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解長大 熱愛長大 宣傳長大學校舉辦大學生記者團成立25周年座談會
本報訊(記者康群 曾尉)“長江大學是我們永遠的家,長江大學記者團是我們成長的舞臺”。4月29日上午,主教1401會議室濃情彌漫,激情洋溢。40多名來自全國各地的曾經的學生記者匯聚于此,共話當年的青春歲月,追憶曾經的記者生涯。
座談會隨著專題片《記憶長大》的播放拉開序幕。副校長李家寶、荊州市委宣傳部、《湖北日報》、《荊州日報》、《荊州晚報》、荊州電視臺、荊州人民廣播電臺、《江漢商報》、《荊州刊》、荊州新聞網(wǎng)等媒體負責人參加座談。黨委宣傳部部長李玉泉主持座談會,他說,大學生記者團成立25年來,先后培養(yǎng)了數(shù)以千計的非新聞專業(yè)畢業(yè)生,現(xiàn)在有200多人工作在全國各大新聞單位,有的成為了名記者、名編輯,成為了新聞部門的領導,構成了強大的“‘長江大學號’記者方陣”。此次邀請部分代表返校,是讓大家感受長江大學新的氛圍、新的環(huán)境,讓大家更好地“了解長大、熱愛長大、宣傳長大”。
副校長李家寶向大家介紹了學校近6年來的發(fā)展情況,并在講話中指出,在大學時代,大家不負學生記者這一稱號,很好地行使了自己的職責,奉獻了自己的熱情和智慧,為學校的新聞宣傳工作作出了突出的貢獻。母校感謝大家,母校的懷抱將會永遠向大家敞開,我們攜手共努力,長江大學的明天一定會更美好。
與會代表紛紛發(fā)言,表達對母校的深情厚誼,表達對母校提供成長平臺的感謝。作為母校第一個以在校學生身份進入《中國石油報》,如今已成為中國石油天然氣總公司宣傳部部長的沈中感言,沒有母校的培育就沒有他的今天,母校的學子就是自己的兄弟姐妹,今后將為母校的建設與發(fā)展作出更大的努力。從北京趕來的吳思衛(wèi)富有激情地說,母校的一草一木都長在自己的心里,學生記者生活的一點一滴都留存在記憶深處,每次回到學校都感到特別開心,母校的變化讓自己非常驕傲。23年前走出母校的荊州日報社社長、總編輯蔣經韜動情地回顧了自己的成長歷程,深情地表達了對母校的感激之情。供職大象出版社的郭安周說,過去的學生記者生活,給自己留下了深深的印記和深刻的影響,并寄語現(xiàn)在的學生記者,只要熱愛,只要努力,即便學的不是新聞專業(yè),照樣能成為一名優(yōu)秀的記者……在深情的回憶與坦誠的交流構筑的氛圍里,校友總會辦公室主任朱漢卿致歡迎詞。他說,是對新聞事業(yè)的熱愛把大家凝聚在一起,是共同的追求使大家有訴說不盡的話語。母校為大家的成長感到高興,希望大家?;啬感?,常宣傳母校,母校是大家永遠溫馨的港灣、永遠的家。
“校報記者團———相親相愛的一家人”……校報、廣播臺、長大在線學生負責人,相繼向“老記者”們匯報了現(xiàn)在的發(fā)展狀況。
荊州市委宣傳部、在荊各新聞媒體負責人紛紛表示了對此次活動的祝賀,并從不同的角度對學生記者的成長、對學校的新聞宣傳工作提出了要求和希望。
黨委宣傳部部長李玉泉表示:“25年來,學生記者的成長給予了我們很多的啟示,這次座談也帶給了我們新的思考,我們將延續(xù)和繼承過去的優(yōu)良傳統(tǒng),并不斷發(fā)揚光大,把大學生記者團辦成一所學校,培育出更多的適應社會發(fā)展需要的復合型人才。”