,發(fā)表科研文章9篇,教改文章1篇。
  徐長亮
“在5年的留學生管理工作中,雖有難言的艱辛,但更多的是收獲的喜悅,尤其是當感受到畢業(yè)留學生對中國的留戀、對母校的懷念、對老師的感激之情時,我覺得所有的付出都是值得的?!?br>  他負責的留學生管理工作瑣碎繁雜,涵蓋了留學生來校學習生活的各個方面,可以用“五心”來概括他幾年來的工作:用心、細心、耐心、責任心、熱心。
  用心:他用心思考,探索留學生的管理方法和模式,開發(fā)留學生網(wǎng)絡管理系統(tǒng),制定詳細的規(guī)章管理制度,帶領和組織留學生開展豐富多彩的文體活動。
  細心:無論是對待學生、接待來訪還是對外宣傳工作,他都認真細致、保質保量,關注每一個細節(jié)。
  耐心:無論每天接待多少同學,他都能夠耐心地對待每一位學生,私下里留學生們都把他當作哥哥一樣信任。
  責任心:他寒暑假不休息、節(jié)假日加班,手機24小時開機。有突發(fā)事件需要處理,他總是第一個到現(xiàn)場的人。
  熱心:他每年積極參與組織工會、黨支部的多項活動,熱心為大家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