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電子報
電子報

建“家”就是建?!倚s獲“先進教職工之家”稱號



  中國傳媒大學第一屆教職工代表大會第四次會議


■校工會組織工會干部赴沂蒙革命老區(qū)學習考察


■每天的“工間操活動”


  家是什么?家是充滿溫暖的地方,家是獲得倚靠的地方,家是溫馨和諧的地方。我校一直秉持“建家就是建校,建校就是建家”的理念,努力將我校工會建設成為一個溫暖和諧的教職工之家。11月2日,北京市教育工會主席史利國、常務副主席劉歡、組織建設部部長李士恒及首都經(jīng)濟貿(mào)易大學等4所高校工會負責人組成的驗收專家組一行7人蒞臨我校,對我校創(chuàng)建“北京市先進教職工之家”工作進行評估驗收,并授予我?!跋冗M教職工之家”的獎牌。這意味著我校自1993獲得“合格教職工”之家稱號以來,經(jīng)過不懈努力,又邁上了一個新的臺階。
  加強黨政建設,構(gòu)建民主之家工會是在黨的領導下,通過正規(guī)渠道依法為職工維護合法權(quán)益,調(diào)動職工工作積極性,為職工提供滿意服務的群眾組織。黨的領導是做好工會工作的政治保證,黨政支持是做好工會工作的重要基礎。近幾年,學校黨委和行政重視工會工作,加強領導,支持工會依法獨立自主開展工作,建立和規(guī)范黨政依靠教職工辦學的制度和途徑,為工會工作的開展提供了良好的環(huán)境和條件。
  工會作為“教代會”的工作機構(gòu),每年配合黨委組織召開“教代會”?!敖檀鷷笔墙搪毠ひ婪▍⑴c學校民主管理和監(jiān)督的基本形式,會前工會要征集提案,教代會代表以提交提案的形式匯集廣大教職工意見;會后工會將教代會提案委員會審議立案的提案分到各職能部門督促落實。近年來,學校工會始終把完善教代會制度作為有效保障教職工民主權(quán)利的重要措施,成效顯著。校工會常務副主席趙怡介紹說,通過這種機制,學校解決了很多關于教學、科研、管理及教職工切身利益的問題,體現(xiàn)了學校黨政領導“全心全意依靠教職工辦學”的宗旨。
  工會這個“大家”是由各分工會的“小家”構(gòu)成的。遠程與繼續(xù)教育學院分工會是我校首批獲“先進”的工會。該分工會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來建設“民主之家”,例如,通過全體教職工大會和工會委員會真正做到民主決策、民主監(jiān)督。我校另一先進分工會———后勤分工會重點加強政治理論和法制學習,增強了職工的公民意識、法律意識和道德觀念。后勤分工會顧主席介紹說,通過學習,后勤職工認識到自己為學校教學科研及后勤服務保障的工作不僅光榮且責任重大,從而在工作中更加愛崗敬業(yè),無私奉獻。
  感受組織溫暖,建設和諧之家工會就是職工的第二個家,他們有什么不愉快的事情,有什么不順心的地方,都能在工會得到排解。在工會,職工們感受到了組織的關懷,感受到了家的溫暖與和諧。趙怡常務副主席說,要申請學校的“先進教職工之家”要從小家做起,而小家是由無數(shù)個職工們共同撐起的。只有職工們真正感受到了家的溫暖,小家才能造就大家。而這溫暖,來自工會,來自組織,來自每一位成員。
  校院兩級工會扎實開展慰問和“送溫暖”活動,憂教職工所憂,積極采取措施為群眾辦實事。近年來,共落實關系到師生切身利益的購買經(jīng)適房、開通班車、子女入學等重要實事數(shù)十件,為和諧校園建設做出了貢獻。此外,工會設立了“送溫暖慰問金”,加大對困難職工救助力度;每年“五一”、“十一”、“教師節(jié)”以及“元旦”、“春節(jié)”期間,都向全校教職工發(fā)放慰問品、慰問金,組織看望知名專家、學者、勞模和患病教職工。
