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傳教育基金會:培植校友文化 我們?nèi)孕枧?
□記者黃先昊中傳的“海底撈大學”名號一直是同學們津津樂道的話題,但是中國傳媒大學教育基金會人們就知之甚少了。事實上這所只有4名工作人員的高校教育基金會雖然最近幾年才開始正式運轉(zhuǎn),但是已經(jīng)參與了很大一部分我們所熟知的學生資助項目跟學生活動,包括“星光獎”、校團委暑期實踐、齊越朗誦節(jié)等。上學期末,基金會秘書長許學峰老師收到了一封感謝信,信件的主人是戲劇影視學院09級李海青同學,信中提到是學?;饡o予他的幫助,使自己學會了感恩。
“起個大早,趕了晚集”
中國傳媒大學教育基金會于2004年開始準備籌建,06年起正式申辦,07年正式注冊。2004年初,國務(wù)院通過《基金會管理條例》,中國第一家非公募基金會隨之成立,高?;饡查_始發(fā)展起來。跟其他學校的教育基金會相比,中傳的教育基金會算是“起個大早,趕了晚集”。許老師坦言,目前中傳教育基金會的發(fā)展在北京市的高?;饡羞€是處于中偏下的水平。相比一些綜合性大學和工科院校,我們的募捐額也略顯寒酸,在這其中,校友捐贈并不是太多。
目前學?;饡幕I資項目主要集中在四個方面:資助和獎勵學生與學生活動;鼓勵教師教學科研;支持學校硬件設(shè)施建設(shè);支持學校對外交流和人才引進。其中每年的“中央三臺獎”、“星光獎”是常態(tài)化的,去年的齊越朗誦節(jié)基金會提供了一筆資金,學校新圖書館開館的時候葉建新、李乃宙教授等捐贈出的畫作目前也由基金會保管。另外偶爾也會有發(fā)來感謝信的李海青同學的這種情況。
李海青是家鄉(xiāng)少數(shù)的大學生之一,家里人四處借錢再加上助學貸款才得以順利入學,大學期間一邊打工一邊上學,“當自己的生活費能夠自理的時候,我很自豪”他在信中說。當他以為就這樣可以直到畢業(yè)的時候,卻在畢業(yè)前夕遭遇了一場變動?!按笕俚哪莻€除夕夜里,一場大火摧毀了我的一切的美好向往”。萬幸的是那場火災沒有傷到人,可是新開學的時候,他卻再也拿不出學費來了。
整個大四李海青都在打零工,希望可以自己攢出學費順利畢業(yè),但沒有畢業(yè)的他的收入始終只能維持自己的生活費用,欠下學校的學費卻是無能為力。戲劇影視學院的老師把這些情況向基金會說明之后,基金會為李海青提供了剩余的學費,使其得以順利畢業(yè)。畢業(yè)前夕,李海青通過學院給基金會發(fā)來感謝信,他說:“在這個社會中,我有很多人是要感謝的。從小到大,一直幫助我的人有很多很多,在每個角落里都會有人在關(guān)注我,愛護我的成長,當我們懂得感恩的時候,世界就充滿了愛?!彼硎咀约航窈髸⑦@份愛繼續(xù)傳遞給別人,這也正是基金會最希望看到的。
仍需培植的校友文化校友對母校的捐贈是評價一所大學聲譽的指標之一,這就要學校去培植出自己的校友文化?!斑@需要學校自身做一些調(diào)整”許老師說,“需要從學生入學起就開始培養(yǎng)”。校友本身愛校的情結(jié)是一件潛移默化的事情,學校對其產(chǎn)生的影響會伴隨他一生。另外更重要的是,學校應(yīng)該主動地承擔起溝通校友的工作,為校友與學校的聯(lián)系架設(shè)平臺,使校友跟學校建立起常態(tài)化的聯(lián)系。許老師認為,在這方面,學校還能夠做得更多、更好。從情理上說來,在校期間受到過資助的學生畢業(yè)后通常應(yīng)該會更愿意反過來對學校進行資助,但就我們學校目前的情況來看,這樣的案例也并不太多。許老師建議學校定期舉辦一些活動,比如馬里蘭大學的年度捐款,募集到的捐款有多少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它能加深學校跟校友的聯(lián)系,也方便校友了解學校的最新情況。
此外,基金會自身也需要得到重視。目前中傳的教育基金會一共4名工作人員,很多活動都沒法展開。許老師介紹基金會非常愿意吸納一些學生志愿者,志愿者能夠參與基金會的活動,包括與捐款人進行溝通、搜集同學們的想法建議等,使基金會更加貼近學生。另外,雖然基金會每年都會對團委的暑期實踐項目進行資助,但許老師還是希望能有基金會自己的志愿者團隊走向社會,做些有意義的事。
“基金會是一個提供資金的渠道,同時也是一個平臺。通過這個平臺可以把社會資源和學生的需求結(jié)合起來。”許老師表示,除了資助貧困學生和獎勵優(yōu)秀學生,基金會還很愿意支持學生的創(chuàng)業(yè)和創(chuàng)作項目,也很愿意跟各個學部和學院共同地創(chuàng)設(shè)一些有利于學生素質(zhì)提高的內(nèi)容,很需要了解學生對基金的需求。
任何一種文化的建立都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中傳的校友文化還需要時間的累積?!昂5讚拼髮W”的稱號包含的不光是生活學習上優(yōu)良的硬件,更有關(guān)于學校的教育理念和學生幾年大學的實際收獲,“海底撈大學”的未來還需要學校與學生共同的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