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都是相互的”———三位老師與學生之間的故事
這是關于老師與學生的故事。故事中的三位老師都給予了學生愛與溫暖,學生也通過不同的方式進行感恩。不論20天、10個月,還是14年,情感跨越了時間的鴻溝,表達著同一主題:愛是相互的。(一)我校外國語學院大三學生鄭丹,以“老師”的身份,遇見一個叫王星的男孩兒。
2011年夏天,鄭丹赴湘西永順勺哈小學支教,20天的時間,留給她了一段無法抹去的記憶。
當時,鄭丹和隊員們一起上街宣傳,招收學生。于是,有了下面的一段對話。
“小朋友,我們是來給你們免費教課的。你總在旁邊看,怎么不報名呢?”“我已經上初中了,別叫我小朋友!”王星不屑一顧。
正式開課后,初中班的課堂上并不見王星的身影。鄭丹在教室外面發(fā)現了他。
“你咋不去上課?”
“不想,不感興趣?!蓖跣堑拖铝祟^。
“我?guī)氵M去,好不好?”
“不,我不想去?!?br> “你爸媽在家嗎?”鄭丹問。
“不在,我和爺爺奶奶住一起。”
當天下午,鄭丹走進了王星的家,他家里還有爺爺奶奶和雙胞胎弟弟。
看到鄭丹來,王星笑了。
“是我沒用,沒讀書,不能給三個孫子提供好的條件?!蓖跣堑哪棠陶f著說著,眼淚就流了出來。
王星才13歲,每天要在5點鐘起床,做全家人的早飯,還得照顧弟弟。
“小小年紀就得為一家人的生計著想,真難為孩子了?!蓖跣菭敔數脑捵屶嵉ぁ靶奶邸?。 看來,鄭丹誤解了這個孩子。
臨走時,王星跟鄭丹說:“我想去學校上課?!?br> 王星來上課了。有時候,王星沒吃早飯,鄭丹就叫他和志愿者們一起吃,邊吃邊聊天。
20天里,鄭丹看到王星身上細微的變化。王星會主動叫鄭丹去他家玩,給鄭丹講他遇到的麻煩和苦惱,還會主動幫助其他教員做些力所能及的事,積極地參與學生活動。
第二次家訪時,王星的奶奶送給鄭丹一把四季豆。奶奶說:“沒什么值錢的東西,帶回去給教員們嘗嘗鮮,表達一下謝意?!编嵉げ灰?。王星硬是把四季豆塞到她的懷里,還冒出了一句———“愛,都是相互的”。
鄭丹鼻子酸酸的,滿是感動,有種想哭的沖動。
作為志愿者,鄭丹終會離開的。走之前,鄭丹給王星和他的爺爺奶奶拍了張照片。照片上,王星笑得很燦爛。
鄭丹走的時候,王星送她到公共汽車旁。“你永遠是我老師,以前沒人對我這么好過……”王星流淚了,舍不得。
返校后,鄭丹時常給王星發(fā)信息或打電話,詢問他的情況,叮囑他努力學習,鼓勵他承擔起自己的責任。鄭丹告訴記者,前幾天,王星打來電話說,期中考試他排在年級第四名。
“真替他高興!”鄭丹希望,暑假再有志愿者到勺哈支教時,能夠替她帶去對王星的問候。(二)接下來的這個故事與校藝術團舉辦的“舞出我人生”舞蹈專場有關。
劉嫣是舞蹈專場的指導老師,10個節(jié)目,10個月,她始終陪伴著藝術團舞蹈部的學生。
興湘學院法語專業(yè)學生劉雅婷,是舞蹈部部長。從去年9月到今年4月,她和隊員的生活都與舞蹈緊密相聯。在節(jié)目沒有被搬上舞臺之前,她們要做的,只有兩個字:練習。
一遍遍的訓練,“疼痛”成了她們共同的感覺。
“劉老師很親近,經常和我們開玩笑”,劉雅婷想起這些,笑了,“但在訓練的時候,她很嚴厲,一絲不茍,完全‘忽視’我們夸張的抱怨。”