  工會積極關心教職工身心健康,每年暑期都會組織教工健康療養(yǎng),為教職工辦理“京卡”,同時積極配合校醫(yī)院組織每年一次的體檢。在汶川、玉樹地震等自然災害發(fā)生后,校工會積極組織教職工奉獻愛心,累計捐助80余萬元。
  送溫暖也是各個分工會的特色活動,遠程與繼續(xù)教育學院屈善孝副書記告訴記者,學院外聘職工占全院職工的三分之一以上,鑒于此,2012年學院為外聘職工增加了每年體檢項目,花費金額近8000元。后勤分工會顧主席介紹,后勤公司關心每年退休的職工,為剛退休的職工送新年賀禮,也多次慰問生病職工、困難在編人員、非在編人員,為他們提供補助。
  特色職工培訓,提高服務能力職工培訓是各分工會工作的重要內(nèi)容,這不僅涉及到職工的工作能力,也是工會長久建設和長遠發(fā)展的保障,更是學校發(fā)展的有力保障。由于各學院現(xiàn)實情況各有不同,專業(yè)設置也各具特色,工會的職工培訓也各有各的特點。
  比如遠程與教育學院分工會結(jié)合學院特點,組織計算機與網(wǎng)絡課程的培訓。據(jù)屈副書記介紹,學院分工會于2010年先后為信息員和教職工開設了《新聞攝影》、《新聞寫作與編輯基礎知識》和《辦公自動化》等課程,還曾邀請全國高校繼續(xù)教育協(xié)會秘書長嚴繼昌來學院舉辦關于網(wǎng)絡教育、繼續(xù)教育的講座。另外,分工會還組織職工赴維也納大學、薩爾茨堡大學等國外大學進行培訓,開拓眼界,提升管理與服務能力。
  同樣是職工培訓,后勤管理處采取了比賽的形式。顧主席介紹,通過組織中國傳媒大學首屆職工勞動技能大賽,激勵了非事業(yè)編制職工立足本職崗位、鉆研技術(shù)的積極性,促進了職工隊伍整體素質(zhì)的提高。
  多樣文體活動,豐富業(yè)余生活圍繞建設“和諧校園”,校工會開展了各項活動,既豐富了職工的業(yè)余生活,也充實了校園這個大課堂、大舞臺。校工會積極倡導“每天鍛煉1小時,健康工作50年,幸福生活一輩子”的健康理念,堅持組織各文體協(xié)會開展活動,推進全民健身計劃。通過舉辦大合唱比賽、歌唱大賽、書法攝影作品展、軟式排球等豐富多彩的文體活動,有力地促進了校園文化建設。從2011年開始,教工運動會與學生運動會合并為學校運動會,師生同場競技,成為和諧校園的靚麗風景。
  以各分工會為例,遠程與繼續(xù)教育分工會組織了堅持數(shù)年的課間操活動,每天上午10點鐘和下午3點鐘定時播放廣播體操音樂,敦促教職工進行鍛煉。分工會還組織春游秋游以及羽毛球、排球等各種球類和棋類比賽。特色黨務活動也是一大亮點,遠程與繼續(xù)教育學院分工會和后勤分工會都開展了一系列“創(chuàng)先爭優(yōu)”活動。如學習黨史、開展愛國主義教育、登山植樹等活動。
  在我校,無論是校工會還是各分工會都在積極為教職工服務,為他們送去家的溫暖,使他們?nèi)硇耐度牍ぷ鳎矠樗袑W生提供了一個良好的受教育平臺。相信我校榮獲“先進教職工之家”之后,會繼續(xù)做好各項工作,向“模范教職工之家”更進一步。正如趙怡常務副主席所說,工會所做的可能是一些瑣碎小事,但卻能夠為教職工解決后顧之憂,家的職能不正是如此嗎?家不會為你做特別偉大的事,但是你離不開家,因為只有在家里,才充滿了溫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