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田”實習:具有趣味性的農(nóng)業(yè)生產(chǎn)實踐
用鋤頭和鐵鍬進行翻土,然后用打缽器在特制的土壤上打出一個個營養(yǎng)缽———用土做成的中間帶有小孔的圓柱體,用以棉花種子的生長。二運籃球場旁的“三田”(科研田、試驗田、豐產(chǎn)田)實習基地上,植保1005班的學生們正在熱火朝天的進行上述勞作,雖是早春,但記者在現(xiàn)場看到不時有同學擦著臉上的汗水。
該班的孫浩是第一次接觸打營養(yǎng)缽,在操作中很是好奇,不時地詢問老師和身邊的同學,“怎樣才能打出一個合格的營養(yǎng)缽?為什么我打出來的營養(yǎng)缽總會破了?”對此,該班科任老師周興苗告訴他打營養(yǎng)缽的要點:需要將打缽器里的土壤弄結(jié)實,這樣打出來的營養(yǎng)缽才不會斷,才是合格的。
當天下午,該班共打出300個營養(yǎng)缽。記者了解到,這次的課程是為以后的實驗做“鋪墊”,打好的營養(yǎng)缽,將會被送到指定的地方擺放整齊后用薄膜覆蓋起來,在以后的實驗課里,他們將在營養(yǎng)缽內(nèi)種植棉花?!斑@就是植科院獨有的專業(yè)實踐課“三田”實習,打營養(yǎng)缽只是這門課的一個縮影。在這里,學生以小組為單位,負責種植水稻、棉花、小麥和油菜四大作物,親身經(jīng)歷從作物播種到收獲的全過程。”周興苗介紹道。
“去看看我們自己的親生兒子和丫頭咯”,張宏麟所在的生產(chǎn)小組將自己親手種植的小麥和油菜看做他們的“親生兒子和丫頭”,每次上課時去“看望”他們已經(jīng)成為張宏麟生產(chǎn)小組的必做之事?!耙郧霸诶霞疫|寧的時候,我從未接觸過農(nóng)田實踐,我對此很感興趣,和媽媽打電話的時候還經(jīng)常提到自己在這個課上學習的內(nèi)容呢?!?br> 和往常一樣,這節(jié)課在進行簡單的理論知識介紹后,周興苗帶領學生來到了實習基地進行日常的田間管理和病害的觀察防治工作。“大家快過來看一下,這邊的油菜有霜霉病”,話音剛落,周興苗便“身先士卒”的穿過面前大片的油菜摘下了有病患的葉片,隨后便結(jié)合手里的油菜葉片給學生們講解霜霉病的具體特征?!袄蠋?,這塊患有霜霉病的油菜葉片上白色的是什么?”“白色的是霜霉病的菌絲。等過幾周病害旺盛的時節(jié),我再請植物病理方面的老師來給大家進行實地講解,讓大家對植物病害有更加深刻的了解?!?br> 這節(jié)課余下的內(nèi)容,在周興苗的指導下,張宏麟還看到了正在進行交尾的菜粉蝶、正在進行油菜花粉采集的熊蜂、瓢蟲、食蚜蠅、蚜蟲等。張宏麟告訴記者,每次上課時自己都會學到新的知識,譬如在小麥和油菜的生產(chǎn)過程中,都要進行開廂、挖溝、整平廂面、播種、澆水、施肥、除雜草、間苗等工序,而且在種植油菜時,還需要移栽?!耙郧拔疫B油菜有果實都不知道,也不知道油菜能榨成油,因為我們那里不種油菜的,吃的都是大豆油。”
特别推荐: |
老师您好,我公司自2007年来,一直从事媒体融合研究,首创工作提醒、工作记忆功能,让平台能自动登录、并嵌入校对系统,隔离政治敏感词,同时让新闻作品一键发布到多个平台(新闻网、微博、公众号、各短视频),并能自动统计稿费,让您的工作轻松、快捷,极大的提高了新闻部门的工作效率,各种媒体工具如下,希望您能试用! |
一、华文融媒云中心(精华版、医院版、期刊版、内刊版) |
二、报刊阅读云(PC端、移动端、小程序、合订本、报刊导读) |
三、华文培训云(新闻写作、医院文化内训、企业文化内训、校园文化内训、党史培训) |
四、中小学题库云 |
五、舆情云 |
六、校对云 |
七、网上报送与评选云 |
八、电子报刊订阅云 |
九、上传素材变现 |
十、巡检云(正在开发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