舞蹈《畢業(yè)照》要展現一種悲傷的離別。可是,她們在跳的時候,總是不由自主地笑場。劉嫣則用幽默的話語形容學生的表演,惹得大家不好意思。劉嫣讓學生在寓教于樂中體會到:舞蹈是要注入感情的。
10個月里,指導、訓練、交流,這群跳舞的學生成了她生活的重要組成部分。
4月22日,“舞出我人生”舞蹈專場演出的后臺,劉嫣目不轉睛地關注著臺上的學生,每個節(jié)目結束,她都會長舒一口氣———10個月的付出沒有白費。
節(jié)目結束后,學生們把劉嫣高高拋起,借此表達他們內心的興奮與感激。她們還早早地做好了 “ILOVEYOU”的手工模型送給劉嫣。
那一刻,劉嫣哭了,因為感動,感受到學生們對她濃濃的愛。
后來,劉嫣把這份愛,寫進了《關于專場,關于舞蹈部》的文章中。她在文章中寫道:“關于專場,關于這個快樂的集體,關于這幾十個可愛的小朋友,不知道能帶他們走多遠,不知道能陪他們走多久,但真的很高興,這一路走來,身邊有你們的陪伴……”
劉雅婷說,她會繼續(xù)留在舞蹈部,而劉嫣也會繼續(xù)為這一群愛舞蹈的學生指導。
我們期待,她們會有更多的故事上演……(三)齊爽是我校2010級編輯出版班的學生。她的家鄉(xiāng)在黑龍江省北安市,距離湘潭有3000多公里。
洪克蓮是齊爽小學一至六年級的班主任,幾乎伴隨著齊爽的整個童年。
11歲時,齊爽失去至親至愛的父親。洪克蓮給了齊爽所能給的幫助:想方設法尋找資助她的人,解決她的學雜費;鼓勵她參與同學的游戲,學會堅強地面對生活。
初中時,一有空,齊爽就會約上同學一起去看望洪克蓮。高中,課程忙了,沒有太多的時間去探望,就讓媽媽多和洪克蓮的聯系。
高考臨近,齊爽的同學趙志亮和她聊天說:“我家樓上,有位老師的女兒在中考那天騎車摔倒了,情況很嚴重。
齊爽的第一反應是:這個老師可能是洪克蓮?!胺路鹦挠徐`犀似的。”她把這件事告訴了媽媽,媽媽從與洪克蓮的通話中確定了齊爽的猜測。
最后一次模擬考之后,媽媽帶著齊爽去了洪克蓮女兒所在的醫(yī)院。齊爽和媽媽去看望的時候,李雨桐依舊昏迷。
幾天后,雨桐永遠的走了。齊爽成了她的“女兒”。
上大學時,齊爽對洪克蓮的牽掛沒有因為距離的增加而減弱,反而加深了。每隔一段時間,齊爽會打電話給洪老師,和她聊聊自己的大學生活。
大一寒假后,齊爽和同學一起去看洪老師??吹剿麄儯榭松徍芨吲d。
洪克蓮記得齊爽小時候的每個細節(jié)。有次大掃除,齊爽弄丟了盆子,老師懲罰了她。“洪老師說向我道歉。這都將近過去十年了,老師還放在心上,我真的很感動?!饼R爽說。
大學的第二次寒假,齊爽和同學高銘澤一起去看望洪克蓮,還帶了禮物。因為學生的到來,洪克蓮高興地忙碌著。齊爽也和老師一起聊天,做菜?!拔艺嫘腋?,有你們這些孩子在。”洪克蓮拉起齊爽的手。
齊爽一直惦念著洪克蓮,“如果在報紙上發(fā)表了,記得帶一張給我,我拿回東北,給洪老師看看,也讓她高興高興?!?br> 14年過去了,齊爽對洪克蓮給予的溫暖永不忘記。
后記:接到鄭丹電話的時,應該是王星開心的時刻,因為王星知道有一位“老師”也在牽掛他。當看到舞蹈專場以一種近乎完美的姿態(tài)落幕時,劉嫣的內心是欣喜的,因為她見證了學生的付出與成長。洪克蓮為有齊爽這樣的“女兒”感到幸福,齊爽也會因這個“媽媽”,多了一份牽掛。不同的故事演繹同樣的旋律。
有愛與被愛,牽掛與被牽掛,想起來也是一種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